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满堂哗然。
此事一度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经过文臣武将们快要当堂打起来的激烈讨论,最终判小将无罪,但也无封赏,依然还是在军中时的职位,入了京郊大营。
也曾有男子在知道她的女儿身后不服,她在军中,几乎日日都有人挑战,最后都在得到了来自女将的铁拳后老实了。
曾有人奚落她一个女子却混在全是男人的军营,就算是下九流的男人也不会肯要她,定然是要嫁不出去了。
但小将毫不在意这个,她凭一己之力迅向上爬,在那位户部女官升任尚书的那一年,她也获封正三品云麾将军,堂而皇之的站在了武将之列。
很多文人纷纷叹息牝鸡司晨世风日下,国将不国。
提及此,往往泪洒衣襟。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很多人都说,世道已经变了。
朱和明这位皇帝非常难得的在当世和后世的评价中都是争议很大,褒贬不一的。
有些帝王做的事情是错在当下,功在千秋,当代有人骂,后世有人夸,但他……是一位无论哪个时节都难评的皇帝。
他推行的女子新政惠及女子及很多平民子弟,但无论怎么温水煮青蛙,也无疑会得罪很多人,其中不乏有很多墨客文豪,他们挥洒笔墨,明嘲暗讽,将他骂得一无是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任人唯贤,在位期间的各项举措皆是利国利民。
女子新政只是他所做利民政策中的其中一件而已,并非是一生唯一的目标和事业。
百姓最要紧在意是能活下去,观念什么的,在好日子面前是可以改一改的,百姓们的日子好过,自然夸他是盛世明君。
两边的风评就整的挺极端的。
大兴不但没有如那些文人说的那样“国将不国”,反而越昌盛,成就了前无古人的大兴盛世。
在硬性功绩面前,那些恨他入骨的人只能从他的风月之事上做文章。
宫羽阳做了一辈子的质子,沈宁的中宫也一直虚悬。
民间传言皇帝好男色,圈禁质子供他享乐,简直荒唐至极。
那些屡试不第的文人们流泪大呼,皇帝荒淫,国将不国啊!
只可惜,无人在意。
于是他们只能写下言辞悲愤的文章以期传世,让后人批判他的荒唐。
沈宁学东西已经成了刻进骨子里的习惯,做皇帝越做越得心应手,除了最初阶段,并不需要工作模式的辅助。
宫羽阳自那次南元归来后一直赖在宫中鲜少回府,甚至很少回紫辰宫。
这么说吧,他回紫辰宫的时间还不如在偏殿大缸里的时间长。
那个缸,实用性可以说是非常强了。
喜欢任务完成,我把散架主神捡回家了请大家收藏:dududu任务完成,我把散架主神捡回家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