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仰头看着麦穗,眼角突然一抽,一滴水砸进尘土里。
“我……我李老根,活了五十岁,没遇过这样的事。”他声音哑得像磨石,“我们村,饿得有人卖儿卖女……你们不图钱,不图名,就……就给种子?”
“给。”麦穗说,“还给法。”
她从怀里掏出一块新刻的陶牌,上面写着“援邻种”三个字,按进李老根手心:“你带回去,哪家种了,记哪家。明年收了,留下三成作种,七成归己。若有多余,可拿来换肥、换铁器,咱们村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老根死死攥着那块陶牌,像是攥着命根子。
阿禾这时已整理好竹简,用麻绳捆好,递过去。李老根接过去,双手捧着,像是接圣物。
“我们……明天就走?”他问。
“明早。”麦穗说,“天亮就出。囡囡先去认路,你们跟上。我后天亲自去一趟,看你们种得对不对。”
李老根点头,又点头,一句话说不出来。
太阳偏西,三人被安排在村东的空屋歇脚。麦穗回晒谷场收拾东西,阿禾跟在后面,小声问:“真不收钱?”
“收钱,就变成买卖。”麦穗把炭笔插进陶罐,“可这是活路。活路不该标价。”
“那……他们要是不守信呢?拿了种子不种,转手卖了?”
“会有人种。”麦穗看着远处田里翻土的农人,“只要有一家种成了,就会有第二家。人饿极了,才会卖种;但只要有一口饭吃,谁不想自家地里长东西?”
阿禾低头,把《种植要略》又检查一遍,忽然问:“赵王氏今天没拦你。”
“她拦了。”麦穗笑了笑,“可她吃完那块饼,就没再说话。人啊,有时候嘴硬,心软。她那块抹布,叠得比谁都整齐。”
阿禾也笑了。
天快黑时,囡囡跑回来,马背上挂着小布袋,里头装着李家屯带来的土样。她跳下马,递给麦穗:“姐,我看了,三块地,两块板结,一块沙化,得先翻深,再掺粪。”
麦穗接过土,捏了捏,点头:“明早你带他们去,先划出五亩试种区。别贪多。”
“好!”
“还有。”麦穗从灶房拿出一卷细麻布,“这是滤布,你带上。虽然不是教奶酪,但万一他们想试试驼奶,也能用上。”
囡囡郑重接过,包进包袱。
夜里,麦穗在灯下翻看农事记录。阿禾坐在旁边,用新竹片刻字,准备明日要带的简册。灯花爆了一下,她抬头:“姐,你说他们真能种成吗?”
“能。”麦穗合上册子,“只要肯低头干活,土不会骗人。”
第二天一早,鸡刚叫,囡囡就牵马到村口。李老根三人已整装待,怀里抱着种子,肩上背着干粮。阿禾抱着竹简,站在一旁。
麦穗送他们到村口,把一包?子饼塞进李老根包袱:“路上吃。”
“你……真后天就来?”李老根问。
“后天。”麦穗说,“我带着新锄头,谁家地翻得好,当场。”
李老根眼眶又红了。
一行人出,尘土扬起,渐渐远去。麦穗站在村口,直到看不见人影,才转身回晒谷场。
她从陶罐里取出炭笔,在一块新陶片上写下:“三月十七,李家屯引种,囡囡带队,阿禾授简,后日亲往。”
写完,她把陶片放进“援邻”专用的木匣,盖上盖子。
太阳升到头顶,晒谷场恢复了日常。几个妇人开始碾?子,牛车拉过田埂,犁头翻起新土。麦穗走到田边,蹲下,抓了把土在手里搓了搓。
土干,但松软。
她正要起身,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
回头一看,是囡囡,骑马飞奔回来,脸上全是汗,手里举着一块土样。
“姐!”她勒住马,声音抖,“李家屯的地……翻出来的东西……不是土。”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秦种田养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