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甯也不客气,接过苹果,“咔嚓”咬了一大口,清甜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缓解了腹中的空虚感。她一边小口地啃着苹果,一边看着彦宸像只勤劳的小松鼠一样,将他先前摊开的“战场”——那些零食袋、水瓶、还有她喝剩下的啤酒罐(杂物都被他用一个大塑料袋装了起来),有条不紊地全部打扫干净,一一归位放回那个巨大的军绿色背包里。他的动作熟练而高效,背包在他手中仿佛也变得温顺起来,乖乖地吞下所有物品。
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四周的景物渐渐模糊,只剩下山峦黑沉沉的剪影和头顶越来越明亮的星空,张甯悠悠地开口问道:“现在……应该下不去山底了吧?”虽然是问句,但语气中却带着几分了然。
彦宸扣上背包最后一个搭扣的动作微微一顿。他抬起头,望了望山下的方向,又看了看身边没有丝毫照明的崎岖小路,沉吟了片刻,才字斟句酌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嗯,天黑透了,这边山路又没有路灯,很多地方都不太好走,下去的话……有点困难了,而且不安全。”
张甯轻轻点了点头,这个答案早在她的预料之中。她将吃得只剩下一个果核的苹果准确地扔进了彦宸拎在手里的垃圾袋里,然后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他,语气听不出喜怒:“所以,我们终究还是要在山上野营了,对吗?”她顿了顿,微微歪了歪头,唇边似笑非笑,“你……开心了吗?”
这个问题,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两人之间那份微妙的平衡。
彦宸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赤脚走在了一片布满尖锐石子的雷区边缘,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他知道,这个问题,张甯并不是随口一问。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迎向张甯那双在星光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亮的眸子,沉默了几秒,然后,用一种异常认真,甚至带着几分孤注一掷的语气,清晰地说道:“是的。”
没有丝毫犹豫,干脆利落。
他紧紧盯着张甯的脸,试图从她脸上捕捉到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然而,张甯的神色却平静如初,仿佛只是在听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陈述,那双漂亮的眼睛里,看不出丝毫的恼怒或者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反而让彦宸心里更加没底。他咽了口唾沫,试探着,又追问了一句,声音比刚才低了几分:“你……你是不是很生气?”
张甯静静地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地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只要你对我说的,是真心话,我就不生气。”
彦宸闻言,心中那块一直悬着的巨石,终于“咚”的一声落了地。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松弛了下来,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是那种如释重负后自内心的轻松。他知道,张甯这句话,意味着她接受了这个结果,也……原谅了他的“蓄谋已久”。
“太好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低呼了一声,随即又觉得有些得意忘形,连忙收敛了笑容,清了清嗓子,换上一副沉稳可靠的表情,开始阐述他的“b计划”:“宁哥,你放心,我们不用真的在这荒山野岭露宿。我的计划是,我们慢慢下到半山腰的至真观去,就在道观的院墙里面露营。那里虽然大殿有些破败,但是外墙还算完整坚固。这几天天气很好,没有雨水,地面也已经很干燥了。我下午和那位老道长聊天的时候,顺便逛了一下,已经看好了位置,靠里进,厢房后面的高处有一小片平整的空地,旁边还有几棵大树挡风,非常适合扎帐篷。”
听到“至真观”,张甯的眉梢微微挑了一下,语气中带上了一丝调侃的意味:“哦?所以,你下午给那位老道长捐那些‘功德钱’的时候,就已经打好这个主意了?连露营的地点都踩好了?”
彦宸被她一语道破“险恶用心”,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伸手挠了挠后脑勺,嘿嘿干笑了两声:“也……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我当时只是觉得,万一……我是说万一我们下不了山,有个备选方案总是好的嘛。就……就顺便跟老道长打听了一下,如果天晚了,能不能在观里借宿一晚或者在院子里扎个帐篷。老道长人很好,他说观里平时香客不多,晚上也很清静,我们如果真有需要,可以在院子里找个避风的地方,他们不会介意的。他还告诉我,观里东侧就有以前取水用的老井,现在虽然不用了,但旁边的石槽里常年有山泉水积蓄,很干净,可以用来简单洗漱。哦,对了,院子角落里还有一个简易的旱厕。不过,我的建议是,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尽量就在这里找个隐蔽的地方解决个人问题,道观那个……用的人多,估计挺有味道的。”他挤了挤眼睛,做了个夸张的嫌弃表情。
“住在观里还有个好处,”彦宸继续分析道,“据老道长说,附近的村民不管信不信道,对至真观都还是有几分敬畏之心的,一般也不会跑到观里去胡乱生事。一方面是几百年的道观了,有点念想;另一方面,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真有什么事也好商量。所以,安全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张甯静静地听着他详细周全的安排,从住宿地点、水源、卫生条件到安全因素,几乎所有她能想到的和她没想到的,他都已经考虑过了。她心中那点因为可能要在野外过夜而产生的微末不安,也彻底烟消云散了。
两人收拾停当,彦宸将那个几乎和他上半身一样宽的巨大背包重新甩到背上,一手摁亮了那支大号手电筒,雪亮的光柱瞬间撕破了夜幕,照亮了前方下山的路。
张甯则背着自己那个小一号的背包,手里拿着彦宸给她的那支笔形手电,跟在他身后。
踏着朦胧的星光与清冷的月色,沐浴着微凉的山风,两人一前一后,慢慢地向着记忆中那座破败而宁静的至真观走去。脚下的石阶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显得清晰而坚实,四周是静谧的松林,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虫鸣,更显得山谷的幽深与寂静。
约莫走了半个多小时,那座掩映在树林中的至真观轮廓便再次出现在他们眼前。夜色下的道观比白日里更添了几分神秘与肃穆,破败的墙体在月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道观的山门果然还是虚掩着的,并未上锁,似乎印证了彦宸所说的“夜不闭户”。
观内的院落比白天更显幽静,只有几缕从三清殿和慈航殿窗棂透出的微弱烛光,在夜色中轻轻摇曳,平添了几分神秘与肃穆。白日里那位佝偻着腰扫地的老道士早已不见了踪影,想必是回自己的寮房歇息去了。
两人没有去惊扰任何人,径直绕过大殿,来到了彦宸下午“踩点”时看中的那片位于殿后厢房旁边的空地。这里地势略高,地面相对平整干燥,背靠着厢房的墙壁,前方还有几棵枝繁叶茂的老树,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放下沉重的背包,两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彦宸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便开始从背包里往外掏东西:先是那卷用深绿色帆布包裹着的圆柱体——帐篷,接着是两个小一些的同款圆柱体——睡袋,然后是一大块折叠整齐的银灰色防潮垫,最后是一些零食袋子和几瓶矿泉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甯帮他将防潮垫的四个角用小石头压好,确保它不会被晚风吹动。她刚直起身,准备看看彦宸打算如何搭建那个看起来颇为复杂的帐篷,却无意间抬了下头。
“哇……”她轻轻地惊叹了一声,下意识地伸出手,猛地拍了拍正埋头整理帐篷杆的彦宸的肩膀,“彦宸,等会儿,你先别弄帐篷了!你看!快看天上!”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和向往,手指直直地指向了深邃的夜空。
彦宸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一下拍得一愣,随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疑惑地抬起头。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先前还被一些薄云遮掩的夜空,此刻已经完全敞开了它浩瀚无垠的胸怀。墨蓝色的天幕,如同最上等的华贵丝绒,深邃而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而在这巨大的丝绒之上,无数颗钻石般的星星,正毫无顾忌地尽情闪耀着它们的光芒。
它们有的明亮耀眼,如同悬挂在天际的灯塔,坚定而执着;有的则细碎而朦胧,像是不小心打翻了的银粉,洒满了整个苍穹。一条淡淡的、乳白色的光带,宛如神话中仙女的飘带,横贯天际,那是壮丽的银河。在山顶这种远离城市光污染的地方,银河的轮廓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触手可及。
星星们挤挤挨挨,却又各自独立,构成了一幅无比壮阔、无比瑰丽的星图。它们的光芒,穿越了亿万光年的距离,终于在此刻抵达了这两个渺小人类的眼底。那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宁静与永恒,瞬间包裹了他们,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片神圣的美景。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dududu青色之回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