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左右,日头还毒,晒谷场的黄土被依然烫脚,踩上去能烙出印子。
几只老母鸡耷拉着翅膀,缩在老槐树的影子里刨土,刨几下就直着脖子喘气,咯咯声有气无力的。
场中间的八仙桌是从村委里搬来的,桌面裂着大缝,用铁丝捆了三道。
孙玉亭站在桌后,蓝布褂子后背湿了一大片,像晕开的墨。他时不时撩起衣角擦汗,露出胳膊上晒脱的白皮。
桌旁的大铁桶是装化肥用的,里面堆着削得长短不齐的竹块,都是孙玉亭带着几个妇女削出来的,上头用墨笔写着人名,有的被汗洇得了糊。
田海民坐在条凳上,他手里攥着杆铅笔,笔尖快磨秃了,工分簿摊在膝盖上,纸页卷着边。
四周围满了人,黑压压一片。男人们蹲在墙根,烟锅子“吧嗒吧嗒”响,烟雾在人头顶聚成一团。
婆姨们抱着娃,裤脚沾着草屑,交头接耳的声音像蚊子嗡嗡;半大的娃穿梭在人缝里,被大人时不时拽一把,出几声尖叫。
整个双水村有两个生产小队,分别是田家圪崂的生产一队,和金家湾的生产二队。全村有户人家,o口人。除去干部和老弱病残幼,有壮劳力六百多人。
也就是说这次公社的基建会战,双水村要派三百多人去参加。
这次确定壮劳力的范围是男性-岁。女性-o岁。当然排除了无劳动能力和村干部。
为显示公平,孙玉亭叫人削了竹块,每个竹块上写了村里壮劳力的名字。然后全放到一个大铁桶里,让人使劲搅拌。
田福堂和金俊山几个干部坐在桌子不远处的大槐树下,面无表情地瞅着。
“静!都静!”孙玉亭抄起桌上的铁皮喇叭,吹了声刺耳的响,“今天现场抓阄,抓到的,就登记到名单上,公平,公平,别胡咧咧了。
开始!叫到名的,后日天亮带铺盖口粮,村口集合!满工分,不耽误秋后分粮!”
他在众人注视下,将胳膊伸进铁桶,搅得竹块“哗啦”响,像在翻搅一锅稀粥。
全场的气都屏住了,连娃娃们都停了闹,眼睛直勾勾盯着他的手。
孙玉亭闭着眼摸出块竹牌,举到眼前瞅了半天,舌头打了结:“田、田五!”
“噗——”有人把刚吸进嘴里的烟喷了出来。
田五老汉蹲在第一排,烟锅子“当啷”掉在地上,黄胶鞋往起一站,沾了满鞋底土:“玉亭!你看真了?俺虚岁五十四,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去基建工地挖土?”
孙玉亭把竹牌亮出来,墨字歪歪扭扭:“上头划的线,五十五以下都算。你没过线,就得去。”他又摸出一块,“金满园!”
金满园“哎哟”一声,蹲在地上直捶大腿,他婆娘在人群里就哭开了:“俺家男人腰上有旧伤,去不得啊……”
哭喊声里,竹牌一个个被摸出来。田海民的铅笔在簿子上划得飞快,时不时抬头瞅瞅,眉头皱成个疙瘩。
“王彩娥!”
金俊武“腾”地从槐树下站起来,粗布褂子的扣子崩开两颗。
他刚从地里回来,裤脚还沾着泥,指着孙玉亭骂:“孙玉亭你瞎了眼?俺弟俊斌刚被武斗队拉走,你还让王彩娥去?你让他家咋活。”
田福堂在树底下磕了磕烟锅,慢悠悠道:“俊武,抓阄没偏没向。你家王彩娥也是劳力,不能因为她干活少,就不参加。”
金俊武咬着牙,腮帮子鼓得老高,终是“哼”了一声,重重坐下,板凳腿在地上硌出个坑。
孙玉亭手都在抖,又摸出一块。看清名字,脸“唰”地白了,嘴唇哆嗦着,半天没出声。
“念啊!装啥哑巴!”有人在底下吼。
他咽了口唾沫,声音像被砂纸磨过:“贺、贺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