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青色回忆什么意思 > 第20章 连锁反应(第1页)

第20章 连锁反应(第1页)

周六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预备铃,带着一种疲惫的、终于盼到解脱的绵长调子,在秋日校园里拖曳开来。它像一条无形的鞭子,轻轻抽打在昏昏欲睡的空气上,试图唤醒那些早已神游天外的灵魂。对于高二年级的大多数学生而言,这铃声更像是一剂效果有限的强心针,短暂地提振一下精神,旋即又被周末前最后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压得沉寂下去。

位于实验楼三层的这间被临时征用、挂着“电化教学(二)室”牌子的普通教室,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音罩笼罩着,维持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安静。

这里原本大概是间物理或化学的准备室,后来被临时征用。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模糊的元素周期表或者力学示意图的印记,空气中却嗅不到熟悉的药品或金属气味,只有一股淡淡的、属于封闭空间和老旧桌椅的混合气息。教室不大,摆放着整齐的单人课桌椅,此刻稀稀拉拉地坐着大约十来个学生,彼此间都隔着相当“安全”的社交距离,更凸显出空间的空旷。

真正的“计算机房”在隔壁,那扇厚重的、镶嵌着小块磨砂玻璃的门紧锁着,如同潘多拉的魔盒,引人遐想,却又严拒窥探。学生们只能对着眼前空荡荡的桌面,以及前方那块被擦拭得还算干净的黑板,展开对那个名为“计算机”的神秘存在的想象。

张甯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靠窗边上的位置。她的坐姿依旧是标准的挺拔,但相比在普通教室里那种时刻保持警惕、仿佛随时准备接招或出招的姿态,此刻的她似乎更放松,也更……专注。

摊开在她面前的是一本略显粗糙的、不像是正规出版社出品的册子,更像是学校内部自行印刷的讲义。淡黄色的封面上印着方方正正的宋体字——《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试用版)》,下面还有一行小字:“电教组编”,纸张比普通的练习册要厚实一些。她握着笔,笔尖在纸面上匀移动,记录着黑板上的要点,偶尔会停下来,长睫微颤,似乎在进行快的思考和消化,然后又继续书写。

黑板前,一个头自然卷,穿着洗得白的牛仔裤和格子衬衫的年轻人,正用一种与周围沉闷环境格格不入的热情,讲解着基础的文件操作命令。

他看起来确实很年轻,可能也就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但眼睛里闪烁着对所讲内容的确信和热爱。他的普通话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口音,语偏快,充满了年轻技术爱好者特有的那种急于分享的兴奋感。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是计算机,知道了它是一个可以进行高运算的‘电子大脑’,”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用力地写下s-dos几个字母,粉笔末簌簌落下,“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与这个‘大脑’进行最基本的交流。你们要记住,计算机很‘笨’,它听不懂我们平时说话,我们必须用它能理解的‘语言’来给它下达指令。这种语言,就是——命令!”

他加重了“命令”两个字的语气,环视了一下台下。大部分学生脸上都带着一种“虽然我没听懂但我假装在听”的礼貌性茫然。

张甯的笔尖微微一顿。她理解老师想要强调“精确性”的意图,但在她看来,“笨”这个形容词并不准确。不是笨,而是绝对遵循逻辑。这其中的差别,谬以千里。她在笔记本上s-dos旁边,用极小的字注释了一个词:terface接口。

“我们最常用的一个命令,就是dir,”卷卷老师继续在黑板上写下这三个字母,像展示一件珍宝,“dir,就是directory,目录的意思。你想知道你的‘抽屉’里(他指了指讲台)都放了些什么文件,就要用到这个命令。比如,你想看看c盘根目录下有什么,你就在提示符后面输入dirc:然后敲回车……”

他一边说,一边用粉笔模拟着在屏幕上输入命令和显示结果的过程,画了一个简单的框,里面写着<dir>,然后列出一些诸如dfigsys之类的文件名,后面跟着一些数字和日期。

“大家看,输入dir,它就会把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都列出来,文件名、扩展名、大小、创建日期,一目了然!”老师显得有些兴奋,仿佛他真的变出了一个文件列表。

张甯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老师的演示过于简化,忽略了不同文件类型、隐藏文件、以及可能的错误提示等多种情况。而且,这种单纯的“展示”对于理解其结构性意义帮助不大。她更关心的是,这种目录结构是如何组织的?是树状的?还是线性的?d这个文件,听起来像是核心,它的作用是什么?bat和sys这两种不同的“后缀”(扩展名),又代表了什么不同的功能属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快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树状结构草图,根节点是c:,下面分出几个可能的子目录和文件,并用问号标注了d的位置和作用。她的思维已经跳出了老师讲解的“如何看”,进入了“为什么这样”以及“还能怎样”的层面。

“但是,”讲台上话锋一转,提高了音量,试图吸引学生们涣散的注意力,“如果一个目录里的文件太多,一屏幕显示不下怎么办?别急,dir命令后面可以加‘参数’,就像给命令加个小尾巴,让它变得更强大!”

他擦掉刚才模拟的文件列表,写下dirp。

“这个p,就是pa,分页显示的意思。加上它,dir命令就会显示满一屏幕后自动暂停,等你按任意键再显示下一屏。这样就不会看得眼花缭乱了!”他用粉笔画了一个箭头,指向p,旁边写上“分页”。

接着,他又写下dirdu。

“这个du,就是duide,宽屏显示。有时候我们只想快浏览一下有哪些文件,不需要看大小和日期,用这个参数,它就会一行显示多个文件名,非常节省空间!”他又画了个箭头,指向du,旁边写上“宽屏”。

张甯记录下这两个参数,并在旁边标注了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p用于详细查看,du用于快概览。她开始理解这种“命令+参数”的模式——基础指令提供核心功能,参数则提供灵活的选项和控制。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模块化和可扩展的设计思想。简洁,高效,富有逻辑之美。

就在这时,前排一个看起来很努力在听课的男生举起了手,声音带着点不确定:“老师,那……如果我只想看以字母a开头的文件怎么办?难道要一个一个找吗?”

老师显然对有学生提问感到高兴,他推了推眼镜,笑道:“问得好!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要讲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通配符!”

他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两个符号:和?。

“大家看这两个符号,星号和问号?。它们就像是扑克牌里的‘王牌’,可以代表其他字符!”老师试图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星号,代表任意多个字符。比如,你想找所有以a开头的文件,不管它后面是什么,也不管扩展名是什么,就可以输入dira!”

他一边说一边写下命令dira。

“这个a就表示,文件名第一个字母是a,后面是什么无所谓(由第一个代表),扩展名是什么也无所谓(由第二个代表)。这样,所有a开头的文件就都列出来了!”

张甯的眼睛亮了一下。这个通配符,其蕴含的模式匹配能力,瞬间让她联想到了数学中的变量和集合概念。一个简单的符号,就能指代一个不确定的、符合某种规则的群体。这不仅仅是查找文件,这是一种强大的抽象和筛选工具。

“那问号?呢?”老师继续,“问号只代表一个任意字符。比如,你想找文件名是三个字母,前两个是ab,最后一个字母不确定,扩展名是txt的文件,就可以用dirab?txt。”

他写下dirab?tx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