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墨兰带着和宜苦苦哀求,德妃终于愿意出席登基大典。
胤禛知晓后,动容万分。
他握着墨兰的手,叹息:
“你总是为了我这般委曲求全,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
墨兰抬起眼,眸光温软轻轻摇头:
“四郎言重了,何谈委屈?臣妾既是你的妻子,便是与你一体。”
“额娘出席大典,于礼制、于四郎的声名都至关重要。”
“只要是为了四郎,为了咱们的将来,莫说是去求额娘,便是再难的事,臣妾也心甘情愿。”
她反手轻轻回握住胤禛的手,语气愈柔和:
“再说,能亲眼看着四郎荣登大宝,君临天下,臣妾心中只有欢喜。”
“过往些许辛苦,与此刻相比,都不值一提了。只要四郎明白臣妾的心意,臣妾便不觉得苦。”
她顿了顿,眼波流转间满是依赖:
“往后,臣妾和孩子们,还要多多仰仗四郎……不,是仰仗皇上庇护呢。”
很快,新帝登基大典与册封皇后之礼同日举行。
紫禁城内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于太和殿前广阔的丹陛与广场上,身着朝服,静默无声。
礼乐庄重,钟鼓齐鸣,在恢宏的殿宇间回荡。
典礼官高声唱诵,诏告天下——
尊先帝德妃乌雅氏为仁寿皇太后。
诏书用词典雅尊崇,极尽孝道与尊荣。
紧接着,便是册封皇后之仪。
胤禛——如今的新帝,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太和殿宝座之上,目光沉静却隐含威仪。
墨兰,身着皇后专属的明黄色朝服,头戴缀满东珠与宝石的沉重吉冠,在引礼女官的引导下,一步步踏上汉白玉铺就的御道,走向太和殿。
朝服迤逦,环佩轻响,每一步都走得沉稳端庄。
册封诏书由礼部尚书当众宣读:
“皇后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于朕微时克尽敬慎,抚育子嗣,慈着螽斯,特册封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
整个过程,胤禛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墨兰。
那目光中满是期许。
他亲自将金册、金宝授予她,在百官注视下,完成了这最庄严的仪式。
随后,墨兰接受文武百官及内外命妇的朝拜。
“臣等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在广场上响起,声震屋瓦。
墨兰端坐于凤座之上,面容平静,目光缓缓扫过下方跪伏的众人。
最终,她的视线越过众人,偏头与高踞龙椅之上的胤禛对望。
那一刻,无需言语。
他眼中是掌控天下的雄心与得偿所愿的锐利,她眼中是历经艰辛终达顶点的从容与并肩而立的坦然。
权力巅峰的风光,在这一刻为他们共同所有。
共享胜利的喜悦与紧密联系,在无声的目光交汇中流淌。
大典持续了整整一日,直至夜幕降临,宫灯次第亮起。
坤宁宫内红烛高烧,布置得喜庆而庄重。
墨兰褪去了繁重的朝服,换上了相对轻便的常服,但头上的珠钗依旧沉重。
忙碌一整日,她虽疲惫,却仍强打精神,准备如往常一般伺候胤禛梳洗。
“皇上累了吧,臣妾伺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