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在大秦当系统 > 第89章 干旱预警危机临提前准备保丰收(第2页)

第89章 干旱预警危机临提前准备保丰收(第2页)

“工分记账。”麦穗从鹿皮囊掏出新陶片,“挖一尺渠,记一分;运一车石,记两分。月底兑粮,多劳多得。”

赵德盯着那陶片看了许久,终于开口:“……先修一座池。”

麦穗没多说,转身就走。

当天下午,村口木架上多了三张新陶片:一张画着蓄水池图样,一张列着工分换粮标准,最后一张写着“轮值挖渠,每队六人”。

赵石柱傍晚从校场回来,见自家女人正带着阿禾在丈量旧渠宽度,手里还拿着炭笔在陶片上写写画画。

“真要大干?”他问。

“你不信,也来记个工分?”麦穗抬头。

赵石柱不吭声,蹲下来看渠底的土:“这土松,得加石夯底,不然雨一大就冲垮。”

“那你来管石料。”麦穗把陶片递过去,“记你头一份。”

赵石柱接过,站起身:“我叫几个退伍的来。”

马帮很快转了向。原本运土的板车卸下土筐,换上石槽和夯锤。囡囡带着人把北坡的碎石运下来,三匹马来回不停。

刘嫂站在坡上看了一阵,嘀咕:“好好的马不用来耕地,拉石头?等旱来了,马也渴死。”

没人接话,但有人听见了,回头说:“那你家井水咋样了?”

刘嫂闭了嘴。

七天后,第一座蓄水池砌好了底,三面石墙立起,只差封顶。可天也变了——连续半月没下雨,田皮白,踩上去噗噗冒尘。

有人开始慌:“这池子还没满,水够用吗?”

麦穗每天在村口木架上更新两张陶片:一张写“存水量”,一张写“日耗预估”。数字每天变,但始终标着“可撑两月”。

她还组织妇孺用陶瓮接力运水入库,一瓮一瓮往池里倒。囡囡带着马帮日夜拉石,最后一道墙在第七天傍晚封顶。

水满那天,全村人都去了池边。水面映着天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赵德也来了。他站在池边,没说话,只用铜杖轻轻敲了敲石沿,又敲了敲地面,像在报时。

六月刚到,旱就来了。

日头一天比一天毒,地缝能伸进手指。邻村的粟苗开始黄,有娃子跑来问:“赵家村的地咋还绿着?”

麦穗下令开闸。水从池底暗渠引出,走新修的窄沟,一滴一滴漫进田里。她定下规矩:每块地只浇一遍,保秧不断根。

邻村派人来求水,麦穗让人送了两车陶瓮装的清水,附话:“省着用,能活一半苗。”

秋收那天,赵家村的粟穗沉得抬不起头。邻村使者来验产,站在田埂上数了三亩地,回来低声说:“他们减了一成,我们……没了三成。”

收粮时,刘嫂往麦穗家送了一袋新粟:“你那井,救了命。”

麦穗没推,收下,又回了一包细面。

赵德拄着杖站在晒场边,看着人们一筐筐倒出金黄的粟粒。他忽然抬起铜杖,轻轻磕了三下地。

阿禾听见了,抬头看她。

麦穗正蹲在田头,用炭笔在陶片上写新数据。她抬头,看了看天。

云一丝没有。太阳晒得陶片烫。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秦种田养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