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仙剑1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 第15章 发明水车改善农具(第2页)

第15章 发明水车改善农具(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铁匠看着铁铺里堆成小山的订单,捋着胡须笑:“你这哪是打铁的,是给咱庄稼人谋福利的。”

楚根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他没想着把钱存起来。他知道,要在白河镇扎根,不能只靠手艺,还得让大家念着好。

他给镇上的小学做了十张铁架木桌,结实又平稳;给养老院打了几个取暖的铁炉,还特意在炉边加了个小台面,方便放茶杯;白河上的木桥年久失修,他带着人把桥板换成了铁架加固的,还在两边加了护栏。

“楚根这娃,心善。”镇上的老人都这么说。

他还收了两个学徒,一个脑子灵活,教他画图纸、算尺寸;一个力气大,教他打铁、组装。楚根教他们时,总说:“做农具不是做生意,是做良心。差一两铁,农具就可能用不住,那是耽误人家一年收成的。”

四、铁铺大院的烟火气

秋收后,楚根买下了铁铺旁边的一个院子。院子不小,有正房三间,厢房两间,还有个宽敞的后院,刚好用来堆放木料和铁料。他找人把院子翻修了一遍,正房铺了地砖,厢房改成了工具房和学徒的住处,后院搭了个棚子,用来放做好的水车部件。

搬家那天,王铁匠拄着拐杖来帮忙,看着院子里晾晒的铁件,感慨道:“想当年我接手这铁铺时,就一间破屋。现在好了,你这院子,够气派。”

楚根给师傅搬了把太师椅,又端上刚泡的茶:“没有师傅教我打铁,哪有现在的我。这院子,也有您一半。”

王铁匠笑了,眼睛有点湿:“傻孩子,师傅看着你好,比啥都强。”

院子里渐渐有了烟火气。楚根在墙角种了些蔬菜,绿油油的生菜、辣椒,生机勃勃。清晨练拳的地方从铁铺后院搬到了院子里,他打拳时,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身上,像镀了层金。

中午吃饭,学徒们围着石桌,楚根会让厨房多做些菜,大家边吃边聊。有次聊到水车转得慢,楚根灵机一动:“要是在轮盘上装几个叶片,水流冲击叶片,是不是转得更快?”

下午他就画了图纸,让人做了个带叶片的轮盘试试,果然转快了不少,提水量也增加了。学徒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根哥,你咋啥都想得到?”

楚根笑着说:“多看看,多想想,没坏处。”他想起前世学过的“观察法”,很多明创造,都藏在日常的细节里。

晚上,院子里的灯亮到很晚。楚根要么在灯下画新的农具图纸,要么给学徒们讲打铁的门道,偶尔也会说起前世的心理学知识:“做农具和与人打交道一样,得知道对方需要啥。庄稼人需要省力、耐用的,咱就往这上面使劲。”

五、富足里的安稳

开春时,楚根的铁铺已经成了白河镇的“地标”。不仅卖农具、做水车,还能修各种铁器,甚至有人慕名来求他打兵器。楚根定了规矩:兵器只卖给官府登记在册的猎户和镖师,且必须注明用途。

他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安稳。每天清晨练拳、看书,上午在铁铺指导学徒,下午要么去田里看农具使用情况,要么琢磨新的改进。赚的钱除了扩大作坊,大多用来改善镇上的设施:修了条从镇口到河边的石板路,给小学请了位教书先生,还在镇中心建了个“议事亭”,供大家商量事情。

有人说楚根傻,把钱花在这些“没用”的地方。楚根却不这么想。他记得前世看过的社会学理论: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更在于能带动多少人变好。

这天,张老汉提着一篮子新摘的黄瓜来谢他:“楚小哥,托你的福,今年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这黄瓜,您尝尝。”

楚根接过黄瓜,笑着请张老汉进屋喝茶。院子里的水车模型转得正欢——那是他做的小玩意儿,用院里的井水驱动,用来浇花刚好。

“张叔,您看这小水车,”楚根指着模型,“我在想,能不能做个大的,不光能浇水,还能带动石磨碾米、榨油。”

张老汉眼睛一亮:“那可就更省事了!咱镇的油坊老板前两天还说榨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呢!”

楚根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草图。阳光照进屋里,落在图纸上,也落在他认真的脸上。

他知道,真正的富足不是金银满仓,而是手里有手艺,心里有底气,身边有认可自己的人。白河镇的炊烟每天升起时,他听着铁铺的锤声、水车的转动声、人们的谈笑声,就觉得这扎根的日子,比任何辉煌都来得踏实。

铁铺的锤声还在继续,水车的吱呀声传遍河岸,楚根的院子里,新的生机正在悄然生长——就像他亲手种下的蔬菜,平凡,却充满力量。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