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青色回忆什么意思 > 第35章 分进合击(第1页)

第35章 分进合击(第1页)

秋日正午的阳光带着一种清澈的锋利感,却被厚重的建筑结构和高大的窗户过滤得柔和了许多,投射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十二点的报时钟声准时响起,悠扬而沉稳的共鸣回荡在略显空旷的大厅里,彦宸和张甯恰在此时一前一后地迈了进去。大厅内部铺着光洁的大理石,左侧是通往楼上的宽阔楼梯,右侧整面墙则被一面巨大的镜子所占据——那是几年前某位杰出校友捐赠的。

镜面光洁如新,边缘用不显眼的字体蚀刻着一行捐赠校友的名字与年份。据说当初设立这面镜子的立意便是取“正衣冠,明己身”之意,提醒着每一位进出此楼的师生注重仪表,亦需时常反思言行。墙上高挂的报时钟指针精准地叠合在正上方的位置,古铜色的边框在光线下泛着沉稳的光泽。

两人没有在大厅过多停留,径直踏上了楼梯。三楼的走廊比楼下安静许多,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纸张和墨水味。这里并非教学区,少有学生往来,脚步声在长长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们左转右绕,凭着上学期担任管理员时留下的模糊印象和墙上偶尔出现的、略显陈旧的指示牌,穿过几条相似的通道,最终在走廊最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目标。

那是一扇厚重的深棕色木门,门框边缘的油漆已经有些斑驳剥落,门上贴着一张微微泛黄的白纸,上面用略显褪色的毛笔字写着“阅览室”三个字,透着一股与周遭环境不太协调的朴素年代感。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书卷气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阅览室的面积并不算太大,几排深棕色的长条木质课桌和配套的木椅,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空旷地等待着学生的光临,此刻却无一人。靠墙的几个开放式金属书架上陈列着新的报刊杂志。旁边则是一个小小的、装着玻璃隔断的借阅窗口,像是一座分隔开两个世界的、小小的关卡。窗口后面影影绰绰,连接着内侧更为宽敞的藏书室。

今天中午,似乎并没有其他学生前来借阅或自习。阅览室内外异常安静。透过借阅窗口的玻璃,可以看到藏书室侧的一张管理员专用书桌后,正坐着一个人。

那是一个女生。她微微低着头,正全神贯注地读着手中捧着的一本书。侧对着他们的角度,让她姣好的侧脸轮廓清晰地沐浴在一小片从高窗投下的、较为明亮的光晕中。她大约十七八岁的年纪,乌黑的长简单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垂落,更衬得她皮肤白皙。鼻梁上架着一副细巧的银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专注地凝视着书页,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在眼下投出淡淡的弧形阴影。

她穿着简洁的米白色高领衫和深色毛呢背心,配上格子长裤和干净的帆布鞋,整体穿着显得干净、素雅,带着浓浓的书卷气,既符合学生的身份,又透出一种越年龄的沉稳和文静。她的坐姿很端正,脊背挺直,只有颈部微微前倾,凑近手中的书本。那本书的封面被她纤细修长的手指轻轻覆盖着,指甲修剪得干净整洁,没有涂任何颜色。阳光恰好落在她翻动书页的右手手腕上,那里戴着一只表盘小巧、银色金属表带的细链手表。

整个画面安静得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这个女生,就像是这片古老书海中一朵悄然绽放的、带着墨香的白色兰芷,独自沉浸在自己的芬芳世界里,与周遭庞杂混乱却又充满知识力量的环境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和谐。

张甯的脚步微微一顿,目光在那女生身上停留了片刻。彦宸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也注意到了这位学姐。他刚想开口小声询问,却被张甯一个几不可察的眼神制止了。

张甯认得她。吕清扬,高三文科重点班的尖子生,以才思敏捷、知识渊博闻名,尤其在古诗文和历史方面造诣颇深,常年霸占年级文科总分前三甲。性子据说也如同她的名字一般,清冷,扬厉,不太合群,一门心思扑在学习和阅读上。张甯只在学校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上,和她同台过几次。

整个藏书室安静得可怕,除了那微弱的翻书声,以及彦宸和张甯刚刚踏入时带起的、几乎微不可闻的气流扰动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这位学姐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有新人进来,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的专注,她的安静,以及她身上那种混合了书卷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清冷距离感的气质,都明确地昭示着她的身份——一位名副其实的、沉醉于知识海洋的文科班翘楚。

今天中午的图书室,似乎真的只有他们三人。

那细微的翻书声,是藏书室此刻唯一的韵律。吕清扬似乎终于从书页构建的世界中抽离了一丝注意力,或者说,是两个不之客带来的、与周遭环境不符的“存在感”终于突破了她专注的屏障。她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那副细巧的银边眼镜,目光越过玻璃隔断,平静地望向站在阅览室窗口的两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眼神清澈而直接,没有太多情绪,只是带着一种纯粹的询问:你们是谁?来做什么?目光在彦宸那略带局促、又强装镇定的脸上扫过,又转向旁边气质明显更为沉静的张甯。

张甯迎着那道平静中略带审视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计划已经启动,现在是她这位“监护人”登场表演的时刻了。“学姐,你好。”她开口,声音控制得平稳而礼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打扰你阅读了。我们是二年级的学生,过来是……处理一点小麻烦。”

她侧过身,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彦宸,语气里带上了一种“家有熊孩子,实在没办法”的无奈:“是这样的,我这位同学……”她顿了顿,仿佛在斟酌用词,实则在给彦宸递信号,“他之前在担任管理员时,因为特别喜欢几本书,又怕被别人借走,就……就自作主张,没有按规定放在原来的位置,而是偷偷藏在了书架比较……嗯,隐蔽的角落里。”

彦宸立刻接上了戏,脸上瞬间堆满了“痛心疾”的悔恨表情,脑袋也配合地耷拉了下去,声音更是充满了“深刻反省”的意味:“对不起学姐!我知道错了!我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图书馆的管理规定,破坏了图书的正常流通,给其他想借阅这些书籍的同学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我……我简直是知识海洋里的蛀虫!是文明阅读环境的破坏者!”

张甯眼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强忍着没笑场,继续扮演着严肃的“监护人”:“他认识到错误了,所以想趁着午休时间,赶紧过来把那几本书找出来,物归原位,将功补过。”

“偷偷…藏书?”吕清扬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又看了看彦宸,后者立刻配合地把头埋得更低了,肩膀甚至微微抽动了一下,演技堪称浮夸。

“是的!我……我简直是利欲熏心!被阅读的渴望冲昏了头脑!”彦宸猛地抬起头,一脸痛悔,开始了他的“忏悔”,“我偷偷藏了……藏了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还有……还有亚当·蜜斯的《金钱游戏》……哦不对,是斯密的……还有那本,那本讲历史的,《年股市大崩盘》!”他故意报错了一个作者名字又纠正过来,显得既慌张又真实,同时精准地抛出了这几本与金融、股市高度相关的书名。

这几本书名一出,效果立竿见影。吕清扬原本清冷的眼神中,一丝极淡的、忍俊不禁的笑意开始悄然在她清冷的眼底荡漾开来。她看着彦宸那副“悔过”的模样,眼神里分明写着“这熊孩子真会演”。

她看着彦宸,那眼神不再是单纯的询问或惊讶,而是带上了一种……刮目相看的意味。她似乎想努力维持住学姐的严肃,但嘴角那抹几乎无法抑制、想要上扬的弧度却出卖了她。一个高中男生,偷偷摸摸藏起来的不是漫画、小说,而是……《怎样选择成长股》和《年股市大崩盘》?这画面实在太有违和感,也太……搞笑了。

她强忍着笑意,目光转向张甯,那眼神里的潜台词丰富极了,仿佛在说:“你这位同伴……爱好挺别致啊?而且,你家这位……平时也这么能折腾吗?”

张甯被她那带着戏谑和了然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仿佛自己纵容包庇“熊孩子”的小心思被完全看穿了。她不敢与吕清扬对视,下意识地转开视线,看向旁边书架上排列整齐的杂志,假装在研究封面,耳朵却竖着听彦宸继续他的“表演”。

“我……我知道错了!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图书室的秩序,侵犯了其他同学公平借阅的权利!我愿意接受批评,并……并立刻把那些书找出来,放回原位!”彦宸说得声情并茂,就差没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了。

吕清扬轻轻咳嗽了一声,掩饰住笑意,恢复了几分管理员的姿态:“既然知道错了就好。图书室的书籍属于公共资源,确实不应该私自藏匿。你记得大概位置吗?我去帮你找出来登记一下。”她说着,似乎准备起身。

“不不不!学姐,不用麻烦您!”彦宸连忙摆手,语气无比诚恳,“我藏得太隐秘了,七拐八绕的,一般人找不到!还是……还是我自己去拿吧!我保证,找到立刻就拿出来,绝不多待一秒钟!”他拍着胸脯,眼神里充满了“让我将功补过”的渴望。

吕清扬看着他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样子,又看了看旁边不再说话、但显然是“监护人”角色的张甯,迟疑了一下。她低头看了眼手表,似乎估算着时间。最终,她轻轻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她走到借阅窗口旁,打开了连接内外的那扇通常只有管理员才能通行的中间隔断门。“好吧,那你快去快回。找到书后拿到这边来。”她的语气依旧平静,但那细微的笑意,如同水下的暗流,仍在眼底悄然涌动。

“谢谢学姐!谢谢学姐!”彦宸如蒙大赦,点头哈腰地就准备往里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吕清扬转身准备回到座位,彦宸也侧身挤进那扇连通门的瞬间,张甯动了。她的动作极其自然流畅,仿佛只是担心彦宸一个人“搞不定”,需要跟进去监督一下。她紧跟着彦宸的脚步,几乎是和他同时,一起踏入了那片更为广阔、也更为神秘的藏书室内。她的脚步轻盈而目标明确,没有丝毫的犹豫。

一进入藏书室,那股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的书卷气和旧纸张特有的芬芳便将两人彻底包裹。高大的金属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一排排延伸至视野的尽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种书籍,形成一片知识的丛林。光线从更高处的窗户透进来,被书架切割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带,投射在地面和书脊上,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光束中如同飞舞的精灵。

彦宸还在那儿东张西望,假装搜寻他那“秘密藏匿点”,张甯却已经径直朝着某个方向走去。她的步伐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她甚至没有去看书架侧面的分类标识,仿佛体内有一个无形的指南针,正精确地指引着她。

她的潜意识里,那个数字不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代码,它像一个老朋友的门牌号,带着某种模糊而熟悉的感应。她知道,它指向的,绝不仅仅是一本随机的书,而很可能,是他们俩——的一个“老熟人”,一本承载过特殊印记的书。

她停在了标有“oo-社会科学”大类的书架前,目光迅扫过那一排排书脊。经济学、金融学的书籍在这个以文史哲为主的高中图书馆里本就不算多,大多是些入门读物或经典传记。很快,她的目光就锁定在了“金融经济学”那一小块区域。

果然,只有寥寥几本书孤零零地立在那里。而其中两本,书脊的颜色和设计让她感到无比熟悉——那是她和彦宸上学期管理图书时,两人分别借阅过的两本书。一个略带痞气的声音回响在脑海中,“欸!宁哥!宁哥,这本《股票大师回忆录》给你!我借《在华尔街的崛起》,彼得·林奇的成长股流派,你拿李佛摩尔的技术流派,咱俩正好配成一对儿!”甜蜜的笑意在她眼中闪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