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儿子一天一个样,带来的疲惫是真切的,但那份充盈心间的喜悦与满足,更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
我渐渐适应了居家主母的角色,虽然离开了熟悉的讲台。
但经营家庭、规划未来,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育人”与“耕耘”?
子豪的工作果然如预料般稳步上升,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但每次回家,看到我和孩子们,看到这个日益兴旺的家,他眼神里的光芒便愈坚定和沉稳。
他是我们这个家的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便可以安心地施展我的“先知”布局。
我的“房产版图”在稳健地扩张。
凭借着对未来十年展趋势的清晰认知,我避开了那些炒作过热的区域,精准地瞄准了几个尚处于价值洼地、但具备巨大潜力的地段。
商铺、住宅,甚至是一些看似偏僻但未来会被划入新城规划的地块,都纳入了我的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资金像滚雪球一样,在谨慎的操作中,变成了更多能带来持续现金流的优质资产。
子豪虽然偶尔还是会打趣我“家里最忙碌的置业顾问”,但他早已从最初的惊讶,变成了全然的信任与支持。
每到周末,只要他得空,便会开车带着我和孩子们,有时还会叫上子晴和她的孩子一起去“巡视”我们的产业。
看着那些或已出租、或还在等待时机的地产,他会指着它们,对懵懂的孩子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看,这是妈妈给你们打下的‘江山’,以后要好好守住,知不知道?”
两岁的儿子自然听不懂,只会挥舞着小手咿呀回应。
但已经就读初中的三胞胎和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双胞胎女儿却已经在我的言传身教中懂了许多。
子晴和她的孩子们眼中,却充满了感激与动容。
我知道,这不只是玩笑,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是关于责任、关于守护的家族教育。
一次家庭聚会,我们拿出了一张城市地图,上面被我细心地标记了我们名下产业的位置。
大大小小的标记星罗棋布,已然形成了一张可观的网络。
父母和公婆看着地图,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安心。
“真没想到,咱们家能有今天这份光景。”
父亲感慨道,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华华,你辛苦了,也……很有远见。”
婆婆拉着子晴的手,对我们说:“看到你们兄妹俩互相扶持,华又把子晴的孩子视如己出,我们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就是古人说的家和万事兴吧!”
我笑着接话:“爸,妈,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财富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我们现在做的,不只是积累资产,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机制,让这份家业能真正福泽后代,避免‘富不过三代’的窠臼。”
子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华之前跟我提过一个想法,我觉得很好。我们或许可以成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不是简单地把资产分给孩子们,而是设定一些规则,比如用于教育、创业的支持,或者规定在一定年龄、具备一定能力后才能动用本金,确保财富能成为他们人生的助力,而不是绊脚石。”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我们开始更系统地规划,不仅考虑房产,也开始涉足一些稳健的金融投资,并着手咨询律师,着手建立家族信托的雏形。
这个过程,让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目标更加一致,联结也更加紧密。
夜深人静时,我哄睡了两个儿子。
看着他们恬静的睡颜,再看向身边已然熟睡、眉宇间带着些许疲惫却更显成熟的子豪,心中一片宁和与富足。
重生归来,我改变了个人命运的轨迹,也正在努力为我的家族,铺设一条更宽阔、更稳固的道路。
这道路,以爱为基石,以远见为蓝图,以责任为护栏。
我知道,未来的经济风云依旧会有变幻。
但只要我们一家人心在一起,力往一处使,便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我们的故事,早已越了简单的“先知”囤房。
它关乎爱,关乎责任,关乎一个普通家庭,如何用智慧与温情,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绵长而兴旺的传承诗篇。
而这诗篇,才刚刚翻开精彩的序章。
喜欢重生赌爱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赌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