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主母在上图片鉴赏 > 第64节(第2页)

第64节(第2页)

含姨娘没再强撑,躺了下去,嘴里吩咐愣住的朵儿:“给夫人上茶,拿老爷给的黄芽,用那套邢窑白瓷的茶杯。”

朵儿连忙去了,董玉婷暗道:含姨娘还真是讲究,白瓷的茶杯最适合观茶色,不过她是个粗人,看不出来这些。

春月带了大夫来,是从含姨娘有身孕起,就一直照看她的大夫。董玉婷在一旁等着,一番望闻问切过后,大夫开了药,又交代了几句,董玉婷让含姨娘和朵儿都记下。

大夫又道:“妊娠四月,食宜稻粳羹,宜鱼雁,是谓盛血气,以通耳目而行经络,含姨娘此时多吃大补之物,将来临产之际,恐怕会胎大难产。”

含姨娘愣了片刻,喃喃道:“我都是按照大夫开的安胎药喝得,也就偶尔喝些老太太送来的参茸汤。”

大夫摇头道:“怀有身孕的女子吃药,都需另开一份药性不重的药材,许是参茸汤里有大补之物,含姨娘暂时只喝我开的安胎药吧。”

含姨娘含泪点头,等大夫一走,她就悲怆道:“大夫人救我,定是二夫人要害妾身的孩儿!”

许是生了病,含烟功力大减,这话放在平时,她是断断不会说出口的,尤其是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刚才光听他们的对话,不是老太太更有嫌疑吗?怎么会怀疑曾惠妍呢?

第79章摊牌含烟自知失言,面色有些……

含烟自知失言,面色有些尴尬,原本就薄红的脸颊变得和石榴红布缝的枕头一样红,她讪讪道:“是妾身病糊涂了,大夫人别在意。”

在她说那话的时候,秋荷就走到了屋边,将门窗给关上了。

“母亲和弟妹今天去了宝光寺,要回去曾家一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老太太说了,你现在怀着李家的子嗣,不能有事,等她们回来,我就把这事儿告诉老太太。你喝了药就歇了吧,人在病中,就不要累着了。朵儿,看好含姨娘,你亲自去熬药。”董玉婷提醒道,说完便起身要走。

含烟迟钝了一下,叫朵儿去柜子里拿出两件绣好的手笼,给董玉婷说:“谢谢大夫人。”

看含烟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懂了她的意思,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样,不必说的太露骨,一点就透。倒不是说老太太是害她的人,是提醒她,老太太也不全然可信,毕竟人家两个才更亲,你这个姨娘,没有身孕的时候,就能跟曾惠妍斗的旗鼓相当,将来生下儿子,岂不是要压过她一头,老太太给自家侄女处理掉一个对手,也是有可能的。

况且也没直接害你,是让你难产,到时候能生出,李府多个子嗣,生不出,还有破腹取子一说,后赵暴君石虎还剖腹孕妇跟别人赌胎儿性别,不管怎么样,受罪的都是含姨娘,董玉婷的意思是,身边的人不可全然信。

所谓手笼,也可以叫做暖手筒,效用其实跟手套差不多,不过没手套方便,用锦缎制成了筒子的形状,两只手可以插进去,秋冬时节,两手被这样裹着,暖和的跟在初夏一样。

一件宝相花纹的,一件缠枝莲花纹的,朵儿一并拿给了秋荷。

“不是让你别绣这些东西了吗?”董玉婷皱眉。

含烟弯了弯嘴角,“在屋里也没有事可做,闲着就给大小姐和三小姐缝了两个手笼,都是老爷赐给我的好料子。如今这天越来越冷了,正好让大小姐和三小姐暖暖手,女孩的手,得照顾的精细一些。这件宝相花纹的,是大小姐的,这件缠枝莲花纹的,是三小姐的。”

上次她去给董玉婷送东西,正好碰上了王姨娘带李念薇,两人就聊了几句,看来是聊的不错,缝东西还特意做了李念薇的一份儿。

不是给自己的,董玉婷就不好替女儿拒绝,面上还是不太高兴的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别再做了,做了我也不收了。”

含姨娘点点头,又要下床去送她离开,董玉婷忙叫朵儿拦住含姨娘,自己快步走了。含姨娘太热情,她有些招架不住。

回吟风院的路上,秋荷和春月一人拿着一件手笼。

春月拿着那件缠枝莲花纹的,往里面摸了摸,又伸手往秋荷拿着的手笼里摸,跟着大夫人这么多年,好东西也见过了不少,当下就摸出了差别,眉毛一扬,笑道:“含姨娘给咱们大小姐的手笼,里面衬的是貂鼠皮毛的,给三小姐的是兔毛的。”

外面看着一样精细,里头却显出了差别,貂鼠皮毛到底比兔毛更贵气一些,不知道是二老爷给她的料子做不了两件,还是她故意这么做的,董玉婷觉得两者都有。

天越发冷了,董玉婷回了屋中,让春月把两件手笼给她们送过去,冬枝把在耳房等候多时的丘小石带了过来,说的是昨晚发生的事情。

“死了多少人?”

丘小石道:“不清楚,但小的猜不下十个,贤康王救人受了伤,现在也是昏迷不醒,平宁王现在正在城外处理这件事,小的就打听到这些。”

“房屋不是才建好?怎么会塌了?昨晚的风雨有这么大吗?”难不成还能是刮了台风?

秋荷道:“是挺大的,但要是把房子给吹塌,那就不可能了,除非刚开始建的时候就没建好。”

丘小石赞同的点头,“夫人可以问问老爷,老爷应该懂这些。”

秋荷给了丘小石一个赞赏的眼神,然后期待着看向董玉婷。

“辛苦你了,秋荷,给他抓把银豆子。”董玉婷摸了摸秀挺的鼻梁,不去看秋荷的眼神。她一会儿是要去问问李凌川的,但秋荷这样,让她怪不好意思的。在外人眼里,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秋荷她们,希望他俩能关系更亲密一些,家和万事兴嘛。

秋荷拿起桌上的匣子,朝丘小石递过去,里面是满满的银子,各个都是蚕豆般大小,不过成色都不怎么样,颜色有些晦暗,放在这里就是打赏用的。

“你自己抓吧。”秋荷笑道。

丘小石挠了挠脸,也不敢多拿,虚虚握了一把,大概重三钱的样子。

丘小石走了,董玉婷起身去书房寻李凌川。他的书房有两个,一个在吟风院,西梢间,一个在崇礼院,西厢房的一间屋子,平常白天,府中下人管事都要来吟风院给董玉婷汇报,李凌川嫌吵,都是去外书房,顺便也能指导一下李博翰的功课。

书房也来过,但这一次是来书房找李凌川的,董玉婷多少有些不自然,进去后,李凌川正在看书,秋荷熟练的去给他们上茶,让在书房侍候的丫鬟无事可做。

“你们都下去吧。”董玉婷说道。

秋荷把外书房的丫鬟带走,虽然她们算是不同部门,但秋荷自做了大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威望就日益上升,两个书房的小丫鬟,在她面前都有些发怵,乖乖跟在她后头。

李凌川抬起头,看着她,一副聆听的样子。

“昨晚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李凌川颔首:“知道了。”

“是你做的吗?”这试探的话问出,董玉婷有了一丝后悔,怕得到的答案和自己想的不同,该装作不知道的,或是刻意的不去了解,这样才能心安理得。

“我做了什么?”李凌川怔了一下,淡淡一笑说。他是个情绪不怎么外露的人,连笑容都是淡淡的,透着股冷漠,除了喝醉那次。

“这房屋才刚刚建好,因为一场风雨就倒了?工部是干什么吃的?”董玉婷观察着他的脸色,“听说还死了好些人,这样的大事,贤康王算是无路可退了。你是工部尚书,偏偏这时候生了病,全身而退,和你没有关系,这话别人告诉我,我是不信的。”

越说语气越笃定,“你是工部尚书,建房屋的时候动些手脚应该很容易吧?你早就计划好了,所以才一开始就把这事推给别人,让贤康王放松警惕。让我弟弟闹出那样的笑话,你又以生病为借口,就算别人猜你不是生病,也会按照你的安排,猜是因为我弟弟赌银子欠了两千两,我拿了李府的银子堵上这个窟窿给气的。”

“我就说,永明王去了江淮,京城的事就一概不管了?”董玉婷瞥见他的神情,知道自己说中了,就算不中,也是对了一半。心里不禁有些发恼,还真以为像他说的,怕京城没有靠山,担忧贤康王使坏,索性就称病一段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