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禾沉默片刻:“那明天,真让她站灶前?”
“她要是不来,我再去请。”麦穗拿起炭笔,在陶片上写,“蒸饼三要:酵活、水匀、火沉。”
她把陶片递给阿禾:“你明天领头喊这三句。谁蒸得好,谁就有资格站灶前。”
阿禾接过,低头看字,忽然问:“那你呢?你站哪儿?”
“我?”麦穗把笔插回袖袋,“我去田里看苗。”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晒谷场中央支起三口灶。赵王氏来得迟,手里提着陶罐,站在人群外。没人说话,也没人让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麦穗走过去,接过陶罐,放在灶台中央。
“今天,赵婶教火候。”她声音不大,但全场听得清,“我教酵法。谁想学,上前。”
没人动。
赵王氏低着头,手攥着衣角。
麦穗掀开笼,开始和面。她把温水一点点洒进麦粉,边洒边揉。阿禾站在一旁,大声念:“酵活——面三回,水温三换!”
有几个妇人往前挪了半步。
麦穗把面团交给赵王氏:“你来火。”
赵王氏一僵。
“你传的诀。”麦穗说,“你来点火。”
赵王氏慢慢蹲下,往灶里添柴。火苗窜起,她没急着盖笼,而是听着柴火的噼啪声,等它烧稳。
“火起。”她开口,声音低,“第一火,旺,逼湿气。”
她盖上笼,守在灶边,一动不动。
十分钟后,她掀笼,面团涨了一圈,但没破。她把火撤了大半,只留底火。
“火退。”她说,“第一落。”
她重新和面,加水,再。
第二轮回,她动作稳了。掀笼、看气、撤火、再醒。人群渐渐围拢。
第三次面时,她把面团分给一个年轻妇人:“你来揉。”
妇人手抖,接了。
“匀着劲。”赵王氏说,“面听手,手听心。”
麦穗站在一旁,没说话。阿禾看着她,低声问:“她真改了?”
麦穗看着灶火,说:“火都肯退了,心还能硬多久。”
最后一笼蒸上,赵王氏守着灶,火苗不大,稳稳地舔着锅底。她额头有汗,手却稳。
半个时辰后,她掀笼。
满场静。
饼香扑出来,不冲,不飘,沉沉地压住人的鼻根。她掰开一个,递给麦穗。
麦穗接过,咬了一口。面软,有劲,回甜。
她点点头:“成了。”
赵王氏看着她,忽然说:“我儿媳……昨天问我,能不能学。”
麦穗没答,转身从鹿皮囊里掏出那片写满字的陶片,递给阿禾。
“记下来。”她说,“今天谁学了,记工分,加半升?子。”
人群动了。有人上前,有人伸手,有人盯着灶台,眼里亮。
赵王氏站着,手还在灶边,火光映在她脸上,一跳一跳。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秦种田养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