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平凡的世界王满银经典台词 > 第98章 投机倒把的事我不做(第1页)

第98章 投机倒把的事我不做(第1页)

收割完小麦的第二天夜里,月亮被薄云遮着,地上灰蒙蒙的。

王满银瞅着刘正民睡踏实了,才轻手轻脚爬起来,把早就藏在炕角柜子后面的两个麻袋拖出来,用扁担挑了,悄没声息地闪出窑门。

“满银,大半夜的,弄啥去?”刘正民还是被惊醒了,支棱起身子,揉着眼问,声音还带着睡意。

王满银脚步没停,压着嗓子回了一句:“给知青点送点东西,应承下的,你睡你的。”黑影里,他扁担两头的麻袋看着沉甸甸的。

刘正民嘟囔了句“神神叨叨的”,翻个身又睡了过去。

王满银挑着担子,脚步又快又稳,扁担钩子出细微的“吱呀”声。

路上静得很,只有偶尔几声狗吠从远处黑黢黢的村子里传来。

他没往知青点去,而是拐上了通往村外破瓦罐窑的那条小路。这里离他家很近,也是和知青约好的交接地点。

窑厂在黑夜里像个趴伏的巨兽,残破的轮廓看得人心里毛。

窑口那儿,几点火星子明明灭灭,有人在那儿抽烟等着,是知青苏成、汪宇和刘高峰,他们早就到了。

见王满银挑着担子过来,汪宇第一个掐了烟迎上来,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急切:“王哥!来了?”

“嗯,”王满银应了一声,放下担子,把麻袋口解开些,露出里面装得满满的粮食。

一股混杂的粮食味儿散了出来,在这夜里闻着格外实在。

苏成划亮一根火柴,凑近了照了照,松开一个袋口,伸手进去一抓,拿出来的是一把小米,黄灿灿的颗粒从指缝里流下去,漏进了米袋。

刘高峰去解另一袋粮食,也是最大的一袋粮食,细碎的玉米面在暗淡的月光下,呈黄白色。

“这里还有白面…,呀,还有大米…。”苏成也凑进来看,特别是大米,太招人稀罕了,他是南方上海人,在这穷山僻壤,想大来想疯了。

王满银坐到一块石头上,伸手接过汪宇递过来的烟说“这些粮食,够你们撑到秋收了,你们点点。”

王满银从兜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片,塞给苏成:“清单在这。玉米面四十斤,白面二十斤,小米十五斤,大米五斤。没错吧。”

苏成接过清单,汪宇又划燃一根火柴,火光闪动中,清单印入他们眼中。

他喉咙滚动了一下,抬头看王满银,眉头却皱紧了:“王哥,这……这数目不对吧?我们给你的那点钱和票,咋能买来这老些?光这大米,就得多少细粮票?”

刘高峰也凑过来看,借着月光和还没熄灭的火柴光,他小声念着,越念声儿越小,脸上全是疑惑。

知青们凑给王满银的钱票,大家都心里有数,现在王满银挑来的这些,大大过他们的预期。

汪宇直接嚷了出来,虽然压着嗓子,可调门还是高了:“王哥!这绝对多了!你是不是贴补我们了?这不行!该多少就是多少!”

王满银“啧”了一声,摆摆手,脸上显出些不耐烦,可眼神却没恼:“嚷嚷啥?怕村里人听不见?说了是在石圪节粮站买的,明码标价,你们也给足了全国粮票,人家凭啥不卖?我又没多掏一个子儿。”

“可粮站限购啊,王哥,”苏成到底是老成些,心思细,他捏着那张清单,像是捏着块烫手的炭,“一次哪能买出这老些细粮来?而且这价……也太实在了,实在得……让人心里不踏实。”

王满银叹了口气,掏出烟来,自己点上一根,火柴的光亮映得他脸上一明一暗:“我说你们这些城里娃,心思咋这么重?粮站的人,我就没个熟人了?想想我以前在公社白混了,还有我同学家里是干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