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叔,您要是真想去省城开店,那肯定好啊!”
我语气热切,“省城人多,消费能力强,机会确实比我们这儿多得多!您有手艺,有开店的经验,肯定能行!到时候我和子豪周末有空,一定过去帮忙!”
王叔叔听得连连点头,眼神越来越亮,他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规划起来:
“这么看来,还真可行……子豪妹妹,你们也知道,初中毕业了,心思野了,死活不想读书,整天闹着要去南方打工。我跟你妈哪里放心得下?要是我们都去省城,既能开店,又能把她带在身边看着,总比让她一个人跑出去强……”
王子豪听到这里,眼睛猛地一亮,他看向我,眼神交汇间,一个更大胆、更完整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他用力握了握我的手,兴奋地对他爸说:
“爸!我看行!华华,你觉得呢?我们一家人都去省城!租一个大门面,要临街的,位置好的!中间就用墙或者板子隔开,一边继续做咱家的餐饮,早点、快餐都行,爸妈你们负责;另一边,”
他越说越激动,手在空中比划着,“就开服装店!就卖我和华华现在摆摊的这种,年轻人都喜欢!我妹妹不是不想读书吗?正好,请她来看店卖衣服,给她工资,既解决了她的工作,又有人专门打理,我和华华平时上课,周末就能过来照应,妈妈也能帮着看看。这不就齐活了?”
他这个想法,简直是将资源整合到了极致!
利用父母的经验和人脉稳住餐饮基本盘,利用我们对年轻市场的了解和现有的小生意基础开拓服装业务,还能解决妹妹的就业和管教问题。
更妙的是,两家人在省城互相能有照应,我和子豪的未来大本营也就此有了着落。
我看着他因为激动而亮的脸庞,心里充满了赞赏和共鸣。
我用力回握他的手,对着王叔叔,也对着子豪,郑重地点头:
“子豪这个想法太好了!王叔叔,这样不仅能赚钱,一家人还能在一起,互相照应,比什么都强。妹妹在身边,你们也放心。我们两家合力,肯定能把生意做起来!”
王叔叔被我们描绘的蓝图彻底打动了,他脸上绽开一个巨大的、带着憧憬和决心的笑容,大手一挥:
“好!就这么定了!我回头就跟你妈商量,看看怎么盘店,怎么去省城找门面!咱们两家,就一起去省城闯一闯!”
小小的早餐店里,此刻充满了改天换地的豪情与家庭团聚的温暖。
一个关于未来的、更加庞大也更加坚实的计划,就在这顿普通的午饭时间里,热烈而笃定地诞生了。
它不再只是两个年轻人的恋爱与奋斗,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与共同奔赴。
省城的那栋大别墅,似乎也因为这份坚实的家庭后盾,而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小小的早餐店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畅想和两代人之间温暖的理解与支持。
阳光似乎都变得更加明媚了,照亮了我们眼前充满希望的道路。
那条路上,有我们一起奋斗的身影,也有我们共同憧憬的,那个带着大院子的家的模样。
当天傍晚,霞光将天边染成温暖的橘红色,王子豪照例把我送到家。
一进门,饭菜的香气就扑面而来,母亲正在厨房与餐桌间忙碌,父亲则坐在沙上看着新闻,荣清趴在茶几上写作业。
这熟悉的、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让我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叔叔阿姨,荣清,我们回来了。”子豪熟稔地打招呼。
“子豪来啦,正好,洗手吃饭!”
母亲端着最后一盘菜从厨房出来,脸上带着笑意。
围坐在饭桌前,桌上摆着母亲拿手的红烧鱼、清炒时蔬和排骨汤,热气腾腾。
我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自然地聊起了天。
我看了看身旁坐得笔直、努力展现“稳重”一面的王子豪,笑着对家人提起了中午在他家店里的那场热烈讨论。
“爸,妈,今天中午在子豪家,我们和王叔叔商量了件大事。”
我语气轻快,将两家计划一起去省城开店,餐饮服装双管齐下,甚至把子豪妹妹也安排进去的规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母亲听得睁大了眼睛,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
“这主意好!一家人能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比什么都强。王师傅手艺好,开店肯定没问题。你们年轻人有想法,卖衣服也能闯一闯。”
父亲虽然没立刻表态,但仔细地听着,偶尔点点头,眼神里流露出赞许的神色。
他放下筷子,看向王子豪,语气带着考较,但更多的是关心:
“子豪,这想法是不错。但去省城开店,前期投入不小,店面、租金、进货,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不是光有热情就行的。”
王子豪立刻放下碗筷,神情认真地回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叔叔您放心,这些我们都考虑过了。我爸打算先把这边的店盘出去,加上家里的一些积蓄做启动资金。我和华华这几年摆摊也存了些钱,可以先拿出来用。我们会量力而行,一步步来的。”
他看着父亲,眼神清澈而坚定:
“叔叔,我知道这有风险,但我想早点给华华一个安稳的将来。两个人真心在一起,就得提早规划,一起努力。我不能让她跟着我吃苦。”
他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