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登基,改元雍正。新朝初立,百废待兴。
前朝政务千头万绪,堆积如山。
胤禛既要整顿吏治,清查亏空,又要平衡朝中各方势力,稳定人心。
每日批阅奏折直至深夜,召见大臣议事常常忘了时辰。
还有一项最为紧要之事,便是论功行赏,稳固自己的统治根基。
胤禛依照承诺与形势,对拥立有功之臣大加封赏。
隆科多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加太保衔,授一等公,显赫一时。
年羹尧则因西北战功,受封抚远大将军,晋一等公,总督陕甘川三省军务,权势熏天。
同时,胤禛也没有忘记乌拉那拉家族在背后的支持与墨兰的苦心经营。
他特意提拔了墨兰此前着力培养的族中子弟。
幸舟因表现出色,被赏赐黄马褂,加授正二品护军统领,掌京城部分禁卫。
俜文里则被破格擢升为从三品通政使司参议,参与机要。
前朝风风火火,后宫亦需尽快安定。
墨兰作为中宫皇后,要之事便是拟定各位旧邸嫔妃的位分与居所。
她先请示了胤禛和太后的意思。
太后以身子不爽利为由,推辞不管,闭门不出。
胤禛忙于前朝,对此事并不十分上心,只提了两个人。
“齐月宾入府最早,性情端稳,担得起一个妃位。赐封号‘端’吧,居景阳宫。”
墨兰明白,这是胤禛对当年算计齐月宾端了那碗安胎药,害的她此后再也不能生育,心存愧疚,借此补偿。
“至于世兰……家世特殊,位分不宜过低,便也在妃位,封号就取‘华’字,居翊坤宫。”
其他诸人,胤禛只挥挥手:
“皇后斟酌着办便是,定了给朕过目即可。”
得了这句话,墨兰心中便有数了。
她细细思量了两日,权衡各方关系与子嗣情况,这才拟定了名单——
李静言和冯若昭是明确站在她这边的人,自然要厚待。
李静言虽性子直莽,但膝下育有弘时和弘晓两个阿哥,功不可没,定为齐妃,居长春宫。
冯若昭沉稳细心,育有女儿明婉,封为敬嫔,居咸福宫。
吕盈风虽始终中立,不算墨兰心腹,但性子爽利不惹事,膝下也有女儿,资历也不算浅,位分不宜过低,定为欣贵人,与齐妃同住长春宫。
剩下的,便是年世兰麾下之人。
墨兰虽不愿给她们太高位分,但顾及年家势力和表面和睦,也不能做得太难看。
费云烟资历较老,是年世兰手下第一号人,封为丽嫔,居钟粹宫。
曹琴默心思多却位卑,封为常在,也住钟粹宫,和她们在王府中时一样同住。
还有个不起眼的温芳,也封了常在,安置在偏僻的碎玉轩。
安排妥当后,墨兰将拟定好的名单与宫室分配,依例呈送给胤禛和太后过目。
太后依旧称病,闭门不出,并未观看。
胤禛接过单子,只随意扫了一眼,便放到一旁。
他对此并不在意,反而更关心太后的态度。
他眼神微眯,带着一丝冷意与不悦:
“老十四之事,竟叫皇额娘伤心至此?这么多日了,还不能起身?”
墨兰见状,温声宽慰道:
“皇上别急。皇额娘只是一时心结难解。”
“过段时日,臣妾带着和宜去寿康宫多多请安。皇额娘素来喜欢和宜活泼可爱,见了她,心情舒畅,病自然也能好得快些。”
胤禛点了点头,面色稍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