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平凡的世界王满银视频剪辑 > 第55章 学习(第1页)

第55章 学习(第1页)

毛家庄村,说是村,可规模可真不是盖的,就因为有了这陶瓷厂,看着比一般的大镇还热闹繁华哩。

毛家庄村汽车站那条主路,就跟条中轴线似的,把村子一分为二。

道路东边,尽是村民们的田舍,一排排窑洞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透着股子生活的烟火气。

还有村委办公室也在路东边,虽说叫村委,可职能跟乡镇没啥两样。

连革委会都有设立、财务所、派出所、卫生院、畜牧所,一样不少,还有一栋挂牌林县工业分局的房子,看着那叫一个气派,老远就能瞧见。

道路西边呢,沿着路一溜排开的,全是国营饭店、供销合作社、粮食局、物资局,还有电影院啥的商业设施。

这会儿刚好下班,主街上到处都是穿着印有“柳林陶瓷”厂标的蓝灰色工装的工人,来来往往,人挤人,热闹得就跟赶大集似的。

王满银穿着他那身蓝色中山干部装,在这人堆里,一点都不起眼。

他背着个行李卷儿,按照热心人指的路,朝着那一根根大烟囱正冒着黑烟的厂区走去。

空气里飘着一股子煤烟混合着泥土的特别气味,王满银闻着,心里琢磨着:这陶瓷厂对毛家庄村的经济拉动可真是太大了。

走到厂门口,那厂门,气派得很!门头铁架上“工业学大庆”几个红字,格外显眼,厂门立柱上挂着“柳林陶瓷厂”白底黑字的牌子。

厂门进进出出的工人络绎不绝,门岗还有穿着军装、持枪的保卫,看着威严。这是柳林的龙头企业,戒备严一些也正常。

门岗保卫队长瞧见背着行李的王满银,几步就走到他跟前。

瞅了瞅他手里那张皱巴巴的介绍信,又上下打量打量他那一身风尘仆仆的土气模样,面色严肃地问:“陕北原西县来的?学烧窑?”

每年外地来陶瓷厂学习的人不少,但基本上都有干部带队,一学就学一年以上,像王满银这样单枪匹马,倒像来参观的。

“哎,对,领导,咱就是来学习技术的。我们村以前也有瓦罐窑,只是现在技术不过关…”王满银赶忙陪着笑脸,麻溜地递上香烟。

“进来登记下。”那保卫干部矜持地接过烟,夹在耳朵上,把王满银带进了门岗。

登记完后,指了个方向说:“去那边办公楼,找生产科的李科长。别乱窜啊…。”保卫干部还叮嘱了声。

厂子里头路面都硬化过,打扫得干干净净,踩上去硬实得很。

王满银有意绕着往生产区域走,一边走一边瞅。透过一扇开着的厂房门,他瞧见里头一个巨大的铁家伙正“轰隆隆”地响着,那声音大得地皮都跟着颤,大块的硬土块“咕噜咕噜”地被吞进去,没一会儿,另一边就流出细细的粉末。

王满银心里想:这陶瓷厂可真够忙的,居然还是倒班制,机器连轴转,看来产品是供不应求啊。

这要是搁后世,这样的生产规模和效率可能不算啥,但在现在,可真是够先进的了。

就拿这粉碎机来说,后世常见的球磨机肯定更先进,可现在才七十年代初,这初代雷蒙机已经算是稀罕玩意儿了。

再往前走是制胚车间,只见一台带着铁轱辘的机器不停地转着,泥胚子眨眼工夫就成型了,一个个规整得很,比人工手捏的泥胚子不知匀溜多少。

这车间里再也没有以前老师傅带着徒弟和泥、拉坯的场景,满满都是流水线式的工业风。

王满银忍不住在心里跟后世的制坯工艺比较起来,虽说后世自动化程度更高,可现在这机器制坯在这个年代,已经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了。

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原料区,而烧瓷区还在更远处,要是全绕一下,怕得一个多小时。

今儿个时间也不早了,王满银就拐向厂办大楼。生产科在一楼,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科长办公室。

李科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着蓝色的劳动布工作服,胸口还别着支钢笔,看着挺精神。

他接过介绍信看了看,态度倒是挺和气:“哦,罐子村来的同志。你们那地方我知道,以前也出瓦罐。可惜啊,现在想恢复生产?好事啊!”

王满银赶忙点头如捣蒜:“是哩是哩,就想跟贵厂好好学习学习。”

李科长笑了笑:“学习没问题。不过咱厂现在主要生产日用细瓷,像碗、盘、杯这些。瓦罐……那些粗陶,都是老早的工艺了,我们都不生产了。

其实你去陶村瓦罐厂学习更实际,那边还在生产粗陶……不过你来都来了,今天也不早了。

这样,你先安顿下来,就在厂职工宿舍住下再说。明天开始,跟着烧成车间的刘师傅,从原料处理到烧窑,各个工序都走走看看。有啥不懂的,尽管问。”

“哎!谢谢李科长!太感谢了!”王满银连声道谢,心里这才稍微踏实了点。

也就在李科长办公室待了几分钟,一个干事就领着王满银去了职工宿舍,连顿晚饭都没安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宿舍是八人间,上下铺,住的大多是本地工人。王满银放下行李,跟舍友打了个招呼。

人家一听他是陕北来的,口音不一样,都好奇地瞅他,不大一会也熟悉起来,王满银散了一圈烟,这些工人话匣子就打开,厂里规章制度,福利待遇都倒豆子般说出来。

王满银也适的的出夸张的惊叹,引得这些工人,精神上的满足。

王满银铺好床,从包里拿出兰花给他烙的干粮——几个掺了白面的二合面饼子,就着白开水啃了起来。

明天可以拿钱票到厂食堂办公室换些饭票,以后得去厂食堂吃,听工人们说,厂里食堂伙食是不错的,时不时能见肉菜。

吃着吃着,就想起临走时少安那小子欲言又止的模样,还有兰花偷偷塞给他那两个舍不得吃的鸡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