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学宫内部,热火朝天的“科学筑基”浪潮刚刚告一段落,另一项更具颠覆性的训练,便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学宫上空那层无形的灵气氤氲,洒在新建的、以坚硬青石铺就的方形演武场上时,百余名已然脱胎换骨、精神饱满的学员们,已然列队肃立。他们身上穿着统一的、由某种柔韧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的青色短褂,虽简陋,却干净利落,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力量的崭新认知。
演武场前方,林可和杨华并肩而立。与学员们略显紧张的肃穆不同,两人之间的氛围显得格外……轻松。
杨华打量着下方队列,摸了摸下巴,转头对林可笑道:“夫人,你看咱们这些弟子,三天前还大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凡人,如今往这一站,倒也有了几分‘修士’的模样,至少这精气神,比那些死气沉沉、只知道闭死关的老古董强多了。”
林可正低头看着手中一个由光线构成的、不断变幻的战阵模拟沙盘,闻言头也不抬,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揶揄:“模型数据显示,他们的平均能量等级仅相当于炼气二层到三层,个体战斗力忽略不计。‘模样’并不能在实战中转化为有效输出。另外,根据行为模式分析,你称呼他们为‘弟子’的频率,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提升了百分之三百,情感投射指数明显偏高。”
杨华被噎了一下,也不恼,反而笑容更盛,凑近了些,低声道:“我这叫‘人性化管理’,增强团队凝聚力。你看陆明,现在多有点大师兄的担当了。再说了,”他促狭地眨了眨眼,“咱们这算不算是提前体验了一把‘开班授课,桃李满天下’的退休生活?虽然这‘桃李’的成长度有点快得吓人。”
林可终于从沙盘上抬起眼,瞥了他一眼,唇角似乎极其微小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退休生活?你的数据库里对‘退休’的定义是否需要更新?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对一个低效武力体系进行技术升级和标准化改造的项目。至于‘桃李’,”她目光扫过下方的学员,“他们目前只是验证了理论可行性的初级产品,距离‘满天下’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要求,还有十七个主要技术难关需要攻克。”
“是是是,林大工程师。”杨华从善如流地点头,语气带着夸张的敬佩,“您这高标准、严要求,我辈楷模。那咱们这‘初级产品优化流水线’,下一步是不是该上点‘硬菜’了?”他指了指林可手中的沙盘。
下方队列中,站在最前面的陆明,听着两位师尊(他已经自动在心里如此称呼)那旁人听不清、但氛围明显轻松愉快的低语,心中也是暗松一口气。他虽然敬畏林可师尊的深不可测,但也愈感受到杨华师尊的平易近人,这种奇特的组合,反而让整个学宫充满了某种……活力?
“安静。”林可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学员耳中,演武场瞬间落针可闻。
她上前一步,手中的光线沙盘随之放大,悬浮在半空,让所有学员都能看清。沙盘上,是十个简化的人形光点,正以一种复杂而精密的阵型移动、攻防。
“个体力量的提升,是基础。但在真理的体系中,一加一,永远大于二。”林可开始了她的讲解,语气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客观,“今天,你们将学习‘真理战阵’的基础理念与应用。这并非什么玄奥的合击阵法,而是一套基于团队协作、分工明确、效率最优化的……‘多人协同作战协议’。”
她的话再次让学员们感到新奇。“作战协议”?听起来像是军中令行禁止的纪律,但又似乎完全不同。
“传统修士斗法,依赖个人临场反应、法宝威能、功法克制,变量众多,结果难以预测,效率低下。”林可一边说,一边操控沙盘进行演示。沙盘上,十个代表传统修士的红色光点,乱糟糟地一拥而上,各自为战,虽然个体光芒较强,但在面对五个结成简单阵型的蓝色光点时,却被对方有条不紊地分割、牵制、逐个击破。
“而真理战阵,核心在于‘分工’与‘协作’。”沙盘上,五个蓝色光点迅变幻位置,其中一个顶在前方,撑起一片光盾(防御位),两个在侧翼游走,释放出减缓敌人度的力场(控制位),最后两个则在后方,凝聚能量进行精准的点射(攻击位)。五个能量等级明显低于红色光点的蓝色光点,竟然将十个红色光点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看明白了吗?”林可问道,“放弃不必要的个人英雄主义,将整个团队视为一个完整的战斗系统。每个成员,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防御模块负责承受伤害,确保系统稳定;控制模块负责限制敌人,创造输出环境;攻击模块负责高效转化能量,摧毁目标。信息流通、能量支援、战术调整,都需要绝对的纪律和默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华适时地接口,语气轻松了许多:“简单来说,就是别学那些野路子修士,打架跟打群架似的。咱们要打的,是科技……呃,是‘真理’含量的仗!以后遇到敌人,甭管他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在咱们眼里,那都是一堆需要被‘处理’的问题。而咱们,就是一个高效的‘问题处理小组’!”
他形象的比喻,让不少学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现在,进行分组和基础职能测试。”林可没有在意这点小插曲,开始根据学员们过去三天的身体数据、能量属性以及性格倾向分析结果,进行快分组。她将百余人分成了十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确保每个小组内部,防御、控制、攻击三种职能倾向的人才配置相对均衡。
阿木因为出色的专注力和对能量结构的敏感度,被分到了一个小组,暂定为“控制位”候选。他独臂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特殊,但眼神却格外坚定。
分组完毕,林可开始传授最基础的“三角突击战阵”的站位、移动和能量连接技巧。这战阵脱胎于魔法世界的“战术单元”,但根据此界灵气特性和学员现状进行了大幅简化和优化。
训练一开始,场面堪称……混乱。
“防御位!王铁牛!你的‘联合灵盾术’模型构建慢了o秒!能量输出节点偏移了百分之五!你在给敌人指明攻击薄弱点吗?”林可的声音通过某种扩音技巧,清晰地回荡在演武场上,语气依旧平静,但内容却让那个叫王铁牛的壮硕学员面红耳赤。
“控制位!李猎户!你的‘泥沼术’范围控制!是想把攻击位的队友也一起陷进去吗?精度!我要的是精度!”
“攻击位!赵铁柱!你在瞄哪里?敌人能量核心在你的十点钟方向,不是你的正前方!你的空间感知能力被狗吃了吗?”
学员们手忙脚乱,不是忘了移位,就是能量输出配合失误,要么就是互相撞在一起。原本设想中行云流水的战阵配合,此刻看起来更像是一群没头苍蝇在胡乱扑腾。
杨华在一旁看得忍俊不禁,对林可低声道:“看来咱们这‘初级产品’的协同算法还需要大量调试啊。”
林可面不改色,一边继续用她那精准到毫秒的指令纠正着每一个错误,一边回答道:“预料之中。生物个体的协调性本就低于机械单位。但可塑性更强。错误数据已记录,可用于优化训练方案。”
就在这时,阿木所在的小组进行移动变阵训练时,因为他只有一臂,在快侧移转向时,身体平衡出现了一瞬间的失控,差点带倒了旁边的队友。
那个队友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小心点啊,独臂……”
声音不大,但在场的都不是凡人,听得清清楚楚。阿木的身体瞬间僵硬了一下,低着头,紧咬着嘴唇。
杨华眉头微皱,正要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