小涂书店
第二次月考的成绩在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忐忑的氛围中张贴了出来。
明悦的名字依旧稳稳地挂在理科年级排行榜的最顶端,总分第一。
这个结果对她而言并不意外,但当她目光下移,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时,心里却微微一动。
陈怀清,年级第五。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已经是望尘莫及的好成绩。
但明悦知道,这对他来说,算是下滑了。她下意识地去寻找他各科的成绩,数学丶物理丶化学丶英语,依旧是接近满分的耀眼数字,唯独语文那一栏,堪堪过百的分数显得有些突兀。
果然是被作文拖了後腿。
明悦想起考试时,他朋友抱怨的那句“变态作文”,心里隐约明白了。
理三班的班主任李世远是个严肃认真的中年教师,对成绩波动尤其敏感。
成绩出来当天,他就把陈怀清叫到了办公室。
“这次怎麽回事?”李老师指着成绩单上的语文成绩,眉头微蹙,“其他科目保持得不错,语文一下子掉了这麽多?尤其是作文。”
他拿起桌上一本装订好的册子,递给陈怀清,“这是年级组印发的这次月考语文范文,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看看人家是怎麽审题丶怎麽立意的。你的逻辑思维没问题,就是语言表达和深度上还得下功夫。”
陈怀清接过那本还带着油墨香的册子,应了一声:“知道了,李老师。”
回到教室,课间休息时间,有些喧闹。
陈怀清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随手翻开了那本范文集。
第一页,第一篇范文,署名赫然是——高二(一)班,明悦。
60分满分的作文,她拿了57分。
几乎就在同时,教室另一角传来一声夸张的惊呼,是另一个也拿到了传阅版范文集的同学:“我靠!57分!明悦这作文……她上辈子是鲁迅转世吧?这思想深度!”
这话引得周围几个同学好奇地凑过去看。
陈怀清听着那边的议论,低头看着纸上那工整娟秀丶却又力透纸背的字迹,唇角不自觉地微微弯了一下,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就算是尖子生云集的粤海中学,语文能拿到57分也绝对是凤毛麟角,更何况她还是个理科生。
这需要极其扎实的文学功底丶清晰的逻辑和独到的见解。
他收敛了笑意,开始认真阅读她的文章。
题目正是那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她没有局限于男女之情或个人得失的哀怨,而是将“明月”比作理想丶信念或崇高的追求,将“沟渠”引申为现实中的困境丶误解甚至污浊。文章从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谈到历史上仁人志士的坚守与孤独,层层递进,论证严谨,语言精炼而富有力量,确实写得非常精彩。
看完之後,他沉默了片刻,然後从书包里翻出自己那张被扣了18分的作文卷子,鲜红的“42”写在标题旁边。
通篇读下来,虽然结构完整,论证也清晰,但对比之下,确实显得过于平铺直叙,缺乏文采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怪不得会被李世远单独谈话。
他将两张卷子并排放在一起,看着那个差距明显的分数,以及一个飘逸隽秀,一个清晰却略显平淡的字迹。
这十二分,差得好像也并非不是没有道理。
看来放学後,要去书店找点儿可以提升作文的课外书看一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