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实话。点石成金也好,化土为玉也罢,都需遵循物质守恒的规则——他无法创造出新的原子,只能重组已有的元素。比如将铁变成“伪金”,铁的总量并未减少,只是形态改变;将石头变成白玉,也只是让硅分子的排列更有序。
但即便如此,这种能力也足以让整个修真界震动。
很快,楚根能“点石成金”的消息便传开了。不少修士慕名而来,想求他出手改造材料——有的想将普通矿石变成灵矿,有的想将凡铁变成宝材,甚至有凡人国度的国王派人送来厚礼,想求“黄金”。
楚根大多婉拒了。他知道,这种能力若滥用,极易破坏天地间的物质平衡。他只偶尔帮宗门改造一些关键材料,比如为铸剑峰重组一批适合炼制高阶法宝的玄铁,为丹堂改造一批承载药力的玉瓶。
“还是自己用着舒服。”楚根看着白玉小楼外流淌的琉璃溪,心中一片宁静。他从未想过用这种能力谋取利益,对他而言,能让楚峰变得更宜居,能让修行更顺畅,便已足够。
这种将金丹法力融入生活,一点一滴改造家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每一次物质重组,都是对天地规则的一次体悟;每一次结构调整,都是对金丹运转的一次熟悉。他的境界,在这种看似琐碎的事务中,悄然巩固,甚至隐隐有所精进。
第三章:法中藏道,平衡之理
楚根在一次试验中,现了物质重组的“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尝试将一块巨大的顽石改造成白玉,过程很顺利,顽石最终化作了一块丈高的白玉碑。但三天后,他现白玉碑附近的灵田,灵谷生长度明显变慢,土壤中的灵气也稀薄了不少。
“怎么回事?”胡九儿蹲在田边,看着有些蔫的月灵稻,一脸不解,“前两天还好好的。”
楚根凝神探查,很快找到了原因。那块顽石在重组过程中,虽然没有消耗外界的灵气,但它本身蕴含的地脉之气被丹息强行“压榨”出来,用于分子重组。而顽石与灵田共享一条微弱的地脉,地脉之气被抽走,自然影响了灵谷生长。
“是我孟浪了。”楚根恍然大悟,“物质重组虽不直接消耗灵气,却会扰动周围的能量平衡。强行改造一物,必然会对周遭产生影响。”
他立刻运转金丹法力,引导自身的丹息注入地脉,补充被抽走的地脉之气。几天后,灵田的灵谷又恢复了生机,他才松了口气。
这次事件让楚根明白,金丹法力改变物质的能力,并非毫无限制。天地万物都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强行打破平衡,哪怕只是重组一块石头,也可能引连锁反应。
“就像你给灵蜂喂太多蜂蜜,它们反而会懒得采蜜。”胡九儿摸着一只趴在花蕊上的灵蜂,若有所悟,“什么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急。”
楚根深以为然。他开始研究如何在改造物质时,维持能量平衡。
他现,若在重组过程中,同步引导周围的灵气进行循环,便能减少对环境的扰动。比如改造灵田土壤时,同时引聚溪流的水汽与空气中的灵气,让土壤在重组时,能从外界补充能量,而非单纯消耗自身。
他还现,不同物质的重组,对能量的需求也不同。金属性物质重组,需消耗庚金之气;土属性物质重组,需调动地脉之力;而水属性物质重组,则需引动水汽循环……若能顺应物质本身的属性,借助天地间相应的能量,便能事半功倍,且更难打破平衡。
一次,铸剑峰急需一批“柔铁”——一种硬度适中、柔韧性极强的特殊铁材,用于炼制某种精巧的机关。但柔铁天然生成极少,开采困难。石磊找到楚根,想请他帮忙用重组之法改造一批凡铁。
楚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探查了凡铁的属性与铸剑峰的地脉。他现铸剑峰的地脉中蕴含着丰富的“韧气”,正好适合柔铁的重组。
“可以,但需在铸剑峰就地改造。”楚根对石磊道。
两人来到铸剑峰的矿场,楚根没有直接注入丹息,而是先以神念沟通铸剑峰的地脉,引导其中的韧气包裹住凡铁。然后,他才缓缓注入丹息,引导凡铁分子进行重组。
这一次,丹息没有强行改变凡铁结构,而是借助地脉韧气的“势”,让分子自地向柔铁的结构靠拢。整个过程比之前省力不少,且重组完成后,矿场周围的地脉没有出现丝毫紊乱。
“太神了!”石磊拿起一块重组后的柔铁,弯折数次,铁材始终保持韧性,没有断裂,“比天然柔铁还好!而且我感觉矿场的灵气更顺了。”
“借势而为,而非逆势而动。”楚根解释道,“顺应地脉的本性,让物质自己‘想’变成柔铁,自然事半功倍。”
这种“顺势重组”的方法,被楚根广泛应用在楚峰的改造中。
他想在溪边建一座石桥,不再直接用丹息改造石头,而是先观察溪流的走向、水流的力度,然后引导石头顺着水流冲刷的“势”进行重组,建成的石桥不仅坚固,还能分流溪水,让溪流的流动更加顺畅;
他想在林地开辟一条小径,没有砍伐树木,而是以丹息引导树木根系顺着地脉的“势”生长,树木自动向两侧靠拢,形成一条天然的通道,既不伤害林木,又方便通行。
胡九儿看着那些仿佛“自己长出来”的石桥、小径,笑着说:“现在楚峰的东西,都像是从地里自己冒出来的,一点都不生硬。”
楚根的心境,也在这种“顺势而为”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圆融。他不再执着于“改变”物质,而是更注重“理解”物质——理解每一块石头的“意愿”,理解每一寸土壤的“需求”,理解它们在天地平衡中的位置。
这种理解,反馈到他的修行中,让他对金丹模拟天地运转的特性有了更深的领悟。他现,金丹内部的后天阴阳之气循环,其实也是一种微妙的平衡——阳盛则阴生,阴盛则阳长,从未有一方彻底压制另一方。
“原来,改变的终极是不改变。”楚根站在白玉小楼的顶层,望着楚峰全貌。灵田、灵舍、溪流、林地……一切都浑然天成,仿佛这里本就该是这般模样。他以金丹法力改造了万物,最终却让一切回归自然,融入天地的平衡之中。
这日,清玄长老来访,看到楚峰的景象,久久不语。最后,他指着那些看似天然、实则经楚根改造的景物,对楚根道:“你这不仅是在巩固境界,更是在悟道啊。”
楚根躬身行礼:“弟子只是想让家园更安宁些。”
“安宁,便是最大的道。”清玄长老笑道,“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你能在改变中守住平衡,在有为中体悟无为,这份心境,比金丹本身更难得。”
长老离去后,胡九儿递给楚根一颗刚摘的金铃果:“他说的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在夸你?”
楚根咬了口金铃果,甘甜的汁液在口中化开:“大概是说,我们把楚峰弄得这么好,本身就是很厉害的修行吧。”
胡九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跑去逗灵蜂了。楚根望着她的背影,再看看这片生机盎然、平衡有序的楚峰,心中一片澄明。
金丹法力能点石成金,能化土为玉,固然神奇。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在运用这份力量时,守住那份对天地的敬畏,对平衡的尊重。
这,或许就是金丹境藏在“改变物质”之外的,更深层的道。
第四章:丹法自然,峰中岁月长
楚根的修行,渐渐融入了楚峰的一草一木。
他不再刻意试验物质重组的极限,而是随心意而为——看到溪边的石头碍事,便引导其化作圆润的鹅卵石,方便灵畜饮水;现灵田的土壤偏碱,便以丹息微调其中的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