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前,科尔沁部遵从旨意,出兵一万协助大清驱逐准噶尔。
科尔沁王爷借机送了四个十三、四岁的孙女(?格根塔娜、哲仁然、乌兰、哈日古拉)来京城,意图不言而喻:
进一步稳固科尔沁和大清皇室的关系。
太后很高兴娘家人陪伴,想着把四个侄孙女,许给四个大孙子,入府当个庶福晋就成,往后端看她们自己争不争气,但康熙拒绝了。
康熙重视满蒙联姻,可以将女儿远嫁,却不愿意儿子后院有蒙古郡主的身影。
这一点宜修看得很清,从顺治到康熙,博尔济吉特氏在后宫逐渐沦为吉祥物——
康熙娶亲时,孝庄太后曾把侄孙女接进宫(慧妃),可后位最终落在了八旗贵女身上而不是蒙古郡主,这位侄孙女直到去世才被追封为慧妃。
后来和硕达尔汗亲王博尔济吉特·和塔之女,在康熙十六年六月入宫,为嫔级贵格格(嫔级贵人),可直到五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才诏封为宣妃。在这四十年间,始终没有正式的封号,人称咸福宫格格。
毫不夸张的说,终太后这一生,康熙的儿女,绝对不会有一位是蒙古妃嫔所出。
康熙神色一凛,扫了宜修一眼,宜修露出一脸惊慌畏惧的神情,吓得直往太后身后躲,太后护着宜修,和康熙无声对峙。
要说太后生气也不是没有理由,不愿意要她的侄孙女,却由着德嫔胡来,谁心里能好受?
康熙心底愈冷森,面上却挤出笑容,朝着宜修问,“你不愿意要德嫔给的人,却要?格根塔娜进小四后院?何以如此,说来给朕听听。”
宜修忍不住看了太后一眼,太后也有些好奇,便嘿嘿笑着,“夫妻一体嘛。他的脸面就是我的脸面,凭什么伺候他的人只能是小门户出来的?大门户就不成?再说了,?格根塔娜性情很好,我们聊得来,有她在,我和五妹、七妹打牌都不用再找牌搭子。”
“三嫂也说,蒙古郡主性情开放,处起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我就喜欢这样的。”
康熙冷笑中带着几分戏谑之色,骤然厉声呵斥:“你可知,欺君是大罪?”
“没、没欺君。”宜修眸里满满都是委屈之色,搂着太后的手又抽噎起来,“我真的给我们爷挑人了,佟妃娘娘去安华殿之前,还和娘娘商量,定了鄂伦岱舅舅的长女,等佟国纲大人丧期后再入宫。真的,是真的,皇阿玛不信,可以去问……”
宜修哭的泣不成声,连连打了好几个哭嗝,好不可怜。
“皇上!”太后心疼地看着宜修,不满嘟囔了一句。
康熙忙笑着缓和气氛,“皇额娘,朕就是吓吓她,让她长长记性。”
康熙一手背于身后,一手捋着胡须,气定神闲道:“罚你这个月,每日研读抄录女德女训,四书五经一个时辰,好好修身养性。”
“一,一个月?”宜修当即哭的更凶了,“好久啊,马上就要过年了。”
“再吵,就三个月!”
“不不不,一个月,就一个月。”
小样,朕还收拾不了你。
“咳咳。”太后看不惯康熙吓唬小孩,咳了两声,示意康熙收着点。
康熙满意地看着宜修如霜打了的茄子,捋着胡须须,眉梢上扬,好心情道:“别想在朕这里耍滑头,朕会派宫里的嬷嬷去给你讲课并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