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整个男生宿舍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只有王小明的键盘声,像急促的鼓点,敲打着深夜的寂静。
屏幕的蓝光在他镜片上凝成两个冰冷的光斑,代码一行行滚过,他的“共情引擎”项目又有了新突破——他成功模拟出了37种基本情感。
这让他感觉,离弄明白自己对柳芸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又近了一步。
“咔嗒、咔嗒、咔嗒……”机械键盘的声音在这种时候显得格外刺耳。
“王小明!”一个枕头裹着风声,从黑暗中精准地砸在他后脑勺上,思路瞬间断了。
王小明回头,看见上铺的卫聪探出半个身子,脸黑得像锅底,眼睛里全是血丝。
“你他妈看现在几点了?”他声音压得极低,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虽然其他人没出声,但王小明能感觉到黑暗里射来的好几道不满的目光。
他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凌晨3点12分。
“我的工作正到关键时候。”
“我们明天还有早八!”卫聪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抓着床单的手青筋暴起,“这宿舍不是你一个人的!”
王小明眨了眨眼。
一直以来,编程就是他世界的全部,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习惯会碍着别人。
但这一刻,室友们的愤怒和疲惫像潮水一样涌来——冯景烦躁地翻了个身,尚方压抑着叹了口气,就连平时最好说话的樊亮也用被子蒙住了头。
“抱歉,”他合上电脑,声音里透着一股陌生的迟疑,“我会注意。”
黑暗中,卫聪冷哼一声躺了回去,但宿舍里那股紧张的气氛,久久没有散去。
第二天,课堂上的气氛明显不对劲。
冯景和尚方顶着熊猫眼,在《离散数学》课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樊亮一改往日的热情,王小明跟他搭话,他爱理不理;连最沉默的张岩都刻意躲着他。
只有卫聪,时不时投来一个“瞧你干的好事”的讥讽眼神。
午休时,王小明一个人坐在食堂角落,面前的《高级算法设计》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手机震了一下,是秦占芳教授的消息“共情引擎怎么样了?下周acm内部展示别忘了。”
王小明刚要回复,一个餐盘“砰”地一声落在对面。他抬头,看见樊亮板着脸坐下,一声不吭就开始扒饭。
“你们在生我的气。”王小明陈述着事实,这是他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樊亮扒拉了两口饭,终于叹了口气“小明,我们都知道你牛,但宿舍是集体生活。卫聪那家伙嘴臭,可他说得没错——我们真得睡觉。”他抬头看着王小明,“你想想,一整个礼拜,每天凌晨三点被键盘声吵醒,谁受得了?”
“我明白了,”王小明推了推眼镜,“我会调整。”
“你都说了三次‘会注意’了,”樊亮苦笑,“可键盘声还不是照样响到半夜。前天数据结构小测,冯景困得差点在考场上睡着。”
王小明沉默了。从逻辑上讲,解决办法很清楚要么他改,要么他走。可改变习惯对他来说几乎不可能,灵感来了,谁也拦不住。
“我搬出去住。”王小明突然说,平静得像在讨论今天天气怎么样。
樊亮筷子停在半空,眼睛都瞪圆了“啥?我不是那个意思!”
“这是最好的办法。”王小明已经拿出手机开始搜租房信息了,“我的作息跟你们合不来,硬凑在一起,我效率低,你们也睡不好。分开住对大家都好。”
“可是……你才13岁,一个人住外面多危险啊!”樊亮急了,“万一出点事……”
王小明嘴角勾起一个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微笑“法律规定14岁以下不能单独住,但我查过了,学校附近有那种带‘监护服务’的学生公寓,专门给未成年留学生住的。”
看着王小明手机上已经打开的租房app,樊亮知道,这小子是来真的。“你至少跟大家商量一下吧……”
“没必要,”王小明收起手机,“我已经决定了。”
当天下午,王小明就交了外宿申请。
秦占芳教授知道后,二话不说给他写了封推荐信,说他是“特殊人才,需要特殊对待”。
手续办得快得惊人,连学生处主任都对这个13岁的天才早有耳闻。
“学府苑小区不错,”秦教授在办公室对王小明说,“不少外教住那儿,安保好,离学校也近。”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王小明一眼,“不过记住,搬出去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搞研究,不是让你跟所有人断了联系。”
王小明点点头,虽然没太明白教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周末,王小明来到学校西门外的“学府苑”。
他家境不错,父母常年在国外做生意,生活费给得足,加上自己写书、接项目的收入,经济上完全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