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秘密藏于近处 > 21(第1页)

21(第1页)

21

“这床板就是这麽硬,要是不行就多铺几床被子在下面,都是十二人一间的上下铺,收拾完了到外面搭建的地方会合。”

段老师举着喇叭在院子里面喊话,房间隔音效果不好,轻而易举就能听见说话声音,姜想静因为突如其来的大喇叭声被吓了一跳,下一秒加快整理速度,和刚入学不会弄床铺不同了,现在相同的时间可以帮助两个同学。

范范率先整理好,换了件耐脏的衣服,把相机挂在身前,在门口站着,是用的废弃屋子改造成现在这样,後面就是山,前面往下走是几户居民,整个村庄接近百户人家,但是很多相隔的距离要走路半个小时才能到,院子里还放了十几辆小的电瓶车,看上去年久失修。

“姜汤,好了没,出来集合了。”范范喊道,听见里面应答声後才下台阶,姜想静迅速抱着自己的本子往下跑,刚才来的路上已经和一些村民打招呼,大人小孩都很热情,就是说的方言完全听不懂,反观段老师却可以自在地和他们沟通。

在外面汇合後,一行人两人排队下山到村委会,上山是废手,下山则是废腿,姜想静控制着自己的脚步,缓慢走下坡,弯着范范的胳膊说:“你不觉得这样下山会有种要摔倒的可能吗?”

范范语调平和说:“习惯就好了,我老家这边别的不多,就是山多,十几年前还没有建大桥的时候,都是抓着索道到山那头,现在条件好了可以走桥上,不过还有很多地方依旧没钱建桥。”

“确实,我看过你小时候的照片,真挺匪夷所思的,就一根钢铁,下面是湍急的河流,要是抓不住掉下去,说不定人都找不到。”姜想静感慨道,说这话已经可以看到党旗和国旗,心腔一下子收紧,她这党员不知道为什麽,每次党徽摆在面前油然而生的尊重让她自然地少说话。

在她们到来之前村支书已经提前把东西准备好,一张桌子足以容纳上百人坐下吃饭,段老师和同学老李打了声招呼,“好久不见啊,我看你现在和前两年没什麽变化。”

“哪有,还没有变化呢,头发都没了,肚子都大了,回家儿子都认不出我。”老李揽着他肩膀很是热情,“赶紧坐吧,尝尝这边的特色菜这都只是开始,等到过年那天更热闹。”

段老师连忙打住他的话,“就今天这一顿,过年他们就要开始干活,就当成以往来调研的学生,不用搞什麽特殊例子,准备这麽多他们哪里吃得完,肯定浪费了。”

老李诶了声,“这算什麽,你们来了肯定得好好招待,不能就这样什麽都没吃好就干活,那不是白嫖你们的劳动力吗?”

“赶紧坐,都别客气。”

姜想静几人第一个坐下,范范则是负责挨个给他们大米饭,贴心的每个人都语调上扬对她说谢谢,虽然是来吃苦的,但还是得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然怎样都完成不了事情。

“太丰富了,都不知道吃些什麽。”小琳抓着筷子眼花缭乱,大鱼大肉摆在面前,但是最终选择了蔬菜。

大家不约而同地没有去动肉食,有同学刚才提议把这些好菜分给村民,而不是他们自己吃独食。

所有人都认可这句话,不约而同地只夹自己面前的菜,段老师和老李都不饿,抽着烟坐在院子里看这群孩子,“怎麽样,这一批里面有没有你看好的?”

段老师吐出烟,欣慰地望向他们这一个班,“有,就是你想不到会是谁,教书十几年,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90%都是走的教师,也有自己创业或者转行,前些年真正留下的就只有十几个,但这一届全部加起来两百多个学生,我自己带的班级就有一半是想要下到基层,像你,像老向一样。”

老李拍了拍自己的膝盖,起身往屋里去,拿了个遮阳帽戴在头上,“挺好的,现在年轻人都特别有想法,接触得多了选择的也就多,你不吃这些菜就凉了。”

“要去哪?”段老师麻溜起身跟在後面,“你们吃完就回去休息,明早按照我给的计划表开始你每天的任务和完成必须完成的事情。”

一群人听到後纷纷回答好的,姜想静则是目光定格在两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范范,咱们要不要跟过去?”

“走,一起啊。”小琳小声道。

走在前面还正准备过桥,後面的喊声让两人回头,老段不用问就知道这四个人和连体婴儿,想法都是一样,“吃完了就来。”

“吃饱了,我们跟在你们後面看看情况。”姜想静先开口,老李始终笑呵呵,“你说的好学生,我一看就知道是她们,走吧,去看看那个地现在松得怎麽样了。”

穿过左右摇晃的长桥,下面是平缓的河流,河床浑浊的就像书本上的壶口瀑布,全程范范都举着拿着相机,一个村分布在这几座山的不同地方,一路上走过来可以用的地方有很多,但是都没完全发展。

“李书记,咱们村一共多少户人,都是老人和小孩吗?”姜想静主动发问,了解是需要自己问的,而不是别人开口讲,如果不先一步,那永远都是被动完成任务。

老李抓着绳索娓娓道来她来村这些年的发展,从兴盛到破败,这些也都是他从村民那里了解到的。

“二十年前这里青壮年很快,每家每户多多少少一年头还能有点钱,十几年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在外面一个月的工资抵得了家里一年的收成,有好的就都跑到外面去,留下老人和小孩,老一辈的年龄大扛不了上百斤的肥料,小孩也不懂得什麽是种地时间长了就成现在这样。”

“传统的农业已经无法支撑村子里每户居民家每年的收益,我来到这边之後想过很多方法,最初就是机械化,但这边多山,道路偏为狭窄,大车上不来,也不能让村民放弃自己家院子。”

“後面我到长三角区域学习,把一些简单可培养的带回村里,现在主要就是前期搭建缺少人力,你们来也是帮助我们解决这最大的困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