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胤禛准时进宫,往永和宫给德妃请安。
永和宫内,德妃早已端坐正殿等候。
胤禛进去后,规矩行礼:
“儿臣给额娘请安,额娘万福金安。”
德妃温和笑着,虚扶了一下:
“快起来吧,坐。”
“谢额娘。”
胤禛起身,在下的紫檀木椅上坐下。
竹息奉上茶点。
德妃端起茶盏,语气寻常地问道:
“今儿个忙不忙?瞧着你气色倒还好。”
胤禛恭敬答道:
“劳额娘挂心,前朝事务虽繁杂,但儿臣尚能应付。”
“皇阿玛交办的几件差事,也都在稳步推进。”
德妃点点头,又问了问弘昐、弘时几个孩子的近况,胤禛一一作答。
母子二人这般不痛不痒地寒暄了几句。
殿内的气氛看似融洽,可胤禛已有几分不耐了。
他不知道额娘唤他前来请安,究竟所为何事?
总不能真是找他话家常的。
终于,德妃话锋一转,切入正题:“你身边的年侧福晋,如今的胎已有五个月了吧?”
提及年世兰的胎,胤禛眼底浮现出几分欣喜和期待。
他答道:
“回额娘,正是,已满五个月了。”
“太医前两日刚请过脉,说胎象稳固,脉象有力。”
“世兰她番辛苦,儿臣只盼着她能平安生产,府中多一个孩子也热闹许多。”
德妃放下茶盏,她脸上的笑意淡去,声音低沉:
“年世兰此胎,若是个女儿,倒也罢了,不过是多个格格,添份嫁妆。”
“可若是个儿子呢?”
“老四,你可想过怎么办?”
胤禛闻言一愣,一时没太明白德妃此话的深意,下意识道:
“若是个阿哥,自然是好事,儿臣膝下子嗣不算丰盈……”
“好事?”
德妃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冷意:
“老四,你如今眼睛盯着的是什么,额娘清楚,你自己更清楚。”
“咱们娘俩,乃至整个乌拉那拉氏、乌雅氏,如今的身家性命、未来荣辱,都系在那一个位置上。”
“若有朝一日,你真的能登上那个位置,年氏这个孩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子。”
她目光锐利如刀,一字一句道:
“一个有着军功赫赫、手掌兵权的将军做舅舅,一个流着年家血脉的皇子,你想想,届时会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