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共频,道化天地
楚雄回到了南诏国。
此时距拜月之乱已过去千年,南诏国早已恢复生机,甚至比往日更加繁荣。女娲遗迹的灵气与楚雄当年留下的本源之力交融,让这片土地充满了勃勃生机,百姓们安居乐业,孩童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如铃。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隐去身形,盘膝坐在女娲神殿的顶端,让元婴圣胎与南诏国的地脉开始共鸣。
圣胎的呼吸缓缓展开,起初只是与神殿周围的灵脉产生共振,随着吐纳的深入,共振范围越来越广:从神殿到城池,从城池到山野,从山野到河流,最终覆盖了整个南诏国的疆域。
当圣胎的呼吸与南诏国的地脉呼吸完全同步的刹那,奇妙的事情生了——
田地里的庄稼突然加生长,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弯下腰,散出诱人的香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干涸的河床下渗出清泉,溪流重新欢唱着奔向远方,滋养着两岸的土地;
甚至连空气中的瘟疫残留(拜月之乱的余毒),都在圣胎吐纳的本源之力中,被彻底净化,化作无害的水汽。
南诏国的百姓们只觉得神清气爽,仿佛有一股温暖的力量融入四肢百骸,却不知这一切都源自女娲神殿顶端那个不起眼的身影。
“原来,与世界共频,能带来如此直观的改变。”楚雄的神念感慨万千。以往他的修行,更多是个人力量的提升;而现在,元婴圣胎的每一次呼吸,都在实实在在地滋养着世界,这种“付出”带来的道心圆满感,远非单纯的力量增长可比。
他在南诏国停留了十年。十年间,元婴圣胎的呼吸与整个南疆的地脉、气候、生灵活动达成了完美的共频。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每一株草木的生长周期,每一条河流的水位变化,每一个生灵的喜怒哀乐——不是通过神念探查,而是如同感知自己的四肢百骸一般,自然而然。
这种“融入”,让他对“世界”的理解上升到了全新的层次。世界并非冰冷的法则集合,而是一个有呼吸、有情绪、有生命的整体,它会因生灵的喜悦而焕生机,也会因战乱的痛苦而变得疲惫。而修士的修行,不该是掠夺世界的养分,而应是成为世界的“肺腑”,帮助它吐故纳新,维持生机。
离开南诏国后,楚雄又游历了中原、西域、东海、极北……所到之处,皆以元婴圣胎与当地的天地灵脉共鸣,吞吐混沌,转化本源。
在中原的黄河流域,他以圣胎之力引混沌之气加固河堤,让泛滥千年的黄河变得温顺,两岸百姓不再受洪涝之苦;
在西域的沙漠,他以本源之力催生耐旱的草木,让绿洲一点点扩大,吞噬着荒芜的黄沙;
在东海的岛屿,他调和圣胎吐纳的节奏,平衡了洋流与季风,让渔民们的出海更加安全;
在极北的冰原,他引导本源之力温暖地脉,让冻僵的土地重新焕生机,孕育出独特的耐寒生灵。
千年之间,楚雄的足迹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元婴圣胎在与世界的深度共频中,变得愈凝实,紫府内的微型天地已与外界世界形成了完美的镜像——外界有山川,紫府便有对应的山川虚影;外界有江河,紫府便有对应的江河灵韵;甚至连外界的混沌波动,都能在紫府中找到精准的回响。
他的“混沌吐纳法”也随之完善。以往需要刻意引导才能完成的混沌汲取与本源转化,如今已成为圣胎的本能,甚至能根据世界的“需求”,自动调整吐纳的频率与强度:当世界某处出现灵脉枯竭的迹象,圣胎会主动加大该区域的本源输出;当混沌之气过于狂暴,威胁到世界壁垒时,圣胎会加快吞噬度,为世界“减压”。
这种“按需吐纳”的能力,标志着楚雄的大道已真正与世界融为一体。他不再是“修行者楚雄”,而是“世界呼吸的一部分”,是混沌与本源之间的“转化枢纽”。
这日,他盘膝坐在世界之巅的昆仑雪山,感受着元婴圣胎与整个世界的呼吸完美同步。紫府内的微型天地与外界天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随时都会融为一体。
楚雄的元神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所谓的“证道”,最终便是“化道”——将自身大道融入世界大道,以自身为桥梁,让世界与混沌更好地共生,这才是元神的终极归宿。
这个念头升起的瞬间,紫府中的元婴圣胎突然爆出璀璨的光芒,与外界的天地灵脉、与更遥远的混沌海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他的灵肉合一的身躯开始变得透明,仿佛要化作光,融入这方他守护、滋养了千年的世界。
第四章胎化万象,道源永流
昆仑雪山之巅的光芒,持续了九九八十一天。
在这八十一天里,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一股温暖而磅礴的力量在流动。干涸的土地重获生机,枯萎的草木焕新芽,狂暴的地脉变得温顺,连最桀骜的妖兽都变得平和——这是元婴圣胎与世界深度共鸣时,散出的本源之力在涤荡天地。
当光芒散去,楚雄的身影已消失在雪山之巅。
取而代之的,是一朵悬浮在虚空的紫金莲花。莲花有九瓣,每一片花瓣上都刻着玄奥的符文,分别对应着五行、阴阳、混沌、本源、轮回……莲花中央,没有花蕊,只有一个闭着双眼的紫金光胎,正是彻底融入世界的元婴圣胎。
圣胎轻轻呼吸,每一次吸气,都有混沌之气从世界壁垒外涌入,顺着莲花的脉络流向圣胎;每一次呼气,都有精纯的本源之力从圣胎溢出,顺着世界的灵脉,流淌到天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朵莲花,成了世界与混沌之间的“永恒枢纽”。
蜀山的弟子们感应到这股气息,纷纷登上昆仑雪山。当他们看到那朵紫金莲花时,瞬间明白了生的一切——他们的楚长老,并未消亡,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守护着这片天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师父他……化道了。”清虚道长(已是第十五代传人)望着莲花,眼中含泪却带着欣慰。
弟子们没有悲伤,而是对着莲花深深一拜。他们知道,楚雄从未离开,他就在山间的清风里,在田间的甘露里,在每一个生灵的呼吸里。
从此,世界再无“楚雄”,却处处都是“楚雄”的道。
当某地生灾难,紫金莲花会自动释放本源之力,安抚天地,救助生灵;当世界壁垒出现松动,圣胎会加快吞吐,以混沌之气修补裂痕;当有修士感悟大道遇到瓶颈,只需静心感受天地的呼吸,便能从本源之力中得到启示——那是楚雄留下的道念,在默默指引着后来者。
许多年后,一个名叫“阿明”的放牛娃在昆仑山脚下捡到一块紫金花瓣的碎片。碎片入手温润,融入他的眉心。从此,阿明能听懂草木的语言,能感知大地的心跳,他没有成为呼风唤雨的修士,只是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村民们种出更茂盛的庄稼,让干涸的土地长出绿草。
有人问他:“你拥有如此神力,为何不去追求长生?”
阿明挠挠头,笑着说:“我感觉自己和这山、这地、这庄稼是一体的,它们好好的,我就很开心啦。”
远处的昆仑雪山之巅,紫金莲花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他的话。元婴圣胎的呼吸,与阿明的心跳、与庄稼的生长、与大地的脉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无声的歌谣——那是世界的赞歌,是大道的回响,是元婴圣胎吞吐混沌、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