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青色回忆日语 > 第5章 石油美元(第1页)

第5章 石油美元(第1页)

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的“余震”,比彦宸预想的还要长一些。

大约过了一周,那篇让他经历冰火两重天的《铁杵边的启:一次“震撼”点亮“诗仙”之路》,在略去了末尾关于分数和吴老师自我剖白的那部分争议性内容,并经过吴老师亲自圈阅修订后,赫然出现在了学校主干道旁那一长溜最引人注目的宣传栏里,作为“高一年级优秀作文选登”之一。文章的末尾,还破天荒地附上了一句指导老师的简短评语——“此文胜在思辨,贵在敢言。望青年学子,既能脚踏实地,亦能仰望星空。——吴济民”。

这评语,不偏不倚,既肯定了文章的价值,又隐晦地提醒了其“适用范围”,与吴老师当日课堂上的那番苦心遥相呼应。

始作俑者彦宸,对此倒是表现得颇为淡定,或者说,是刻意表现得淡定。他依旧是那副上课偶尔走神、下课生龙活虎的模样,只是在面对吴老师的目光时,少了几分以往的嬉皮笑脸,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敬畏与……释然。那七十九分带来的郁闷,似乎真的被吴老师那番推心置腹的“保护与期许”给化解了大半。

这天中午,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得严严实实,天色阴沉得厉害,像是憋着一场迟迟不落的雨。午休铃声刚刚响过,学生们如同出笼的小鸟般涌向食堂或是操场。张甯吃过午饭,独自一人慢慢踱回教学楼,习惯性地路过宣传栏。她一眼就瞥见了彦宸的那篇“大作”,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浅笑。这家伙,还真是……出名了。

她正准备收回目光,却意外地现,彦宸本人居然也站在宣传栏前。他背对着她,微微仰着头,身形站得笔直,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

张甯心中一动,玩心顿起。这家伙,难道还真这么自恋不成?自己的作文被贴出来了,就这么迫不及待地站在这里,一遍遍地欣赏,接受路过同学或明或暗的“注目礼”?这也太……符合他那有点小臭屁的性格了。

然而,当她走近,顺着彦宸的目光望去时,却微微一愣。

彦宸所站的位置,并非是那几篇“优秀作文选登”的区域,而是更靠边一些,专门用来张贴近期重要报纸的“时事纵览”一栏。那上面,用图钉固定着几份近期的《人民日报》和本市的《晚报》。此刻,彦宸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其中一张《人民日报》的版面,眉头微微蹙着,表情异常严肃,与平日里那个嘻嘻哈哈的少年判若两人。

张甯心中好奇,也凑近了些,定睛看去。那是一篇关于国际局势的报道,标题用的是四号宋体,显得严肃而克制——《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号决议要求伊拉克保障在伊科外国公民安全并准其离境》。报道内容不长,简述了决议通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国际社会对此事的严重关切。

日期,赫然是今天的:o年月日。

张甯也是在新闻里零星听到过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这件事,知道那边局势紧张,但具体细节和国际社会的反应,她了解得并不多。此刻看到这篇措辞严厉的联合国决议报道,再看看彦宸那凝重的表情,一种莫名的情绪,像一根极细的羽毛,轻轻拂过张甯的心尖。她原本准备好的一肚子揶揄之词,瞬间便散得无影无踪。

“你在看这个啊?”她轻声开口,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默。

彦宸似乎看得太过投入,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肩膀微微一耸,猛地回过头。当看清是张甯时,他才松了口气,紧锁的眉头却没有立刻舒展开。

“嗯。”他应了一声,声音有些低沉,目光又重新回到了那份报纸上。

“这个……你看得懂吗?”张甯迟疑地问道。对于这些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她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感觉既遥远又复杂,像是另一个世界生的事情,虽然课本上也会讲到一些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但远不如眼前这剑拔弩张的实时新闻来得有冲击力。

彦宸转回头,看向张甯,脸上带着一丝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困惑与凝重。他摇了摇头,坦诚道:“说实话,我就是不太懂。很多事情,云里雾里的。”他顿了顿,伸手轻轻点了点报纸上“伊拉克”、“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这几个词,“我知道伊拉克上个月突然入侵了科威特,好像是为了石油和领土什么的。联合国一直在谴责,还搞了什么制裁。但具体怎么回事,为什么会闹到这个地步,以后会怎么样,我就不清楚了。”

他挠了挠头,眼神里带着一丝努力思考后的迷茫:“我只模模糊糊知道一点……好像叫‘石油美元’的概念。”

“石油美元?”张甯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感觉有些新鲜。她对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几乎一片空白,这个词对她而言,就像天书一般。

彦宸见张甯露出好奇的神色,便尝试着解释,但显然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说得有些磕磕绊绊:“嗯……就是……好像是说,国际上的石油交易,主要是用美元来结算的。哪个国家想买石油,或者卖石油,都得通过美元。所以美元的地位就很重要,美国的影响力也就很大。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石油大国,他们这一打起来,肯定会影响到石油供应和价格,然后……然后可能就会影响到很多国家的经济,甚至影响到这个‘石油美元’体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越说越不确定,最后自己都有些说不下去了,摊了摊手,自嘲地笑了笑:“我也是之前看杂志,偶尔看到过一两句,说得很浅。具体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体系,里面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和影响,我就完全是小白了。就像……就像我们写作文,知道要用论点论据,但这个‘石油美元’的论点是什么,背后的论据又是什么,我就抓瞎了。”

他这个比喻倒是让张甯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她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的确,这些国际大事,对他们这些尚未走出中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看得见轮廓,却看不清细节,更难以理解其内在的复杂逻辑。

她一直以为,“钱”就是人民币,是用来买米买菜买书本的;“国家大事”就是报纸上那些方方正正的文字,是领导人们的会晤和指示。她从未想过,远在天边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竟然能通过一种叫做“石油”的黑色液体,和一种叫做“美元”的外国货币,与整个世界的经济命脉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石油……美元……”张甯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新奇而又探究的光芒。她一向对数字和逻辑敏感,对新鲜事物也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此刻,这个牵扯到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又与神秘的“金融”、“经济”挂钩的陌生领域,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瞬间吸引了她的全部注意力。

两人并肩站着,一时都没有说话。宣传栏前,三三两两的学生经过,有的匆匆一瞥,有的则对彦宸的“大作”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但彦宸和张甯此刻的心思,显然已经飘向了遥远的中东,飘向了那片被战火阴云笼罩的土地,以及那背后牵扯到的、他们尚不了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报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篇关于联合国安理会第号决议的报道,在彦宸眼中,仿佛不再是简单的铅字,而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窗口。吴老师那句“望青年学子,既能脚踏实地,亦能仰望星空”,此刻在他心中有了更具体的投射。脚下的书本是“实地”,而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或许就是那需要努力去理解和仰望的“星空”吧。

“我对这个也挺感兴趣的。”张甯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一种求知的光芒,“尤其是你说的那个‘石油美元’,还有这些国际冲突背后的经济因素,感觉……比我们课本上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要鲜活得多,也复杂得多。”

彦宸闻言,眼睛也是一亮。他没想到张甯会对这种“硬核”又枯燥的话题产生兴趣。他原以为女孩子可能更喜欢文学、艺术,或者至少是更贴近生活的东西。

“那……师父”彦宸试探着说,“我们要不要……一起研究研究?”

张甯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点了点头,清澈的眼眸里闪动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光芒,那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征服欲被点燃的兴奋。她一向是个行动派,尤其是在学习和探索新知这件事上。“好啊。”她回答得干脆利落,“不过,从哪里开始呢?我们对这些……几乎一无所知。”她指了指报纸上那些陌生的国际组织名称和地缘政治术语,脸上虽然带着求知的热情,但也流露出一丝面对浩瀚知识海洋的茫然。这与她平日里在课本知识上的游刃有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