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之带着空间去逃荒 > 第88章 熬盐的艰辛(第2页)

第88章 熬盐的艰辛(第2页)

“别心疼,”刀疤脸蹲在她身边,用独眼看着茶苗,“草原的羊吃了带盐的草,会长得更壮,说不定这茶苗也一样,尝过盐味,明年会长得更旺。”他往茶苗根上浇了些灵泉水,“灵泉水是甜的,能中和盐味,就像咱们,苦日子过够了,就该尝点甜了。”

大家一起修复排水沟时,瘸腿老汉突然摔倒在泥里,手里的锄头也飞了出去。众人赶紧把他扶起来,才现他的脸色苍白得像盐晶,嘴唇干裂,是累脱了力。“老东西,逞什么能!”老茶婆拄着拐杖赶来,用拐杖敲了敲老汉的腿,“说了让你歇着,偏不听,这盐比你的命还重要?”

老汉喘着气,拉着刀疤脸的手说:“我没事……就是想看看……这盐能运到草原去,让那边的人知道……云雾山的好……”他往盐场的方向看,那里的竹匾上,新晒的盐晶在阳光下闪着光,“当年我爹就是因为缺盐……死在运茶的路上……现在有了这盐井,不能让悲剧再演了……”

刀疤脸的独眼里滚下一滴泪,滴在老汉的手背上,像颗咸涩的盐粒。“您放心,”他的声音带着郑重,“我会亲自护送盐队去草原,让每个牧民都知道,这盐里有淮安人的心意,也有北狄人的盼头。”

秋风吹起时,云狄井的盐终于迎来了丰收。晒盐场的竹匾里,堆满了雪白的盐晶,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雪;矿洞深处,新的盐层被开采出来,卤水比以前更浓,煮出的盐也更纯。北狄商队来运盐时,驼背上的盐砖堆得像小山,盐砖上印着狼纹和茶芽纹,还多了一行小字:“风雨同熬”。

林晚秋站在盐井边,看着商队的骆驼消失在山路尽头,驼铃的声音越来越远,像在诉说着熬盐的艰辛,也像在歌唱着丰收的喜悦。她往矿洞里看,陆承宇和刀疤脸正在检查新换的铁支架,两人的肩膀挨在一起,军甲的冷光和皮袍的暖意融在一处,像盐与茶的交融。

“明年,咱们在盐场边盖间学堂吧。”林晚秋突然说,她往盐场边缘的空地指,那里的泥土已经被盐浸润得格外肥沃,“让淮安的孩子和北狄的孩子一起读书,学淮安的字,也学北狄的话,学怎么种茶,也学怎么熬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承宇和刀疤脸对视一眼,都笑了。阳光落在他们的脸上,像撒了层金粉,也像撒了层盐晶。“好,”陆承宇说,“我让赵将军派个先生来。”刀疤脸接着说:“我让我妹妹来教孩子们织盐布,用盐晶染线,织出的布会像彩虹一样好看。”

林晚秋往茶田深处走,那里的茶苗经过盐卤的浸润,长得格外粗壮,叶片上带着淡淡的光泽,像镀了层银。她摘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先是淡淡的苦,随即涌上浓浓的香,最后留在舌尖的,是一丝若有若无的咸,像把熬盐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都融在了一起。

她知道,熬盐的艰辛就像茶里的苦涩,是生活的底色,没有这苦涩,就品不出后面的甘甜。而那些一起熬盐的日子,那些在风雨里互相扶持的身影,那些在泥泞里共同前行的脚印,会像盐晶一样,在岁月里慢慢沉淀,变得越来越珍贵,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坚实的根基。

夜色渐浓,盐场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撒在地上的盐晶。水力扇车的转动声混着远处的歌声,在夜里漫成一片温柔。林晚秋知道,只要这盐井还在,这茶田还在,这人心还在,再大的艰辛都能熬过去,就像熬盐一样,历经风雨,终会迎来雪白的结晶,迎来生活的甘甜。

秋阳把盐场晒得暖洋洋时,学堂的木梁终于架了起来。老铁匠带着徒弟们给梁上刷桐油,油刷划过木材的声音沙沙响,像在给新生命唱摇篮曲。北狄的石匠则在学堂门口铺石板,每块石板都刻着半片狼纹和半片茶芽,拼在一起正好是幅完整的图案,像盐与茶的相拥。

“晚秋姐,这字刻得咋样?”陆灵儿举着块木牌跑过来,上面是陆承宇写的“云狄学堂”四个大字,笔画间还留着北狄小孩用炭笔描的小狼崽,“阿古拉说要在狼崽嘴里刻片盐晶,说这样读书时都能闻见咸味。”

林晚秋往学堂里看,刀疤脸的妹妹正带着几个北狄妇女糊窗户,窗纸是用盐卤浸过的麻纸,透着淡淡的黄,据说能防蛀虫。“等先生来了,”她摸着木牌上的字迹,指尖沾着新鲜的桐油香,“先教孩子们认‘盐’和‘茶’,再教他们写‘和’——这三个字,是咱们用汗水泡透的道理。”

正说着,山路上传来熟悉的驼铃声。刀疤脸护送的盐队回来了,骆驼背上的盐砖少了大半,却多了些草原的物件:装奶酒的皮囊、绣着牧草的毡毯、还有个北狄萨满做的盐晶护身符,据说能保平安。

“草原的牧民把盐当宝贝呢。”刀疤脸从骆驼上跳下来,皮袍上沾着一路的风尘,独眼里却亮得像盐晶,“老阿妈用咱们的盐腌了羊肉,非要塞给我半只,说让云雾山的人尝尝草原的味道。”他往学堂里看,突然红了脸,“我……我还请了个北狄的先生,懂汉文也懂茶经,说要跟淮安的先生一起教孩子们。”

林晚秋接过那半只腌羊肉时,指尖触到皮囊外的盐粒,粗粝却温暖。她往盐场的方向看,瘸腿老汉正带着孩子们在晒盐匾旁认字,每个字都用盐粒拼在竹匾里,风吹过,盐粒滚动的声音像串会说话的珠子。

“这‘盐’字得这么写。”老汉用拐杖在盐粒里划着,“左边是‘土’,右边是‘人’和‘皿’,意思是人为了土疙瘩里的宝贝,得把血和汗都倒进器皿里熬——就像咱们这阵子熬盐,少了谁的力气都不成。”

北狄小孩们似懂非懂,却还是跟着用小石子在盐粒上划,阿古拉的石子突然掉在地上,滚到学堂门口的石板缝里。他蹲下去捡时,现缝里竟冒出株细小的绿芽,叶片上还沾着盐粒,想来是被风吹来的茶籽落在了这里。

“这是盐和茶的孩子!”阿古拉举着绿芽跑向大家,小手被盐粒磨得通红,“萨满说过,只要有这芽在,云狄学堂就永远不会缺盐,也永远不会缺茶!”

众人围着那株绿芽笑起来,笑声惊飞了学堂梁上的麻雀,翅膀扫过的桐油香混着盐味,在风里漫成一片温柔。林晚秋看着刀疤脸和陆承宇并肩站在阳光下,一个皮袍上沾着盐晶,一个军甲上落着茶屑,像两株扎根在同片土地的植物,根在看不见的地方紧紧缠在一起。

傍晚收工时,大家在学堂前摆了长桌,淮安的腌茶、北狄的奶酒、用云狄井盐腌的羊肉、掺了羊绒的茶饼,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像场丰收的盛宴。瘸腿老汉端着碗灵泉水泡的金骏眉,往刀疤脸碗里兑了些奶酒,说:“当年我爹要是看见这碗酒,就知道打仗不如熬盐,抢茶不如种茶——日子啊,终究是甜的比苦的多。”

刀疤脸的独眼里闪着水光,仰头喝了一大口,奶酒混着茶香在舌尖漫开,像把所有的艰辛都酿成了回甘。他往学堂的方向看,夕阳正落在“云狄学堂”的木牌上,字里的小狼崽被镀上了金边,嘴里的盐晶仿佛真的在光,像颗永不褪色的星辰。

林晚秋坐在长桌旁,看着孩子们围着绿芽打闹,看着北狄妇女和淮安媳妇交换着织布的花样,看着两个先生在商量课程,突然明白,熬盐的艰辛从不是白受的。那些磨破的肩膀、起皱的手指、浸在卤水里的日日夜夜,都像盐晶一样,在岁月里慢慢沉淀,最终长出了最珍贵的东西——是彼此眼里的信任,是共守的家园,是孩子们脸上比盐晶更亮的笑容。

夜风带着新茶的清香漫过来,吹得学堂的窗纸轻轻响。林晚秋往盐井的方向看,云狄井的卤水还在静静流淌,月光落在水面上,像撒了层碎银。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风雨,还会有艰辛,但只要这口井在,这学堂在,这颗在盐与茶的滋养下长出的绿芽在,云雾山的故事就会像熬盐的火,永远烧得旺旺的,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喜欢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之空间在手带全家逃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