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资治通鉴译注哪个版本好 > 第27章 通使西域开丝路汤死鼎出震朝纲(第2页)

第27章 通使西域开丝路汤死鼎出震朝纲(第2页)

这一年,朝廷下令孔仅担任大农令,桑弘羊担任大农中丞,开始设置均输官,以此来调节货物的流通。?

这时白金逐渐贬值,百姓也不再珍视它了,朝廷看不到白金的益处,就下令废除了。随后朝廷下令各郡国不准私自铸造钱币,钱币只能由上林三官铸造,还规定天下的钱币非三官钱不得流通。这时民间盗铸钱币的现象逐渐减少,因为铸钱的成本太高了,只有真正的工匠和大奸商才会盗铸。?

浑邪王投降汉朝后,汉军就将匈奴驱逐到了漠北,导致盐泽以东的地区不再有匈奴活动的足迹,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这才得以畅通无阻。于是张骞就建议说:乌孙王昆莫原本是匈奴的臣属,后来逐渐的强大起来,就不再臣服匈奴,而匈奴也经常出兵攻打他却无法征服他。现在单于刚刚被汉朝击败,而浑邪王的旧地空无一人,我听说蛮夷人迷恋旧地,又贪图汉朝的财物,如果此时用厚礼去贿赂乌孙王,招引他们东迁,把他们安排在浑邪王的旧地居住,让他们与汉朝结为兄弟,他们一定会同意的,这样一来,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武帝认为张骞说的很在理,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出使西域,这次阵容就比较豪华了,给他们每人配备了两匹马,还有数万头牛羊,携带了价值数千万的金币和丝绸,还派了许多副使,以便在途中随时出使其他国家。?

张骞到达乌孙后,昆莫对他表现的非常傲慢,很无礼。张骞也没过多的在意,就向他传达了武帝的旨意:如果乌孙能向东迁移到浑邪王的旧地,汉朝将派遣公主为夫人,与乌孙结为兄弟,然后一起对抗匈奴,这样匈奴就不足为惧了。但乌孙王自认为和汉朝距离远,也不知道汉朝有多强,而且他们长期臣服于匈奴,距离匈奴又近,国中的大臣们都畏惧匈奴,所以不愿意迁移,这就让张骞的工作难以完成。这次张骞在乌孙停留了很久,用尽了各种方法,始终无法说服他们,于是就分派副使去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国,而乌孙派了翻译和向导送张骞回国,并派了数十人随张骞回汉朝答谢,顺便窥探汉朝的虚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旅行,张骞终于回到了汉朝,随后被任命为大行令。一年多后,张骞派出的使者与大夏等国建立了联系,西域各国就开始与汉朝通使。?

西域共有三十六国,南北有大山、中间有河流、东西长达六千余里、南北宽千余里、向东与汉朝的玉门关、阳关接壤,向西一直到葱岭。河流有两个源头,一个出自葱岭,一个出自于阗,两条河流合流后向东注入了盐泽,而盐泽距离玉门关和阳关有三百余里。如果从玉门关、阳关出西域的话,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从鄯善出,沿着南山北麓,顺河西行至莎车,称为南道,南道向西越过葱岭,可到达大月氏、安息。另一条是从车师前王廷沿北山,顺河西行至疏勒,称为北道,北道向西越过葱岭,可到达大宛、康居、奄蔡。这些国家原本都臣服于匈奴,匈奴在西域设置了日逐王,并任命僮仆都尉,让他们统治西域,常驻在焉耆、危须、尉黎之间,他们向各国征收赋税,以此来充实匈奴的财富。?

乌孙王不肯向东迁移,汉朝便在浑邪王的旧地设置了酒泉郡,随后慢慢迁徙内地的百姓以充实此地的人口,后来又分设武威郡,以断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

武帝得到了大宛的汗血马,对它是非常喜爱,并把它称之为“天马”。由于武帝非常的喜爱汗血马,就派使者们络绎不绝地前往西域去寻求这种马。这期间,出使外国的使者,多的有数百人,少的也有百余人,他们所携带的财物与张骞出使时相似,后来逐渐的减少了。汉朝每年派出的使者,多的有十余批,少的有五六批,远的要八九年才能返回,近的也要数年才能返回。?

通西域是中国古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打破了东西方的地理阻隔,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交流,塑造了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世界格局,并对人类文明的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其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当时的疆域拓展和贸易繁荣,更在于它所开创的文明互鉴模式,成为中外交流史上的光辉典范

公元前年冬天,朝廷下令将函谷关迁移到新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天四月,天空突然下起了冰雹,这就导致关东地区的四十多个郡国生了饥荒,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这一年,常山宪王刘舜去世,他的儿子刘勃继承了王位。然而,刘勃在父亲生病时未能在床前侍奉,而且在丧期行为不端,最后被朝廷下令废黜,还流放到房陵去了。一个月之后,朝廷下令改封刘舜的另一个儿子刘平为真定王,并将常山改为郡。至此,五岳所在的地区都归入了天子的版图。?

这一年,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去世,其子乌维单于继位。?

伊稚斜是匈奴历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以军事手段维系了匈奴的草原霸权,却未能突破游牧文明的局限性,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逐渐走向衰落。他既是匈奴传统秩序的扞卫者,也是汉匈激烈冲突的推动者。他的军事才能值得肯定,但其政治短视与战略失误加了匈奴的衰退。从宏观历史进程看,伊稚斜时代的汉匈战争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他的角色既是草原帝国的“悲情领袖”,也是文明碰撞的“历史推手”。

公元前年的冬天十月,汉武帝前往雍地祭祀五畤。他下诏说:如今朕亲自祭祀上帝,但后土却没有祭祀,这是礼制上的缺失,应令有关部门商议此事。于是,在泽中的圜丘上建立了后土祠,汉武帝随后从夏阳东出,走到了汾阴。这是武帝次巡视郡国,河东太守没想到武帝会突然到来,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害怕被追责,就自杀了。十一月,武帝下令在汾阴脽上建立后土祠,武帝亲自前往祭祀,祭祀后土的礼仪与祭祀上帝的礼仪相同。在祭祀完毕后,武帝就前往荥阳,然后返回洛阳,他还封周朝的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

到了二月,中山靖王刘胜去世了(这就是刘备的祖上)。?

这时,乐成侯丁义向武帝推荐方士栾大,还说他和文成将军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此时的汉武帝非常后悔诛杀了文成将军,在见到栾大后显得非常高兴。栾大曾经侍奉胶东康王,他嘴皮子厉害,说话有技巧;脑子灵活,擅长谋划策略;说话大胆,甚至有点吹牛,说话时表现得非常自信。有次就听他说:我经常出没在海中,有幸见过安期、羡门等仙人,但他们认为我身份低微,不愿相信我。他们又认为康王只是诸侯,不值得传授仙术,我的师父曾说:黄金是可以炼成的,黄河决口也是可以堵塞住的,不死之药也可以得到,仙人也可以招来。但我担心会和文成将军那有一样的结局,看到这方士们都会闭口不言,谁还敢谈论仙术呢?汉武帝尴尬的说:文成将军是误食马肝而死的,你若真能修成仙术,我有什么舍不得的呢?栾大就说:我的师父从来不求人,都是人去求他,陛下若真想招来仙人,就应当尊崇使者,让他成为陛下的亲属,然后以对待客人的礼仪相待,这样才能与神人进行沟通。于是汉武帝让栾大演示一些小法术,比如斗旗,栾大就按照武帝的旨意进行演示,旗子果然自动相撞。当时汉武帝正为黄河决口和炼金不成的事而忧虑,看到他还挺有本事,就下令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到了四月,武帝又下令封栾大为乐通侯,赐给他食邑二千户,还给他赐予了豪宅、僮仆千人以及车马、帷帐、器物等,并将卫长公主嫁给了他,又给他赏赐了黄金十万斤。随后,汉武帝还亲自到栾大的府邸去溜达,后来又安排使者络绎不绝地前来慰问。除此之外,朝廷还下令自太主、将、相以下的官员,都要到栾大家中设宴献礼。汉武帝还命人刻了一枚玉印,上面写着“天道将军”四个字,随后就派使者在晚上穿着羽衣站在白茅上授予栾大玉印,而栾大也穿着羽衣,站在白茅上接受玉印,以示不臣。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栾大就佩戴了六枚印信,一时间权势震动天下。于是,燕、齐一带的人纷纷自称有仙方,能通神仙,想要得到武帝的任用来为自己谋求富贵。?

六月的事候,汾阴的巫锦在魏脽后土营旁现了一只大鼎,河东太守就向朝廷上报了这件事。汉武帝收到奏折后,就派人前去查验,确认了巫锦没有欺诈行为,便以礼祭祀,将鼎迎接到了甘泉宫,随从武帝出行,将它供奉于宗庙和上帝,并藏于甘泉宫。群臣对此纷纷上表祝贺。?

秋天的时候,朝廷下令立常山宪王刘舜的儿子刘商为泗水王。?

想当年,条侯周亚夫担任丞相一职时,赵禹担任丞相史。当时,丞相府中的人都对赵禹赞不绝口,都称赞他廉洁奉公、公正不阿。然而,周亚夫却并未对赵禹予以重用,他曾说过:我当然知道赵禹这个人并无害处,但是他执法过于严苛,实在不适合在我这样的大府中任职。时光荏苒,后来赵禹被任命为少府,可他的行事风格比九卿还要严酷。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赵禹到了晚年时,却生了一些变化。那时的官吏们都热衷于追求严苛的执法,而赵禹却反而变得宽厚平和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中尉尹齐向来以果敢坚毅、敢作敢为而闻名。当他担任中尉这一职务后,官吏和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愈艰难困苦。就在这一年,尹齐因为无法胜任这一职位而被治罪。面对这样的局面,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重新任命王温舒为中尉,而赵禹则被任命为廷尉。就这样,时光又过去了四年,赵禹由于年事已高,最终被贬为燕相。?当时的官吏们十分崇尚严酷的执法风格,唯独左内史儿宽劝农缓刑,处理狱讼时注重得人心,他选用宅心仁厚的人,对他们推心置腹,做事也不求名声,导致官吏和百姓都非常的信任和爱戴他。在收租税时,他会根据百姓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他又允许借贷,因此租税常常收不上来。后来国家有军事行动,儿宽因欠租税导致kpi未完成,导致考核排在最后,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免职,可是百姓们听说这个情况后,就担心失去这个为人宽厚的领导,于是他们就纷纷前来交租,这情况络绎不绝,儿宽的考核结果反而变为了最优。因为这,汉武帝就更加的器重儿宽了。?

想当年,南越文王派他的儿子婴齐担任长安的警卫任务,婴齐在长安娶了邯郸樛氏女,生下一个儿子兴。文王去世后,婴齐就继承了王位,随后他就藏起了先武帝的玺印,向朝廷上书请求立樛氏女为王后,兴为继承人。而朝廷也多次派使者劝婴齐入朝。但是婴齐这个人行事恣意妄为,而且喜欢杀生,他担心入朝后受到汉朝法律的约束,就称病不入朝。过了些年婴齐就去世了,朝廷给他的谥号为明王,随后太子兴继位,尊称他的母亲为太后。?

太后在没有成为婴齐的妃子前,曾经与霸陵人安国少季私通。这一年,汉武帝派安国少季前往南越,劝南越王和太后入朝,承诺给他们的待遇与国内的诸侯相同,于是汉武帝就派遣能言善辩的终军等人前去南越宣谕旨意,同时派遣勇敢无畏的魏臣等人协助终军等人进行决策,并且命令卫尉路博德率领军队屯驻在桂阳,等待使者的到来。此时的南越王年纪还小,而太后又是中国人。当安国少季抵达南越之后,他竟然与太后私通,这件事情在南越国内闹得人尽皆知,所以南越国的民众大多都不愿意依附于太后。太后对此感到十分的忧虑,她担心南越国内会生内乱,于是便想要借助汉朝的强大威势来稳定局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太后就劝说南越王以及群臣们归附汉朝,成为汉朝的内属国。在太后的努力下,南越国最终通过使者向汉武帝上书,请求给予他们与内地诸侯同等的待遇,每三年入朝一次,并废除南越与汉朝之间的边关。武帝看到这,就欣然同意了南越国的请求,并赐给南越丞相吕嘉银印以及内史、中尉、太傅等官职的印信,其余官员则可以由南越国自行任命。此外,汉武帝还下令废除南越原有的黥、劓等残酷刑罚,改用汉朝的法律,使南越国在法律制度上与内地诸侯保持一致。最后,汉武帝派遣使者留在南越,负责安抚当地的百姓,确保南越国内的稳定和安宁。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dududu资治通鉴新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