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千年古韵酒42度多少钱 > 第3章 西行启程 火车欢语(第1页)

第3章 西行启程 火车欢语(第1页)

清晨的火车站像被撒了把碎金子,朝阳透过玻璃穹顶,把候车大厅照得亮堂堂的。文欣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跟在苏晓身后挤过人群,鼻尖萦绕着泡面、咖啡与新鲜面包混合的气息,耳边是广播里的检票通知和旅客们的喧闹声,鲜活又嘈杂,像一帧帧跳动的生活切片。

“快看!咱们的火车在那边!”苏晓突然指着远处的站台,拉着文欣加快脚步。绿皮火车安静地卧在铁轨上,墨绿色的车身泛着淡淡的光泽,车窗像一排整齐的眼睛,映着站台上熙熙攘攘的人影。文欣看着这列即将载着她们驶向西北的火车,心里忽然泛起一阵莫名的熟悉感,好像很多年前,自己也曾这样站在站台,望着一列相似的绿皮火车,等着某个重要的人。

“什么愣呀?赶紧检票!”苏晓把车票塞进她手里,催促道。文欣回过神,跟着人流走向检票口,指尖捏着硬邦邦的车票,票面上的“敦煌”两个字像有魔力一样,让她的心跳又快了几分。

找到座位时,车厢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和她们一样的学生,带着满满的行李和兴奋的笑容,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聊天。苏晓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把背包往座位上一扔,就开始兴奋地整理桌上的零食:“我妈给我装了牛肉干、巧克力,还有你爱吃的芒果干,咱们路上慢慢吃!”

文欣在她身边坐下,把行李箱塞到座位底下,然后趴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象。站台工作人员正在挥手,远处的信号灯由红变绿,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火车缓缓开动起来。车轮与铁轨摩擦出“哐当哐当”的声音,像一古老的歌谣,慢慢把站台、高楼和熟悉的街道都甩在身后。

“你看,外面的树在往后跑!”苏晓凑到窗边,指着窗外快倒退的白杨树,像个孩子一样兴奋。文欣笑着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田野里的麦子已经成熟,金灿灿的一片,风吹过,掀起层层麦浪,像流动的金色海洋。偶尔能看到几间红瓦白墙的农舍,屋顶上冒着袅袅炊烟,透着淡淡的生活气息。

可这鲜活的景象,却没能完全驱散文欣心里的沉郁。她又想起了出前一晚的梦——梦里依旧是那个穿白袍的吴明,他站在一片白茫茫的云雾里,头和衣角都被风吹得轻轻飘动。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眼神里的哀伤像化不开的浓墨,看得她心口闷。她想靠近他,想问他为什么总是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可无论她怎么跑,都无法穿过那片云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吴明的身影一点点变得模糊,最后消失在云雾深处。

醒来时,枕头已经被眼泪打湿了。她摸了摸贴身口袋里的玉佩,玉佩冰凉冰凉的,像是也感受到了她的悲伤。她翻来覆去地想,吴明到底是谁?他为什么总是出现在自己的梦里?还有那个穿月白襦裙的女子,那个叫檀王的男子,他们到底和自己有着怎样的联系?

“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苏晓把一片芒果干递到她嘴边,“是不是在想莫高窟的壁画?我跟你说,我昨晚查攻略,看到有人说莫高窟的‘反弹琵琶’壁画震撼,咱们一定要去看看!”

文欣张嘴咬住芒果干,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稍微缓解了心里的涩意。她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外面的风景挺好看的。”她不想让苏晓知道自己的心事,更不想让她担心——苏晓是个大大咧咧的姑娘,从来不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要是让她知道自己总做奇怪的梦,还能听到、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指不定会怎么担心。

车厢里的气氛越来越热闹。对面座位的两个男生正在讨论着西北的历史,从丝绸之路说到敦煌文化,聊得不亦乐乎。斜后方的几个女生则在分享着各自带的零食,笑声此起彼伏。苏晓也加入了她们的聊天,时不时回过头来跟文欣分享一些有趣的话题,文欣总是笑着点头,可心思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反复出现的梦,飘向零时空里那些模糊却又真实的古影。

“对了,文欣,你之前不是说对宋金历史很感兴趣吗?”对面的男生突然看向她,手里拿着一本《宋史》,“我这有本书,你要不要看看?”

文欣愣了一下,随即接过书,指尖碰到书页的瞬间,心里突然泛起一阵熟悉的悸动。她翻开书,目光很快被一段关于檀王完颜敬的记载吸引住了:“靖康二年,檀王完颜敬奉命出使宋朝,途经永丰,遇王氏女,一见倾心,赠金牌为定情信物,许以战后迎娶之约。后因战事频,此约未果……”

这段记载和她在旧书市场淘到的《宋金轶事》里的残页内容几乎一模一样!文欣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她赶紧往下看,可后面关于檀王和王氏女的记载却没有了,只剩下一些关于战事的枯燥描述。她抬起头,看向对面的男生:“请问,这本书里还有关于檀王和王氏女的记载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男生摇了摇头:“好像没有了,我翻了好几遍,就只看到这一段。不过我听我爷爷说过,檀王和王氏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说是檀王后来为了寻找王氏女,放弃了王位,最后不知所踪。”

“放弃王位?”文欣惊讶地问。她想起梦里檀王为了保护百姓、阻止战争,不惜抗旨的模样,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原来千年前的檀王,真的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是啊,”男生点点头,“不过这都是民间传说,没有史料记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他顿了顿,又笑着说,“不过我觉得挺浪漫的,为了心爱的人放弃王位,多痴情啊!”

文欣没有说话,只是把书还给男生,心里却翻江倒海。她越来越确定,自己和那个王氏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吴明,就是千年前守护王氏女的人。那场跨越千年的约定,那场未完成的爱情,还有那场残酷的战争,都像一条条无形的线,把她和千年前的他们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上来了不少旅客。其中有一个穿灰色长袍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布包,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老人正好坐在文欣旁边的空位上,他放下布包,对着文欣友好地笑了笑。

“小姑娘,也是去西北旅行的?”老人开口问道,声音很温和。

文欣点点头:“嗯,去敦煌和嘉峪关。”

“嘉峪关是个好地方啊,”老人感慨地说,“那里有千年的城墙,有说不完的故事。我年轻的时候在那里待过几年,每次站在城楼上,都好像能听到千年前的号角声和战马的嘶鸣声。”

文欣心里一动:“爷爷,您在嘉峪关待过?那您听说过檀王和王氏女的故事吗?”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没想到你还知道这个故事!檀王和王氏女的故事在嘉峪关流传很广,老一辈的人都说,檀王后来就是在嘉峪关找到了王氏女,可那时候王氏女已经病重,没多久就去世了。檀王很伤心,就在嘉峪关的城楼上刻了一诗,纪念王氏女。”

“刻了一诗?”文欣兴奋地问,“您知道那诗是什么吗?”

老人想了想,慢慢念道:“荒壁承载几多愁,翻云覆雨孤魂留。若问相思何处寄,嘉峪关前泪空流。”

这诗!文欣的心跳突然加——这正是她之前在梦里,站在嘉峪关城楼上写下的诗!她看着老人,激动地说:“爷爷,这诗……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老人惊讶地看着她:“哦?你在哪里见过?这诗在嘉峪关的城楼上刻了很多年,知道的人不多,而且因为年代久远,字迹已经很模糊了,很少有人能认全。”

文欣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总不能说自己是在梦里写的这诗吧?她只能含糊地说:“我……我在一本旧书里看到过,具体是哪本书,我记不清了。”

老人没有追问,只是笑着说:“看来你和这诗,和嘉峪关,都挺有缘分的。”他顿了顿,又说,“有时候啊,缘分这东西很奇妙,跨越千年,也能把人联系在一起。”

文欣心里一震,看着老人深邃的眼神,忽然觉得老人好像知道些什么。她想再问问关于檀王和王氏女的故事,可老人却闭上眼睛,靠在座位上,好像睡着了。文欣只好把话咽了回去,心里却满是疑惑——这个老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檀王和王氏女的故事?他说的“跨越千年的缘分”,到底是什么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