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万物丧失是什么意思 > 丰收年(第1页)

丰收年(第1页)

丰收年

又小半年过去,自冬天就种入山中的稻子,在初春刚刚来临时长出嫩芽,而到了暮春便已经沉甸甸地挂了果。

整座山头,在江哀生的试验下,迎来了一场小规模的大丰收。

新粮种培育成功的消息由慕青带去了朝中,不少大臣听闻此言,都纷纷感叹江哀生不愧是蒲谷居士的弟子。

而也有不少官员眼不见为虚,不怎麽相信这种奇特异常的作物。

黎和帝琢磨片刻,还是不放心举国推行这一作物,只让他们在周边地方小规模种植,多那种几年看看成效如何。

慕青应下了,还开口替江哀生讨来了整个山东作为试验基地。

虽然没能全国推行,但皇帝在上朝时满脸笑意,一副对此时十分满意的模样也足够前来贺喜的同僚在下朝後踏破慕青家的门槛。

而长公主必定知晓此时,却没有任何反应,倒真像是如她那日所言,对江哀生研究的稻种不再有任何兴趣。

元晟帝在位时,她还是大昭名正言顺最雍容华贵的长公主。可如今她兄长一死,侄子继位,她在京中的处境就难免有些尬尴起来。

好在她似乎也十分识相地待在公主府内,几乎足不出户,连一向嚣张跋扈的小侯爷也管束得极好。

唯有一次,就是江哀生在山东种下的粮食也大丰收的时候,谢清韵作为此地的官员,和江哀生携手共同推进的此事,按理来说也有不俗功劳。

可黎和帝给山东一干人升了官,给一干人赏了钱。却偏偏掠过了谢清韵。

长公主连夜入宫,和皇帝促膝长谈,摆出了姑母的架势。

萧统明面上敬她为姑母,实际上和元晟帝不同。他对萧榆灵并无任何血脉亲情在。

长公主拉下脸面来给她的旧情人讨赏,萧统当时应下安抚好了姑母,说要给谢清韵升官。

于是隔日就下令,把人从山东弄来了京城,官位也由原先的七品芝麻官升成了长公主府中统领内务的女官。

位居三品,却已然被提出来大昭的朝政体系中,再无半分实权。

一个女子,长公主喜欢,就弄到她府里去就是了。毕竟先前元晟帝还担心自己亲妹死後的名声,拦着不让她们在一起,还强行给长公主尚了驸马。

可萧统又不在意自己姑母的名声,干脆就成全了这对雌鸳鸯,还自觉做了件好事。

长公主当下没说什麽,对外也真就摆出了副和府上女官亲亲热热蜜里调油的架势来。

江哀生听闻此时後直觉不对,这两人要真是毫无野心,能耽于小情小爱,被黎和帝赏的这一出和府同居给打发了才叫怪事。

她们要真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又何必蹉跎这三十年的青春年华?

没过几日,江哀生挑了个日子登门拜访,就说是来长公主府庆祝谢清韵升官。

她在门口等了许久,谢清韵却不知为何始终没有同意见她,只差人让她离开。

江哀生不走,在门口僵持了很久,才换来了附中丫鬟的一句传话。

她说,她们两个都是半老之人,不想对时局再费什麽心思,只求安安静静共度晚年。

昭国的国事,也放心交给黎和帝和她们这些小辈官员打理。

江哀生回去後晚上睡前和慕青提了这件事,慕青也心生疑惑,答应了日後在朝中对这事多留意打听。

日子又十分平静地过了两年,这一年里头边境安定,举国无灾,人口甚至都翻了一倍,俨然一副盛世气象。

渐渐地,民间也多了些说法。

百姓觉得元晟帝在位四十多年,无功无过,死後也仅得平谥,是当之无愧的庸君。

但新君似乎能有明主气象,比他老子强上许多。

黎和三年,皇帝萧统下令,全国栽种由蒲谷居士唯一亲传弟子研发出的新粮种,可在收成翻倍的前提下,朝廷仅增加三成税收。

此举一出,更是人人响应,民心大盛。

本来还有些和山东丶江南相隔甚远之地的农民对朝廷发的新种子持怀疑态度,可一听说是蒲谷居士唯一弟子研制的,立马便打消了疑虑。

当年居士周游全国,声名远扬,是衆多百姓真心实意念着信着的恩人。

朝廷给的第一批良种种植得很成功,当四个月後第一次收获,街头巷尾全是一片喜气洋洋。

江哀生的名字也出现在了百姓口中,她让无数处于饥寒交迫中的人看到了生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田间有了这麽高的收成,朝廷却不强加赋税,以後遇到荒年,他们也不必再担心饿死。

渐渐地,江哀生闻名全国,甚至有和蒲谷居士齐名的架势。

黎和帝知道了这个消息,看着渐渐充盈起的国库,大喜之中召了江哀生进宫,要给她论功行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