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仙剑1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 第94章 山门初开道入红尘(第2页)

第94章 山门初开道入红尘(第2页)

楚雄侧身避开,指尖轻轻一点,恶奴顿时僵在原地,动弹不得,口中却能说话,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抢的民女跑远。

“你……你是何方神圣?”恶奴惊恐道。

楚雄没有理会,只是对围观的百姓朗声道:“朗朗乾坤,天子脚下,竟有此等恶行。若朝廷不管,民心何安?”

百姓们看着他,眼中先是惊讶,随即燃起一丝希望。有人认出他身上虽着布衣,却有一股非凡的气度,忍不住问道:“先生可有办法救岳将军?”

楚雄望向皇宫的方向,淡淡道:“公道自在人心,也在天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传入了皇宫深处。正在批阅奏折的宋高宗赵构,突然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生。

当晚,楚雄潜入天牢。牢中的岳飞虽受尽折磨,却依旧一身傲骨,见到突然出现的楚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阁下是谁?”

“晚辈楚雄,特来救将军出狱。”楚雄道。

岳飞苦笑:“秦贼势大,陛下昏聩,我早已抱必死之心。先生不必为我冒险,若有机会,还望将我的《满江红》传遍天下,让后人知我岳飞精忠报国之志!”

“将军放心,”楚雄取出一枚玉简,注入神念,“这是将军的供词与秦贼的罪证,我会让它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至于出狱——”

他指尖划过牢门的锁,锁芯瞬间融化,“将军是国之柱石,岂能困于囹圄?”

岳飞看着完好无损的锁,又看了看楚雄平静的眼神,知道遇到了异人,不再犹豫,随楚雄离开了天牢。楚雄将他送到城外的安全之处,叮嘱道:“将军暂避锋芒,待时机成熟,自有复起之日。”

与此同时,皇宫的龙案上,凭空出现了一枚玉简。赵构惊疑不定地拿起玉简,注入一丝龙气(帝王特有的气运之力),顿时,秦桧与金兵勾结、诬陷岳飞、贪赃枉法的种种罪证,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甚至包括秦桧私通金国的密信!

“胆大包天!”赵构又惊又怒,他虽昏聩,却也容不得臣子背叛。

次日早朝,赵构当众宣读了玉简中的罪证。秦桧百口莫辩,被当庭拿下,打入天牢。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百姓们更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风波平息后,赵构派人四处寻找留下玉简的“奇人”,最终在城外破庙找到了楚雄。当他看到这位能隔空传物、救岳飞于天牢的“先生”,竟只是个布衣书生时,又惊又敬,当即拜楚雄为“大宋国师”,请他入宫辅佐朝政。

楚雄没有推辞——这正是他改变大宋的契机。

入宫当日,临安百姓夹道欢迎,他们虽不知楚雄的来历,却知道是这位“国师”扳倒了秦桧,救了岳飞,纷纷称他为“再世青天”。

站在皇宫的丹陛之上,楚雄望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又望向宫外欢呼的百姓,心中暗道:“人间的改变,从此刻开始。”

第三章革故鼎新,天下归心

成为大宋国师后,楚雄并未入住奢华的国师府,而是在皇宫旁开辟了一处“格物院”,将南诏国的科技知识、蜀山的道统理念,与大宋的实际情况结合,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

第一步,整顿吏治。

楚雄以“天道监察”为名,让蜀山入世的弟子暗中调查各地官吏的贪腐情况,将罪证汇总后,直接呈报给赵构。他没有采用酷法,而是设立“官员考核制”——以“民生改善、赋税公平、治安稳定”为标准,每年考核一次,合格者留任,不合格者罢免,有才者提拔。

此法一出,官场震动。不少贪官污吏吓得主动辞官,而清廉能干的官员则得到重用。曾经死气沉沉的朝堂,渐渐焕出活力。

第二步,改革农桑。

楚雄将南诏国的“曲辕犁”“龙骨水车”“化肥”等技术引入大宋,让蜀山弟子在各地分院开设“农学堂”,手把手教百姓新的耕种方法。他还根据大宋各地的气候,改良了稻种,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不到三年,大宋的粮仓便堆满了粮食,百姓们再也不用为饥饿愁。曾经荒芜的土地上,长出了金黄的稻穗,田埂上的孩童们追着蝴蝶奔跑,笑声传遍田野。

第三步,兴修水利。

针对大宋水患频的问题,楚雄亲自勘察河道,设计出“堤坝分流法”——在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沿岸,修建坚固的混凝土堤坝(由格物院研制的水泥建造),并开挖支流,既能防洪,又能灌溉。

治水工程动用了数十万百姓,楚雄与他们同吃同住,亲自指挥施工。当第一座堤坝建成,成功抵御了汛期的洪水时,百姓们对着楚雄的方向跪拜,称他为“水神下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四步,普及教育。

楚雄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官办学堂”,学费由国库承担,让每个孩童都能读书识字。学堂里不仅教授儒家经典,还加入了“格物学”(科学)和“道心学”(基础修行理念),培养既懂礼仪、又通技术、更明善恶的人才。

他还让人将《九章算术》《天工开物》等书籍重新编撰,配上通俗易懂的插图,在学堂中推广。临安的街头,甚至出现了专门售卖“格物书籍”的书坊,百姓们争相购买,一时间“科学”二字,成了大宋最时髦的词汇。

第五步,强军护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