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前程
仲秋的京城,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靖王萧执凯旋的仪仗,在经历了南境数月风霜与一场不见硝烟的朝堂巨震後,终于再次出现在朱雀大街之上。与上次北伐归来时的铁血肃杀不同,这一次,队伍中更多了几分洗练沉稳的气度,以及一种无形的丶令人心折的威仪。
百姓依旧夹道欢迎,欢呼声却似乎比以往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崇敬与期盼。这位年轻的亲王,不仅战功赫赫,更以雷霆手段肃清了侵蚀国本的蠹虫,其刚正丶果决与能力,已深植人心。
萧执端坐于骏马之上,玄色亲王常服衬得他面容略显清瘦,眉宇间带着长途跋涉的风尘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比离京时更为锐利沉静,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雾。他目光掠过欢呼的人群,最终遥遥落在那越来越近的丶熟悉的靖王府门楼。
府门大开,以林微熹为首,王府所有属官丶仆从皆按品阶肃立门前相迎。她今日穿着一身耦合色宫装长裙,外罩品月色绣缠枝莲纹比甲,发髻梳得一丝不茍,簪着象征亲王妃身份的金凤步摇,容颜虽比孕前清减些许,却更显风姿清卓,气度雍容。她怀中,抱着用大红缂丝襁褓包裹的婴孩,小小的安儿似乎也感应到不寻常的气氛,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不哭不闹。
萧执勒住马缰,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间隐约能看出右臂似乎不如往日那般流畅自如。他几步便走到林微熹面前,目光先是紧紧锁在她脸上,带着难以言喻的深沉思念与确认她安好的急切,随即,便不由自主地落在她臂弯里那个小小的丶与他眉眼极为相似的孩子身上。
“王爷。”林微熹迎上他的目光,千言万语在喉间翻滚,最终只化作一声轻唤,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将怀中的安儿微微向前送了送。
萧执伸出手,那带着薄茧丶因用力而骨节分明的手指,在触碰到襁褓边缘时,竟有些微的颤抖。他小心翼翼地丶如同对待世间最珍贵的瓷器般,将那个柔软的小小身体接了过来。安儿似乎并不怕生,反而伸出白嫩的小手,无意识地抓住了父亲胸前的衣襟。
一种前所未有的丶混杂着血脉相连的悸动丶巨大责任感与难以言喻的柔软情愫,瞬间击中了萧执冷硬的心房。他低头看着怀中与他容颜酷似的儿子,看着那纯净无邪的眼眸,只觉得南境所有的艰险丶朝堂所有的风波,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报偿。
“微熹……辛苦了。”他擡头,再次看向妻子,声音低沉沙哑,蕴藏着万千情愫。他看到了她眼底的疲惫,也看到了那份与他一般的丶历经风雨後的坚韧与安宁。
林微熹轻轻摇头,眼中水光潋滟,却是笑着:“回来就好。”
一家三口,终于在这秋光明媚里,真正团聚。
接下来的几日,靖王府门庭若市。前来道贺萧执凯旋丶恭贺世子诞生的官员勋贵络绎不绝。萧执并未托大,凡有品阶者皆亲自接待,态度不卑不亢,言谈间只论国事军务,对朝局动向丶立储传闻等敏感话题,皆避而不谈,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林微熹则在内院接待各府女眷,她虽産後初愈,但举止从容,言谈得体,对前来打探消息或单纯示好的命妇们,皆以温婉大气的姿态应对,既不失亲王正妃的尊贵,又显露出亲和力,令人如沐春风。她并不刻意炫耀帝後对安儿的宠爱,但那日宫中流水般的赏赐与“瑞应麒麟”的御笔亲题,早已传遍京城,无人敢小觑这位年轻的王妃与她所出的嫡子。
帝後亦在宫中设了家宴,为萧执接风洗尘。宴席间,皇帝看着沉稳英挺的儿子丶温婉慧质的儿媳,尤其是被皇後抱在怀中丶不认生反而咿呀学语的皇长孙萧琰,眼中满是欣慰。他虽未明言,但那目光中的期许与认可,已让在场所有宗亲心领神会。
“执儿此次南行,不仅整饬了军务,更揪出了国之蛀虫,功在社稷。”皇帝举杯,声音洪亮,“朕心甚慰!望你日後,亦能如今日般,持身以正,心系黎民。”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期望,不负天下万民。”萧执起身,恭敬应道,言辞恳切,并无半分骄矜之色。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有些话,无需说得太透。
然而,锦绣前程之下,并非全无隐忧。
这日深夜,熙和殿内室烛火未熄。安儿已在乳母照料下安然入睡。萧执与林微熹并肩坐于窗下榻上,低声交谈。
“南境之事虽了,但军械流失的渠道盘根错节,背後牵扯的利益网络,恐怕比我们看到的更深。”萧执眉心微蹙,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废太子……萧鉴在宗人府,虽被圈禁,但其母族崔氏在朝在野的势力仍在,未必甘心就此沉寂。”
林微熹为他斟上一杯安神茶,轻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道理,臣妾明白。如今我们看似风光,实则站在了风口浪尖。陛下虽未明示,但储位空悬,王爷便是衆矢之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她顿了顿,擡眸看他,目光清亮而冷静:“尤其是安儿……他如今是王爷的嫡长子,身份敏感。臣妾担心,会有人将主意打到孩子身上。”
萧执眸光一寒,握住她的手,力道坚定:“放心。王府内外,我已重新布置,尤其是安儿身边,绝不容有任何闪失。”他看着她,语气转为深沉,“只是,要委屈你,日後需更加小心谨慎,安儿也要你多费心了。”
“夫妻一体,何言委屈?”林微熹反手握紧他,语气温柔却坚定,“王府是家,亦是战场。王爷在前朝为国为民,臣妾在後宅,必为你守好这个家,护好我们的孩子。”
烛光下,两人相视而望,眼中是历经生死考验後愈发坚不可摧的信任与深情。他们都知道,未来的路,或许比以往更加艰难,储位之争从来伴随着血雨腥风。但他们携手并肩,便无所畏惧。
数日後,皇帝下旨,因靖王萧执功勋卓着,特赐其入枢密院参赞军机要务。此举,虽未给予更高封号,却让其进入了帝国真正的权力核心,参与最高决策。其用意,不言自明。
与此同时,林微熹主持下的“锦绣坊”,在经历了诸多风波後,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因其东家身份的特殊性与绣品本身的精湛绝伦,名声更上一层楼,隐隐有执大周织造刺绣界牛耳之势。她并未将生意完全放手,反而借此构建了一张更为庞大而高效的信息网络,于无声处,为萧执提供着另一重保障。
这一日,秋阳正好,照在熙和殿温暖的室内。萧执难得闲暇,正笨拙却耐心地抱着咿呀学语的安儿,林微熹坐在一旁,手中做着针线,是一顶给安儿的小虎头帽。阳光透过窗棂,在三人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
安儿忽然伸出小手,抓住了父亲垂落的一缕头发,发出咯咯的笑声。萧执冷峻的眉眼瞬间柔和得不可思议,低头用额角轻轻蹭了蹭儿子柔嫩的脸颊。
林微熹看着这一幕,心中被巨大的幸福与安宁充满。她放下针线,走到父子二人身边,轻轻依偎在萧执身侧。
前路或许仍有荆棘暗礁,但此刻,岁月静好,家国在望。他们用智慧丶勇气与深情,亲手开创的这条锦绣前程,必将在这对携手并肩的夫妻脚下,越走越宽,直至光辉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