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舒轻松笑了笑,给他们解释了一番:“这种根式方程,一看就跟直角三角形有关,再配合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呐,笔给你,你来写!”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将纸笔递给了陈舒。
陈舒也瞬间成为了焦点。
他没有推辞。
很乐意地跟这些充满求知欲的同学们分享解题方法。
先是将原方程x2+4x+13=√81-x2变形一下。
得到一个新的方程。
即:x+22+32=√92-x2
然后构建直角坐标系,标出关键点,画出x与x+2,再画出两个与方程对应的直角三角形。
最终,根据数图结合,一眼就能看出,在x=-2和x≠-2的两种情况下,方程都没有实数解。
因为陈舒给出的方法浅显易懂,在场的几个同学齐齐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做的啊!没想到这么简单!”
“一开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同学,你真厉害!”
几个同学都不吝夸赞了陈舒一番。
其中一个女同学,看上去跟姜月妍差不多大的年纪。
她用手指轻轻捏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轻语问道:“同学,这个题,是不是也可以用函数的方法来做啊?”
“当然可以啊。”
陈舒不假思索地点点头,同时也看了看她,现这姑娘还挺聪明的。
被点了一下数图结合,她就很快意识到了可以用函数的方法来解答。
有我家缘缘一小半聪明了。
陈舒如是想着,也跟他们快讲了一遍第二种方法。
也就是借助函数图像。
一个抛物线,一个半圆……
它俩没有交点。
说明这两个函数对应的方程没有实数解。
“妙啊!我感觉我要长脑子了!”
“同学,你是哪个学校的?这么厉害?”
“而且看上去,你好像不是六年级的吧?你不会是传说中的神童吧?”
只是因为解开了一个在场同学都不会的方程,陈舒一下就成为了这儿的风云人物。
陈舒也解释了一番:“我叫陈舒,旌城实验小学的,今年四年级。”
“啊?四年级?”
“这么小?!”
众人齐齐错愕。
不过,刚才提出函数解法的女生却是很高兴,仿佛看到了知己。
“同学,我也是四年级的呢。”
小姑娘开心地自我介绍道:“我叫何杨,我和他们几个都是锦城四中,小学部的。”
何杨?
陈舒觉得这个名字有一丢丢耳熟,但一时间想不起来。
可能只是在哪儿听过吧。
无所谓了。
另外两个男生也自我介绍道:“我叫黄健,六年级。”
“我叫邓磊,黄健的同学。”
当他俩自报家门之后,陈舒很快回忆了起来。
豁然开朗!
何杨,黄健,邓磊……
这三个不都是前世github网站的大v吗?三个技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