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百度百科 > 第39章 前朝风声(第1页)

第39章 前朝风声(第1页)

十月的潜邸已彻底浸在深秋的寒凉里,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院中的海棠树早已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像干枯的手指般伸向铅灰色的天空,透着几分萧索。唯有西跨院窗台上那几盆菊花还开得热烈——黄的如蜜蜡般温润,花瓣层层叠叠;白的似凝脂般细腻,在晨光中泛着柔光;还有几株紫菊,花瓣边缘泛着银白,风一吹便摇摇晃晃,反倒衬得这清冷的庭院多了几分倔强的生气。

自弘历回府后,潜邸里的气氛明显安稳下来,连空气里那股子因主君不在而紧绷的气息都消散了不少。尤其是高曦月,往日里那股子尖酸刻薄的劲儿收敛了大半,不仅不再克扣各院份例,偶尔在路上遇见金玉妍,还会主动颔示意,虽算不上热络,却也少了从前的敌意。

这日清晨,金玉妍刚在镜前坐定,春桃便端着铜盆进来,铜盆里的温水冒着袅袅热气,水面漂浮着几片新鲜的薄荷叶——这是金玉妍特意交代的,用薄荷水洗脸能提神醒脑。春桃放下铜盆,笑着说:“主子,方才在回廊上碰见高侧福晋院里的画春了,她手里提着食盒,见了我还主动打招呼,说小厨房新做了枣泥糕,要给您送些过来呢。这要是在从前,她连正眼都不瞧我一下,更别说主动示好了。”

金玉妍握着玉梳的手顿了顿,镜面映出她清丽的面容,眉眼间比往日多了几分沉静。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四爷回来了,府里的风向自然不一样。她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敛锋芒。”说罢,她将乌黑的长分到肩后,任由春桃为自己梳理。指尖划过微凉的丝,她心里却清楚,高曦月的安分不过是暂时的,一旦前朝有了变动,这后宅的平静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

正说着,澜翠从外面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一本蓝色布面的账本,是刚从账房取来的本月各院月钱收支记录。她将账本递到金玉妍面前:“主子,这是这个月各院的月钱账目,您过目一下。东跨院添了育婴用品,多支了六两银子;正院采买了冬衣布料,用了十二两;高侧福晋院里换了廊下的灯笼,花了三十两,都记在账上了。”

金玉妍接过账本,指尖轻轻拂过工整的字迹,目光却没落在数字上。澜翠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主子,方才我去账房时,听见王嬷嬷和李管事在角落里议论,说宫里最近动静不小。李管事的远房侄子在太医院当差,偷偷传消息来说,皇上的身子不太好,这几日已经请了好几回太医,连太医院院判都亲自去了养心殿。”

“哐当”一声,金玉妍手中的玉梳不慎落在梳妆台上,出清脆的声响。她的心猛地一沉,接过账本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出青白。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缓缓翻开账本,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字上扫过,实则耳边全是澜翠的话,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雍正末年,皇上的身子便是这样一日不如一日,从最初的偶感风寒,到后来缠绵病榻,短短数月间,朝堂局势便翻云覆雨。那时的弘历虽已被暗中定为储君,却仍需步步惊心,既要防备三阿哥、五阿哥的明枪暗箭,又要应对朝中老臣的观望试探。而她那时年少无知,只顾着和府中姬妾争宠,为了一点小事就和高曦月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被人利用,在弘历处理前朝事务的关键时刻,还因后宅纷争让他分心,如今想来,真是悔不当初。

“知道了。”金玉妍合上账本,语气平静得听不出波澜,她将账本递给春桃收好,对澜翠叮嘱道,“往后你去账房或是外出采买时,多留意些府外的动静。尤其是几位王爷府里的事,比如三阿哥、五阿哥府上有没有官员频繁出入,或是有什么异常的采买动向,有任何消息,都要及时告诉我。”

澜翠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脸色也变得严肃:“主子,您是担心……前朝的事会波及咱们潜邸?”

“小心驶得万年船。”金玉妍没有明说,却也点到了关键。她清楚地记得,前世雍正驾崩后,几位王爷为了争夺皇位,连潜邸都成了互相试探的战场,府里的下人被收买、书信被拦截都是常事。这一次,她绝不能再像前世那样糊涂,就算不能为弘历冲锋陷阵,至少也要帮他守住这潜邸的安稳,留意外面的风声,让他能少些后顾之忧。

接下来的几日,金玉妍一边按部就班地打理府中事务——核对账目、检查小厨房份例、安排下人的冬衣采买,一边默默留意着弘历的神色。弘历回府后,每日除了处理潜邸的日常事务,还会频繁收到京中官员送来的书信,有时是河道总督的奏报,有时是朝中大臣的密函。他常常独自在书房里待上许久,眉头紧锁,连往日里最爱的《梅花谱》都被搁置在书案一角,蒙了薄薄一层灰。

这日午后,天难得放晴,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书房,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金玉妍亲手泡了一壶雨前龙井,茶叶在温水里缓缓舒展,散出清新的香气。她端着茶盏走进书房时,见弘历正坐在书案前,手里捏着一封黄色封皮的书信,指尖微微泛白,神色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爷,喝杯茶歇歇吧。”金玉妍将茶盏轻轻放在弘历手边,杯底与桌面碰撞,出细微的声响。她没有追问书信的内容,只是轻声说道,“这茶是今早刚沏的,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弘历抬起头,见是她,紧绷的下颌线稍稍柔和了些,他伸手揉了揉眉心,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你来了。”他将书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腰间的荷包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这茶不错,清口解乏。”

金玉妍在他对面的玫瑰椅上坐下,目光落在书案上那本摊开的《梅花谱》上,书页停留在“梅花三弄”的残局处。她笑着说:“前几日整理书房时,见您这棋谱蒙了些灰,就让春桃用软布擦了擦。您要是今日得空,不如我们下一局?就当是松快松快筋骨。”

弘历看着她温柔的眉眼,点了点头,放下茶盏:“也好,许久没和你下棋了,正好看看你的棋艺有没有长进。”

春桃很快取来棋盘和象牙棋子,两人相对而坐,开始对弈。金玉妍的棋艺本就不如弘历精湛,加上心思全在前朝的风声上,落子犹豫,没走几步就陷入了被动。弘历看出她心不在焉,手中的棋子停在半空,抬眼看向她:“你今日怎么了?心思不宁的,连平日里最擅长的‘飞象保帅’都忘了。”

金玉妍握着棋子的手微微一紧,白子在指间打滑。她犹豫了片刻,还是轻声问:“四爷,朝堂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您这几日总是愁眉不展,府里的人看在眼里,都有些担心。”

弘历的眼神沉了沉,目光落在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线条上,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你也听说了宫里的事?”

“没有。”金玉妍连忙摇头,语气放得更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不安,“就是见您这几日睡得浅,昨夜我起夜时,还看见书房的灯亮着。府里的下人们私下里瞎念叨,说最近宫里的马车出入频繁,好像是皇上的身子不太好,我才……”她说着,低下头,手指轻轻摩挲着棋子,“是奴才多嘴了,不该打听朝堂上的事,四爷莫怪。”

“无妨。”弘历叹了口气,伸手将她落在脸颊旁的碎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耳垂,带着微凉的温度。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皇阿玛的身子确实不太好,这几日已经请了太医院院判好几次了,据说夜里常常咳嗽,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几位弟弟也不安分,三阿哥在朝堂上拉拢六部官员,上个月还借着赈灾的名义,向江南盐商索要了不少银两;五阿哥则在江南一带培植亲信,暗中截留漕运银两,据说已经攒了不少私兵。他们明里暗里都在较劲,无非是想在皇阿玛面前争个高低。”

金玉妍的心揪了起来,她抬眼看向弘历,见他眼底布满红血丝,显然是为了这些事费了不少心神。她强压下心底的担忧,轻声安慰:“四爷,您别太劳心了。皇上吉人天相,定会平安无事的。至于几位王爷,您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守住本分,用心处理好江南河道的后续事宜,皇上心里自有掂量。毕竟,您在江南的功绩,满朝文武都是看在眼里的。”

“话是这么说,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弘历拿起一枚黑子,重重落在棋盘上,“皇阿玛身子不好,朝中局势本就动荡,他们又怎么会甘心安分?我在江南查勘河道时,就听说五阿哥暗中勾结漕运总督,截留了三成漕银,只是没有确凿证据,不好揭。如今回到京中,更是步步要小心,连身边的侍卫都要仔细筛查,生怕被人安插了眼线。”

金玉妍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她知道,弘历向来心思缜密,心中自有盘算,她过多追问反而会让他分心。但她心里清楚,夺嫡之争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凶险——前世弘历虽最终成功继位,却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三阿哥被圈禁,五阿哥被削爵,连曾经支持过他的几位大臣都被清算,那段日子,京城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这一世,她绝不能再像前世那样只关注后宅争宠,她要帮弘历守住这潜邸,帮他留意外面的风声,哪怕只是些微不足道的消息,或许也能让他多一分胜算。

从那天起,金玉妍更加留意府外的动静。澜翠每日都会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一禀报——三阿哥府里近日频繁有礼部官员出入,似乎在商议祭祀事宜,可眼下并非祭天祭地的时节;五阿哥从江南调回了一批亲信,安置在京中各处的商铺里,这些商铺表面上是做茶叶生意,实则可能是传递消息的据点;甚至连远在西北的十四王爷,也有书信频繁往来于京中,据说十四王爷的亲信近日悄悄进了京,住在城外的客栈里。

金玉妍将这些消息一一记在心里,趁与弘历相处的机会,不动声色地告诉他。有时是在陪他用晚膳时,看似无意地提起:“今日听采买的张嬷嬷说,三阿哥府里新添了不少下人,都是从山东来的,据说身手不错,像是练过武的。”有时是在他深夜批阅公文时,递上一杯温热的莲子羹,随口说道:“澜翠去药铺给我抓调理身子的药时,见五阿哥府里的管家在买些名贵的药材,说是给府里的福晋补身子,可我记得五阿哥的福晋身子一直康健,这倒是奇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弘历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后宅妇人的闲言碎语。可次数多了,也渐渐察觉出不对劲。这日清晨,两人一起在庭院里散步,见秋菊开得正好,弘历伸手摘下一朵黄色的菊花,递到金玉妍面前:“你最近怎么突然关心起其他王府的事了?从前你可是连府里的事都懒得多问。”

金玉妍接过菊花,指尖轻轻抚过花瓣,语气真诚:“四爷,我虽不懂朝堂上的事,却也知道前朝的事与咱们潜邸息息相关。您是潜邸的主心骨,若是前朝动荡,咱们府里也难得安稳。我只是想帮您多留意些,哪怕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能让您少些顾虑,也是好的。”

弘历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伸手握住金玉妍的手,她的手微凉,却很坚定。他知道,金玉妍是真心为他着想,这份心意,比任何金银珠宝都珍贵。“委屈你了。”弘历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这些本不该是你操心的事,却要让你跟着我一起担惊受怕。”

“能为四爷分忧,是我的福气。”金玉妍抬头看向他,眼神里满是坚定,“四爷,无论将来生什么,我都会陪在您身边,和您一起面对。府里的事您放心,有我和福晋在,定不会出乱子。”

弘历看着她,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些日子以来的压力和疲惫,似乎在这一刻消散了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潜邸依旧平静,可平静之下却暗流涌动。高曦月似乎也察觉到了些什么,不再像往日那样关注后宅争宠,反而时常让画春去京中打探消息。只是她性子急躁,又没什么城府,打探到的消息大多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言——一会儿说皇上要立三阿哥为太子,一会儿又说五阿哥得了兵权,甚至还听信街头小贩的胡言,说十四王爷要从西北起兵回京,闹了不少笑话。

那日午后,高曦月特意来到西跨院,手里拿着一碟刚做好的桂花糕,假惺惺地说:“玉妍妹妹,我听画春说你最近身子不适,特意让小厨房做了些桂花糕,你尝尝。对了,我还听说宫里的事不太好,你可得劝劝四爷,别太劳心了,身子要紧。”

金玉妍接过桂花糕,笑着说:“多谢姐姐关心。四爷自有分寸,妹妹会劝他的。倒是姐姐,最近也别太劳累了,毕竟后宅的事也不少。”她心里清楚,高曦月不过是想从她这里打探消息,自然不会多说。高曦月碰了个软钉子,坐了一会儿便无趣地离开了。

陈格格心思单纯,只一心照顾小瑞,对前朝的事不甚关心。小瑞已经半岁多了,能扶着桌子站起来,嘴里还能出“阿玛”“额娘”的模糊音节。每日午后,陈格格都会带着小瑞来西跨院,和金玉妍一起逗孩子玩。她见金玉妍和弘历时常愁眉不展,也隐约知道府里的日子不会一直这么平静,便更加小心地打理东跨院的事,严格约束下人,不给他们添麻烦。

富察福晋作为潜邸的女主人,自然也知道前朝的动荡。她虽不像金玉妍那样主动打探消息,却也在暗中做好了准备——将府里的账目重新梳理了一遍,确保每一笔收支都清晰可查;将府里的下人重新登记造册,排查是否有来历不明的人;甚至还提前采买了足够的粮食和过冬的衣物,以防万一。她对金玉妍说:“玉妍,如今这局势,咱们能做的就是守住潜邸,不让四爷分心。你心思细,府里的账目和人事就多劳你费心,有什么事咱们一起商量。”

金玉妍连忙应下:“福晋放心,奴才定不辱命。”

这日傍晚,天色阴沉得厉害,眼看就要下雨。澜翠从外面匆匆回来,神色紧张,连伞都顾不上收,就冲进了西跨院:“主子,出大事了!今日我去账房对账时,听见李管事和王嬷嬷在议论,说宫里的太医已经连续三天住在养心殿了,皇上的身子越来越不好,连说话都没力气了。还有,三阿哥和五阿哥今日在朝堂上因为漕运的事吵了起来,三阿哥说五阿哥截留漕银,五阿哥反咬三阿哥贪墨赈灾款,皇上气得当场咳了血,养心殿的太监都慌了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