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每次接受官职,从不对虚情假意地推辞,他所推辞的,一定是自己确实不愿接受的职位。等到他担任尚书令时,儿子王坦之对他说:“按照旧例,应当推辞一下。”王述说:“你认为我不能胜任吗?”王坦之说:“不是,但能克制自己、主动谦让,本就是件美事啊!”王述说:“既然认为我能胜任,为什么还要推辞!别人说你比我强,看来你肯定不如我。”
六月,前秦君主苻坚派遣大鸿胪(负责外交礼仪的官员)前往前凉,任命张天锡为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
秋季七月丁卯日,朝廷下诏再次征召大司马桓温入朝。八月,桓温抵达赭圻,朝廷下诏让尚书车灌前去阻止他入朝,桓温于是在赭圻修筑城池居住,坚决推辞“录尚书事”(总领朝政)的职务,只在远方兼任扬州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前秦汝南公苻腾谋反,被处死。苻腾是前秦君主苻生的弟弟。当时,苻生的弟弟晋公苻柳等还有五人在世,王猛对苻坚说:“不除掉这五位公爵,最终一定会成为祸患。”苻坚没有听从。
前燕侍中慕舆龙前往龙城,将前燕的宗庙神主以及先前留在龙城的文武百官全部迁徙到邺城。
前燕太宰慕容恪计划夺取洛阳,先派人招抚接纳当地士人百姓,远近各坞堡(民间防御据点)的军民都归附了前燕;随后派司马悦希在盟津驻军,豫州刺史孙兴在成皋驻军。
当初,沈充的儿子沈劲,因父亲参与叛乱被杀,立志要建立功勋来洗刷家族旧耻;他年过三十,却因出身“刑家”(父辈获罪的家族)不能做官。吴兴太守王胡之担任司州刺史时,上奏疏称赞沈劲的才能品行,请求解除对他的做官禁令,让他在自己的幕府中任职,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恰逢王胡之生病,没能赴任。等到前燕军队逼近洛阳,冠军将军陈佑驻守洛阳,手下士兵不过两千人。沈劲主动上表,请求前往洛阳辅佐陈佑效力;朝廷下诏任命沈劲为冠军长史,让他自行招募壮士,沈劲招募到一千多人后前往洛阳。沈劲多次率领少量兵力袭击前燕大军,击败燕军。但洛阳最终粮草耗尽、援兵断绝,陈佑估计无法坚守,便以援救许昌为名,于九月留下沈劲率领五百人守卫洛阳,自己率领部众向东撤退。沈劲高兴地说:“我立志要为国家献身,如今终于能实现了。”陈佑后来听说许昌已经沦陷,便逃奔新城。前燕悦希率军攻占黄河以南各城,将这些地方全部夺取。
前秦君主苻坚下令,各公爵封国分别设置郎中令、中尉、大农三卿,其余官员都允许公爵自行征召任用,只由朝廷为封国任命郎中令。富商赵掇等人的车马服饰越规制、奢侈僭越,各公爵竞相招揽他们担任封国的卿官。黄门侍郎安定人程宪向苻坚进言,请求惩治这种现象。苻坚于是下诏说:“我本想让各公爵延请选拔英才儒士,没想到竟然混乱、滥用到这种地步!应当命令有关部门核查,凡是征召任用不合格人员的公爵,全部降爵为侯爵;从今以后,封国官员的任用都交给吏部(负责官员选拔的机构)统一掌管。除非是有爵位的士人以上阶层,否则不得乘坐车马;在京城百里范围之内,工匠、商人、奴仆,不得穿戴金银饰品、锦绣衣物。违反者处死示众!”于是平阳公、平昌公、九江公、陈留公、安乐公五人都被降爵为侯爵。
公元年
春季,正月庚申日,东晋皇后王氏去世。
刘卫辰再次背叛代国,代王拓跋什翼犍向东渡过黄河,击退了刘卫辰。
拓跋什翼犍性格宽厚,郎中令许谦偷了两匹绢布,拓跋什翼犍知道后却隐瞒了这件事,对左长史燕凤说:“我不忍心当面指责许谦,你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如果许谦因羞愧而自杀,那就是我因财物害死了贤士啊。”拓跋什翼犍曾经讨伐西部叛乱的部落,被流箭射中眼睛;后来擒获了射箭的人,大臣们想将其剁成肉酱,拓跋什翼犍说:“他不过是各为其主战斗罢了,有什么罪!”于是释放了那人。
东晋大司马桓温转移镇守姑孰。二月乙未日,东晋朝廷任命桓温的弟弟、右将军桓豁为监荆州、扬州之义城、雍州之京兆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加授江州刺史桓冲为监江州及荆、豫八郡诸军事,同时授予两人符节。
司徒司马昱听说陈佑放弃洛阳,便在洌洲与大司马桓温会面,共同商议征讨前燕的事宜。丙申日,东晋哀帝在西堂驾崩,征讨的事情于是搁置下来。哀帝没有子嗣,丁酉日,皇太后下诏让琅邪王司马奕继承皇位。文武百官前往琅邪王府第迎接司马奕,当天,司马奕即位为皇帝,宣布大赦天下。
前秦宣布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建元。
这时,前燕太宰慕容恪、吴王慕容垂共同攻打洛阳。慕容恪对众将领说:“你们常常抱怨我不主动进攻,如今洛阳城墙虽高,但守军兵力薄弱,容易攻克,不要再畏惧怯懦、懈怠怠惰!”于是起进攻。三月,前燕军队攻克洛阳,擒获东晋扬武将军沈劲。沈劲神情态度镇定自若,慕容恪打算宽恕他。中军将军慕舆虔说:“沈劲虽是奇才,但看他的志向气度,终究不会为我们所用,如今赦免他,必定会成为后患。”于是将沈劲处死。
慕容恪率军攻占土地,一直推进到崤山、渑池一带,关中地区大为震动,前秦君主苻坚亲自率军驻守陕城,以防备前燕军队。
前燕任命左中郎将慕容筑为洛州刺史,镇守金墉城;任命吴王慕容垂为都督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荆州牧,配备一万士兵,镇守鲁阳。
前燕太宰慕容恪返回邺城,对下属官员说:“我此前平定广固时,没能救助辟闾蔚;如今平定洛阳,又让沈劲被杀;虽然这都不是我的本意,但我身为元帅,实在有愧于天下人。”东晋朝廷赞赏沈劲的忠诚,追赠他为东阳太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此,司马光说:沈劲真可以称得上是孝子啊!他以父亲的恶行为耻辱,不惜牺牲生命来洗刷家族耻辱,将凶逆之家转变为忠义之门。《周易》说:“纠正父亲的过错,能获得赞誉。”《尚书·蔡仲之命》说:“你应当掩盖前人的过失,做到既忠且孝。”大概说的就是沈劲这样的人吧!
前燕太宰慕容恪担任将领时,不依靠威严震慑下属,只凭恩德信义待人;安抚士兵时,专注于把握大的原则,不制定繁琐苛刻的法令,让每个人都能安心便利。平时军营中宽松放任,看似容易冒犯;但实际上警备严密,敌人到来时没有谁能靠近,所以他从未打过败仗。
壬申日,东晋朝廷将哀帝和静皇后(王氏)合葬在安平陵。
夏季四月壬午日,前燕太尉、武平匡公封弈去世。随后,前燕朝廷任命司空阳鹜为太尉,侍中、光禄大夫皇甫真为司空,兼任中书监。阳鹜先后侍奉四代君主,年高望重,从太宰慕容恪以下的官员都要向他行拜礼。但阳鹜却比年轻时更加谦恭谨慎、敦厚朴实,他约束告诫子孙,即使家族中高官显贵众多,也没有谁敢违反他制定的家规。
六月戊子日,东晋益州刺史、建城襄公周抚去世。周抚在益州任职三十多年,很有威望和恩惠。朝廷下诏任命他的儿子、犍为太守周楚接替他的职位。
秋季七月己酉日,东晋朝廷改封会稽王司马昱为琅邪王(恢复其原有封地)。
壬子日,东晋朝廷立妃子庾氏为皇后,庾皇后是庾冰的女儿。
甲申日,东晋朝廷立琅邪王司马昱的儿子司马昌明为会稽王;司马昱坚决推辞,仍然自称会稽王。
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都背叛了前秦。曹毂率领两万部众侵犯杏城,前秦君主苻坚亲自率军讨伐他,派卫大将军李威、左仆射王猛辅佐太子苻宏留守长安。八月,苻坚攻打曹毂,击败了他,斩杀曹毂的弟弟曹活,曹毂请求投降,苻坚将他部落中的六千多户豪杰迁徙到长安。建节将军邓羌讨伐刘卫辰,在木根山擒获了他。
九月,苻坚前往朔方,巡视安抚各少数民族部落。冬季十月,前秦征北将军、淮南公苻幼率领杏城的部众乘虚袭击长安,李威率军迎击,斩杀了苻幼。
这时,鲜卑秃椎斤去世,享年一百一十岁,他的儿子秃思复鞬接替他统领部众。秃椎斤是秃树机能堂弟秃务丸的孙子。
接着,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执政残酷暴虐,治中、别驾以及州内的豪门大族,只要言语不合他的心意,就当场将其斩示众,有时甚至亲自射杀。他一直有占据蜀地的野心,只因畏惧周抚,才不敢起兵。等到周抚去世,司马勋便起兵反叛。别驾雍端、西戎司马隗粹恳切劝谏,都被司马勋杀死,司马勋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十一月,司马勋率领军队进入剑阁,攻打涪城,西夷校尉毋丘暐弃城逃走。乙卯日,司马勋在成都包围了益州刺史周楚。大司马桓温上表推荐鹰扬将军、江夏相、义阳人朱序为征讨都护,率军援救周楚。
前秦君主苻坚返回长安,任命李威兼任太尉,加授侍中。任命曹毂为雁门公,刘卫辰为夏阳公,让他们各自统领自己的部落。
十二月戊戌日,东晋朝廷任命尚书王彪之为仆射。
公元年
春季,三月,东晋荆州刺史桓豁派督护桓罴攻打南郑,征讨司马勋。
前燕太宰、大司马慕容恪,太傅、司徒慕容评,叩请求归还政权,呈上奏章和印绶,请求返回府第养老;前燕君主慕容暐没有批准。
夏季,五月戊寅日,东晋皇后庾氏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