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的注意力,其实大半都还在静香身上。
他侧着头,看着面罩下静香那专注而闪着智慧光芒的美丽侧脸,看着她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只觉得此刻的她,比这一整颗充满奇迹的神秘星球更具吸引力,更让他心跳加。
他含糊地应和着,心思却早已飘远。
两人继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不知不觉间,已经非常靠近黄昏带与极夜区的交界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里的光线变得极其昏暗,仅凭天空中那永恒凝固的暗红色霞光,已经难以清晰视物。
气温也下降到了足以让面罩提示“注意保暖”的程度。
周围的声音仿佛都被这浓郁的黑暗吸收了,只剩下河流更加沉闷的奔流声。
然而,就在这片近乎绝对的黑暗边缘,奇迹再次显现!
这里不再有那些依赖微弱光线的趋光苔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散着幽幽光芒的荧光地衣!它们主要呈现出幽蓝色和淡绿色的光芒,如同无数洒落在黑暗天鹅绒幕布上的宝石,星星点点,连成一片,将周围有限的空间映照得如同一个梦幻而不真实的童话世界。
连原本冰冷刺骨的空气,在这片迷离的光晕笼罩下,似乎都带上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气息。
“化学合成生物!”
静香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她立刻松开了大雄的手,完全投入了科学家的角色。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取样工具刮取了一些散着蓝光的苔藓样本。
“它们不依赖恒星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利用星球内部的地热获取能量,这……这很可能就是支撑整个极夜区生态系统的基石!”
更让他们感到震撼的,是在这些荧光地衣提供的微弱光芒下,他们看到了几只缓缓爬过的生物。
它们的身体基本构造,和之前在河边见到的那种金色虫子几乎一模一样,分节的身体,多节的肢足。
但是,它们的体型明显更加粗壮魁梧,接近一米长,外骨骼的颜色是近乎纯黑的深褐色。
而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们全身覆盖着一层浓密而卷曲的纯白色长毛,像披着一件厚厚的保暖外套,以适应极夜边缘的酷寒。
它们的行动异常迟缓,如同梦游者,在散着幽幽光芒的苔藓地衣间漫步。
偶尔也会停下来,用那依旧强壮有力的颚部,缓慢而有力地啃食着光的菌体,显然,这些光地衣就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双态现象?”
大雄也忍不住喃喃自语,被这生命为了适应环境而展现出的惊人可塑性和韧性深深折服。
“同一种生物,或者至少是亲缘关系极近的物种,因为登陆地点和环境的巨大差异,竟然进化出了完全不同的形态!”
此刻,黄昏区金光闪闪行动迅捷的虫子,与极夜区边缘披着白色皮毛行动迟缓的虫子,在这光明与黑暗最后的交界地带形成了宇宙中难得一见的鲜明对比。
它们彼此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界限,互不侵犯,各自占据着自己适应的一方天地。
勘探继续进行,静香和大雄在采集了足够的荧光地衣和周边环境样本后,按照约定,开始返回约定的集合地点。
不久,他们便与完成调查归来的神宫寺舰长和胖虎成功汇合。
从神宫寺前辈那依旧难掩兴奋的眼神,和胖虎那啧啧称奇的神情来看,他们显然也被这颗星球独特而壮丽的生态系统彻底震惊了。
四人小队汇合后,继续朝着河流的源头方向,也就是黄昏带更深处,更靠近极夜区冰盖的方向前进。
河水变得愈冰冷刺骨,即使隔着勘探服,似乎也能感受到那股寒意,想必是融入了源自极夜区巨大冰盖之下的冰雪融水。
神宫寺在河边一处相对开阔的浅滩再次示意大家停下。
这里的河水异常清澈,即使光线昏暗,也能隐约看到河底的情况。
在水流相对平缓的区域,他们看到一簇簇半透明的卵囊,稳稳地附着在光滑的鹅卵石上,随着水波轻轻晃动,里面似乎有微小的生命在蠕动。
“这些是……难道是那种虫子的卵?”
静香大胆地推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
不仅如此,他们的水中探测器也传回了令人振奋的图像。
几种形态奇特的鱼类正在水中穿梭游弋:
有的身体极度扁平,几乎紧贴河底,颜色与河底的沙石完美融为一体。
有的长着如同天线般的长触须,显然是为了在黑暗中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和猎物。
还有的体型细小,成群结队,以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
四人站在冰冷刺骨的河边,望着眼前这生机盎然、环环相扣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