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平凡的世界王满银醒悟是哪一章节 > 第143章 院坝话暗沉(第1页)

第143章 院坝话暗沉(第1页)

锅里的馍热透了,鸡蛋汤也滚了两遭。少安端着馍和菜上桌,刘正民也把碗筷摆到炕桌上,王满银从柜里拿了一瓶好酒上来,“喝点,解解乏。”

刘正民伸手将酒接过来,拧开往瓷碗里倒“满银,你这家伙,家里好东西真不少,这山西虎汾都舍得,我闻着流口水。”

“有啥舍不得的,你是我朋友,少安是我舅子,喝到肚子里才是真情,来先干一个,给你们洗尘。”王满银手一挥,还颇有气势。

刘正民和孙少安都端起酒碗,豪爽的碰碗干了。陕北的汉子性格强悍,秉性豁达,豪爽仗义,没啥弯弯绕。

一碗汾酒下肚,全身通透,王满银手一指馍,好了,吃饭吧,别饿坏了。

刘正民和孙少安也不客气,呼噜呼噜吃起来,他俩是真饿了。

二合面馍带着点麦香,就着蛋花汤,刘正民和孙少安狼吞虎咽,很快就把肚子填了个半饱,脸上那股蔫劲儿才缓过来些。

王满银和两人又喝了几碗酒,一瓶汾酒见底,大家才心满意足的收场,还是少安勤快,麻利的收拾碗筷。

“走,到门口凉快些说。”王满银一抹嘴,率先起身。酒意有些上涌,在窑里显得气闷了些。

窑门前的院坝被日头晒得滚烫,刚洒过两瓢水,隐约间能见“滋滋”冒着白气,一股子土腥味儿混着水汽散开。

三人搬了三块青石板,就着窑檐的阴凉坐下,也能感受到丝丝凉风,比窑里惬意多了!

远处,瓦罐窑那边的号子声停了,只有几声蝉鸣扯着嗓子叫。

三个人就着渐凉的晚风,刘正民掏出烟来散一圈,烟气在微风中飘散,他也趁势说起了县城和市里农业局那些事。

“市里来的那些专家技术员,一行十好几号人,对我们上报的成果十分重视。

他们把咱们那套资料翻来覆去地看,又是算又是画的,又是开会讨论……。”

刘正民往地上吐了口唾沫,伸手从兜里摸出个折叠好的文件,“最后给了这么个东西,说是结论。”

王满银凑过去,借着还没斜照的的日头看着。纸页边缘有些卷,上面印着黑字,标题倒挺正式——《关于蚯蚓养殖和蚯蚓干粉喂猪技术结论评估要点》。

他一字一句念了两句,眉头渐渐皱起,又慢慢松开“

“技术可行性结论……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农村推广……”

“经济效益结论……降低养猪成本,提升效益……”

“科学价值结论……填补国内蛋白饲料资源缺口,解决‘人畜争粮’……”

王满银念了几句,把纸往石板上一放,“这结论,跟咱先前琢磨的差不离嘛。”

咂咂嘴:“说人话就是,这法子能行?”

“可不是咋地,”刘正民接过话头,“说咱这蚯蚓好养,不费钱,农村人都能弄,还能用粪堆、麦秸杆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当饲料,算是个循环。喂猪也中用,能替下些豆粕鱼粉,猪还长得快,没坏处。”

孙少安在一旁听着,黝黑的脸上露出点笑意。这技术是他和刘正民听着王满银传授的理论,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能被市里认可,心里头自然敞亮。

“就给了这么个‘结论’,没下文了,说法呢?”王满银追问,他总能问到点子上。

刘正民和孙少安对视了一眼,少安把头埋得更低了,使劲捻着那根草棍。

“说法?,”刘正民舔了舔嘴唇,叹了口气,他抽着烟,眼睛瞅向落?的红日,“他们比我们要严谨,每天都是打电话请示上级,每天开会商讨,我俩没参加几回,只有刚来时,方案解释时说了会……。”

王满银把纸递回去,烟屁股在鞋底摁熄“他们开始起心了,这政绩可不小,在看到你只是个小小的副股级副所长,少安还是个农民苦哈哈,又没啥背景……”

刘正民的脸色暗了暗,叹了口气:“前两天,市局来了个副主任,把我和少安叫去谈话。”

他模仿着那位领导的语气,拿腔拿调起来:“少安同志,正民同志,你们这现了不得!但技术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风险……。”

刘正民又丧着气说起来“那副主任话锋一转,说这不是双水村一个村的事了,是全市、全省的农业展的重大课题,为了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得让市里来牵头,深入研究……完善,统一管着,统一调配资源。”

“哼,”王满银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说得比唱得好听!啥统一领导?说白了就是把你们的事抢过去,变成官面上的。一旦成了‘市里的项目’,那功劳不就成了‘市里的功劳’?你们俩呀,就从那技术明人,变成跑腿打杂的“参与者”了!”

孙少安猛地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沉了下去。他姐夫这话虽说得糙,可道理一点不假,就像一把锥子,一下子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他不由得有些佩服地看向王满银,“姐夫,你咋一猜就中?他们就是这意思!话里话外,都把咱往边上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正民苦着脸点头:“他们专家拿出一系列专业术语来说,咱这技术‘不完善’,得让市里的技术员来‘改进’,还得做‘理论总结’。

就好比咱说‘蚯蚓爱往湿土里钻’,他们非得说成‘不同土壤ph值、温度、湿度对蚯蚓生长率的影响研究’,拿着这些新名词挑刺儿。”

“这有啥稀奇的?”王满银哈哈笑起来,眼神中透着冷意。“他们不挑点错,咋显出来他们能耐?到时候你们的报告得改得七扭八歪,看着高大上

最后成果报告上,原始创意或许还提你们一句,但‘关键创新’‘理论突破’‘技术标准化’,那功劳,全得记在他们专家名下。没他们的‘完善’,你们这技术就是‘不成熟’的。”

“可不是嘛,”刘正民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肩膀,“他们一口一个‘隐患’‘不成熟’,可又说看好这技术,要往市局报,申请经费,成立个啥‘市蚯蚓养殖技术攻关领导小组’。可从头到尾,没提我和少安往后咋安排。”

王满银嘬了口烟,烟圈慢悠悠飘上天:“这是老套路了。钱,得经他们手往下拨,咋花、花在哪儿,都得听工作组的,你们想自己做主?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