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在大秦能上网 > 第250章 金秋大典日麦穗授农具(第2页)

第250章 金秋大典日麦穗授农具(第2页)

人群安静听着。

麦穗点点头,又写下一条。这一回,是关于女子如何参与渠务巡查的细则。她一边写,一边解释,声音平稳,不快也不慢。

陆恒站在不远处,金锄仍捧在胸前。他低头看了看,忽然弯腰,将锄头轻轻插进脚边的土里。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

然后他脱下外袍,卷起袖子,蹲下身开始翻土。

有人看见了,也跟着动手。一个男人拿起铁锹,照着陶片上的图样挖沟。一个女人用绳子量距,嘴里念着“三寸”。孩子们捡起碎石往一边堆,老人们指点着说哪块地去年种得好。

高台下的空地很快变成了教学场。

麦穗站起身,环顾四周。她看到一个盲眼的老妪被人搀扶着走来,手里摸着一根细竹竿,竿头刻着凹痕——那是她教的触土辨肥法。她看到李三拄着拐杖站在渠口,正大声纠正一个后生的犁深。她看到囡囡骑着马从北坡赶来,马鞍旁挂着一套新式曲辕犁模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切都在动。

她把手按在胸口。那里贴身藏着青铜匣,此刻正微微烫。她没打开,只是隔着衣料感受它的温度。

太阳升到头顶。

郡守准备离场。临走前,他回头看了一眼。麦穗仍站在高台边缘,风吹得她头散开,一缕卡在耳后。她正低头看一本摊开的册子,应该是某人刚交来的记录。

他没叫她,也没再说话,只对着随从点了点头。

仪仗启程,鼓声远去。

人群却没有散。越来越多的人围上来,拿着陶片、竹片、布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问题。有人问沙地能不能用绿肥,有人问冬小麦和春播的换算比例,还有一个孩子举着一片叶子,问是不是病叶。

麦穗一一看了,有的当场回答,有的记下编号说晚上查书。她从不急,也不催,每句话都说得清楚。

陆恒不知什么时候走到她身边。他手里没了金锄,却提着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酵绿肥粉。

“你要不要试试这个?”他把罐子递过去。

麦穗看了他一眼,接过罐子,打开盖子闻了闻。味道有点酸,但她认得。

“这是最后一份样本。”她说。

“我知道。”他说,“但我重新配出来了。”

她没再问,只是把罐子小心放进鹿皮囊。

这时,远处跑来一个少年,气喘吁吁:“夫人!北坡的新犁试完了!耕深够,畜力省,就是转弯时卡了一下!”

麦穗立刻合上册子:“哪里卡?”

“右轴太直,转急了碰地。”

她点头,抽出炭笔在陶片上画了几笔,改成斜角设计,递给少年:“拿去改。”

少年接过就跑。

陆恒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说:“你从没想过留点什么给自己。”

麦穗停下笔。

她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正烈,照在她脸上,映出眼角的纹路。她没笑,也没叹气。

“我留了。”她说,“他们记得,就是留下了。”

她把手伸进怀中,摸了摸青铜匣。表面的秦篆正在浮现,六个字,清晰可见:

民食安,天下安

她没念出来,只是把匣子按得更紧了些。

风刮得厉害起来,吹乱了她的头,也吹动了台下那把插在土里的金锄。锄刃反射的日光晃了一下,正好落在她眼睛上。

她眨了眨眼,抬手挡了挡。

远处,新开的渠水流进第一块试验田,哗的一声漫过田埂,浸湿了新翻的黑土。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秦种田养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