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青色回忆什么意思 > 第18章 郁金香的破冰(第1页)

第18章 郁金香的破冰(第1页)

周三下午的最后一节自习课,总是带着一种微妙的浮躁和即将解放的松弛感。夕阳已经开始偏西,金色的光线斜斜地穿过教室后排靠窗的玻璃,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暖黄色的光带。窗外的梧桐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送来一丝初秋的凉意。

张甯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一本物理习题册,笔尖在草稿纸上匀移动,出细微的摩擦声。她似乎完全沉浸在复杂的力学分析中,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专注而宁静。

彦宸坐在她旁边的座位上,手里也拿着笔,但心思却有些飘忽。他面前的化学卷子做了不到一半,注意力总是不自觉地被身旁那个过于安静的身影所吸引。自从上周末那场几乎失控的“体能训练”和后续的极限拉扯后,这几天他和张甯之间的互动明显进入了一种……“冷却期”。

在学校里,尤其是在教室这种公共场合,两人都默契地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再有那些大胆的试探和充满暗示的眼神交锋,甚至连日常的玩笑和拌嘴都少了很多。虽然每天的晨跑和放学后的补课时间仍然是雷打不动,但是两人也几乎就是默默地写着作业或者看着书。彦宸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双方都在刻意维持的“安全距离”,仿佛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个周末被意外戳破、悬而未决的微妙平衡,生怕一不小心就再次引爆什么。

这种刻意保持的距离感,让彦宸心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一方面,他确实松了口气,不用再时刻提心吊胆,担心自己下一秒就会在她面前“破防”;但另一方面,他又隐隐觉得有些……失落?习惯了之前那种高强度、高张力的互动后,现在这种过于“正常”的同学关系,反而让他有点不适应。

他需要找点什么来打破这种过于平静的局面,但又不能是像周末那样“玩火”的方式。一个既能进行交流,又相对安全,还能契合他们共同兴趣点的话题……

彦宸的目光落在自己课桌里的一本书上。那是他周末回家后,特意从书柜深处翻出来的。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他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侧向张甯,用尽可能随意的语气开口:“宁哥,忽然想起个事儿。你以前……看过《读者文摘》吗?”

张甯写字的动作顿了一下,但没有立刻抬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

“我记得好多年前,好像是在《读者文摘》上看过一个故事,讲荷兰人炒郁金香的,说一朵花能换一套房子,特离谱。”彦宸继续说道,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纯粹的闲聊,“当时就觉得这帮老外真能瞎折腾。”

张甯终于停下了笔,抬起头看向他。她的眼神平静无波,似乎在判断他提起这个话题的意图。“郁金香狂热(tuipania),世纪荷兰的投机泡沫。我知道。”她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读者文摘》上的版本,可能简化或夸张了一些细节。”

“嘿,看不起《读者文摘》是吧?”彦宸笑了笑,顺势从桌肚里掏出那本准备好的英文书,带着点小得意地递到她面前,“喏,看看这个,正宗原版猛料!”

书的封面是企鹅出版社经典的橙白设计,标题清晰印着extraordarypopuardeionsandtheadnessofcrodudsbycharesackay。书页边缘有些泛黄,显然有些年头了。

张甯的目光落在那本英文书上,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她伸手接了过来,手指拂过略带粗糙感的封面。“查尔斯·麦凯……”她念出作者的名字,快翻了几页,看了看目录和正文的排版,“这本……倒是真没见过。英文原版的?”

“那可不!”彦宸挺了挺胸膛,故作神秘地说,“我一亲戚前两年从国外带回来的,专门讲这些历史上的群体性疯狂事件的,宝贝着呢!”

她抬起眼,看向彦宸,眼神里带着一种纯粹的、对知识的好奇,“写得怎么样?分析得深入吗?”

彦宸被她看得有点心虚,立刻“坦白”:“呃……这个嘛……”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师父,你这不是为难我吗?这么厚的英文砖头,我哪儿看得懂啊?”

张甯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那双清澈的凤眼里漾起一丝笑意,嘴角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她把书还给彦宸,语气带着一种忍俊不禁的揶揄:“哦,对。我给忘了,你的英文书……主要功能是提升书架的文化氛围,属于装饰艺术品范畴。”

这话说得,比直接说他装逼要温和得多,甚至还带着点调侃的亲昵。彦宸非但没生气,反而觉得心里那根紧绷的弦悄悄松了一下。他顺势接过书,夸张地叹了口气:“知我者,师父也!没办法,谁让咱英文底子薄呢?”

他立刻切换模式,手指在那本书的封面上指指点点:“不过呢,这本书里跟咱们琢磨的‘钱的事儿’关系比较大的,主要是前面三章:那个法国的‘密西西比计划’,英国的‘南海泡沫’,还有就是这个荷兰郁金香。这仨是典型的金融投机泡沫。”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后面那些,什么十字军东征啊,猎杀女巫啊,炼金术啊,虽然也挺有意思,讲的也都是大家伙儿集体犯傻疯,但更多的是宗教狂热、迷信、或者权力斗争什么的,跟纯粹的钱生钱关系不太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一口气说完,偷偷观察张甯的反应。

张甯安静地听着,看着他又开启了这种半真半假、有点“胡说八道”却又能抓住重点的模式,那双总是带着审视和冷静的眼睛里,笑意更明显了些。她甚至微微侧了侧身,姿态比刚才放松了一点。

看到她这副样子,彦宸感觉教室里那有点凝滞的空气都流通了起来。紧绷的自控情绪,似乎也在这一刻悄然松弛了下来。这种熟悉的互动模式,让他感觉更自在。他顺势将话题拉回国内:“说起来,咱们国家好像也有过这种苗头?前几年报纸上报导过的,是不是有什么……君子兰?炒得特邪乎,一盆破兰花能炒到几万块钱,甚至十几万?换彩电、换摩托车、换房子的都有!?”他努力回忆着,语气带着不确定性,“还有什么……川贝、虫草?好像也闹过一阵子,具体怎么回事也记不清了,就记得挺乱的。”

张甯点了点头,补充道:“我记得君子兰是八四、八五年左右的事情,长春确定君子兰为市花,那边炒得最疯狂。跟郁金香狂热太像了。后来泡沫破了,一地鸡毛。”她顿了顿,似乎也在搜索记忆,“中药材的投机时间更短,范围也小些。还有人提过‘蜀绣热’,但好像没形成太大规模。大概……都是找不到出口的民间资金在四处试探吧。”她的语气更像是整合已知的信息碎片。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彦宸兴奋地劲头又上来了,“感觉就像是有很多钱憋得慌,到处找出路。跟荷兰人炒郁金香,英国人炒南海公司股票,道理可能都差不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