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思索良久,回答:“是‘中’。每个卦象都有其位,却都向着中心汇聚,如同万物归宗。”
伏羲抚掌笑道:“善哉。所谓‘先天’,并非指时间在前,而是指‘中’——不偏不倚,守住根本,才能应万变。你的‘守护’之道,若能守住这‘中’,便不会为外物所累,不会因强弱而变。”
这一日,楚雄在观星台打坐,元神中的八个卦象种子突然同时亮起,与石盘上的先天八卦产生共鸣。他感觉自己化作了昆仑墟的一部分,化作了星轨的一部分,化作了那枚悬于天地间的“太极图”,一半是先天的寂然,一半是后天的生机,轮转不息。
第三章卦演万物
“今日,我们演一局。”伏羲取出黑白两色的蓍草,共五十根,放在石盘中央。“用先天八卦推演未来,不是为了预知,而是为了明‘理’——知道万物为何如此,方能守住本心。”
楚雄看着蓍草,想起古籍中记载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伏羲随手抽出一根蓍草藏起,笑道:“这一根,是‘无’,是不可测的变数,也是你我都要敬畏的‘道’。”
他将剩下的四十九根蓍草分成两堆,左手一堆象征“天”,右手一堆象征“地”,从右手堆中取一根夹在指间,象征“人”。然后以四为单位分左右两堆,余数分别对应着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如此三变,得出一爻,六变而成一卦。
“你先来。”伏羲示意楚雄推演。
楚雄深吸一口气,依样画葫芦。他想问的是“守护之道能走多远”,六变之后,得出的是“艮卦”。艮为山,卦辞是“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这卦象说的不是停滞。”伏羲指着卦象,“是‘止’——知道该停在何处。你总想着守护所有人,就像登山者总想登顶,却忘了半山腰也需要歇脚。艮卦的‘止’,是为了更好地‘行’。”
楚雄默然。他想起那些因过度消耗而差点崩溃的时刻,确实是自己不懂“止”。
伏羲接过蓍草,也演了一卦,问的是“人间未来”,得出的是“乾卦”,但第六爻是“亢龙有悔”。“这不是说会失败。”伏羲解释道,“是说‘刚不可久’。人间的科技会展,术法会精进,如同龙飞到了九天,但若不知收敛,不知回望,就会有‘悔’。”他看向楚雄,“你的造化之术,你的昊天剑,都是‘刚’,需得有艮卦的‘止’,坤卦的‘容’,才能长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以蓍草推演各种事:推演灵脉,得出“坎卦”,知水满则溢,需疏需导;推演科技,得出“巽卦”,知风无定形,当顺势而为,不可强逆;推演人心,得出“兑卦”,知言语如泽,能润万物,亦能溺万物。
楚雄渐渐明白,先天八卦不是束缚,而是“坐标”。比如看到“震卦”,便知雷霆之后必有甘霖,不必惧其暴烈;看到“离卦”,便知火焰能取暖,亦能燎原,需守“中”持“正”。
一日,昆仑墟降下暴雨,山洪险些冲毁山脚的村落。楚雄想动用昊天剑引流,伏羲却拦住他:“用你的卦象试试。”
楚雄凝神推演,得出“坎卦”变“巽卦”。坎为水,巽为风,意为“借风之力,导水之势”。他没有强行阻挡,而是以灵力引动山风,在山洪前方吹出一道气旋,如同无形的河道,将洪水引向了干涸的梯田,既解了灾,又灌了田。
“这便是卦象的妙用。”伏羲笑道,“不是算准了才做,是明白了‘水跟风走’的理,才知道该怎么做。”
暴雨过后,楚雄的元神与先天八卦彻底融合。他的昊天剑上,八个卦象纹路完全亮起,与三十六重后天神禁交织成一张“先天后天合一”的网。当他挥剑时,剑风带着卦象的韵律,斩妖时精准如算准轨迹,护人时柔和如预判所需。
伏羲看着他,眼中露出欣慰:“你看天上的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从没有固定的形状,却始终是云。你的道,也该如此——守着‘中’,变着‘形’。”
楚雄躬身:“谢羲皇点化。”
“不必谢我。”伏羲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你本就有这份悟性,我只是让你看到了藏在‘后天’里的‘先天’。”他指尖轻弹,一枚刻着先天八卦的玉牌落在楚雄手中,“此牌能映星轨,当你迷茫时,看看它,就像看到最初的自己。”
第四章离墟与归处
在昆仑墟待满一年时,楚雄决定离开。他站在观星台,最后看了一眼流转的星轨和石盘上的八卦。伏羲没来送行,只留下一封信:“先天在己,不在墟;八卦在心,不在石。人间的卦象,要在人间演完。”
下山时,昊天剑轻鸣,剑身上的卦象纹路隐去,融入九色光芒中,看似与从前无异,却多了一份“寂然不动”的底气。楚雄摸了摸怀中的玉牌,牌面的八卦在阳光下流转,照出他眼底的清明。
他没有直接回临安,而是先去了华山。灵脉旁的村落正在重建,村民们用他教的“八卦排水法”改良了水渠,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手里拿着画着简易卦象的风筝。看到楚雄,村长笑着迎上来:“楚先生,您教的法子真管用,今年的收成肯定好!”
楚雄看着水渠中流淌的水,水流绕着田埂的弧度,正是坎卦的爻画。他笑了笑,原来“先天”从不是高高在上的道,而是藏在水流、田埂、孩童笑声里的寻常。
他又去了西域,黑风岭的噬魂妖虽灭,却留下一片荒芜。楚雄以昊天剑画出坤卦,引地下水源滋养土地,再以巽卦催草木。半年后,黑风岭长出一片新的森林,猎户们说,夜里能听到树叶沙沙响,像在说“谢谢”。
回到临安时,恰逢城中举办“科技术法交流会”。楚雄带去的不是惊天动地的明,而是一本《先天八卦与机械原理》,里面用卦象解释杠杆平衡(艮卦)、齿轮咬合(兑卦)、能量转换(离卦变坎卦),看得工匠们连连称奇。
“楚先生,这八卦真神了!”一个年轻工匠拿着图纸,“按震卦的节奏设计的冲压机,效率提高了三成,还不容易坏!”
楚雄看着他兴奋的脸,想起伏羲的话。原来所谓“先天演道”,最终要落在“后天致用”上。就像八卦的爻画,既刻在昆仑墟的石盘上,也该画在工匠的图纸上,刻在农夫的田埂上,写在孩童的课本上。
夜深人静时,楚雄会拿出那枚玉牌。玉牌映出的星轨中,总能看到伏羲的身影,在观星台独坐,仿佛在说:“演下去,别停。”
他的昊天剑,依旧在守护人间;他的造化之术,依旧在滋养生机。只是如今,他不再执着于“必须做到”,而是懂得了“顺势而为”——像先天八卦一样,居于不变,应于万变。
这日,楚雄站在临安城头,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远处的灵脉冒着氤氲的紫气,与天上的星轨隐隐呼应。他知道,自己的“论道”没有结束,因为人间本身,就是最宏大的卦象,而他,是其中一爻,平凡,却不可或缺。
伏羲留在玉牌上的最后一道神念传来:“先天后天,本是一体。你在人间,便是在昆仑。”
楚雄握紧玉牌,笑了。是啊,哪里有需要守护的生机,哪里就是他的昆仑墟,哪里就有先天八卦的光芒。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