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百里加急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 第176章 众卿听旨先帝遗诏在此(第1页)

第176章 众卿听旨先帝遗诏在此(第1页)

“已经……黑了。”

榆关昼短夜长,即便在夏季,此时窗外也早已漆黑如墨,营帐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帐壁上,随着火光轻轻晃动。

韩烨只觉唇上蓦地一软,温热的触感让他脑中一片空白,他反客为主地将薛莹按在身下,呼吸渐渐急促,最无法控制的便是身体的悸动,他拂袖熄灭桌案烛火,两人的气息在黑暗中交织缠绵。

夜色如深海般波涛汹涌,晚归的船只亟待入港,可就在千钧一之际,韩烨猛然停下动作,凭着最后一丝清明沙哑道:“薛莹……我如今一无所有……你何必……”

“傻子……”薛莹一口咬住他的耳垂,直至尝到血腥气才恨恨道:“你还有我。”

一切言语都成多余,薛莹闭上眼,全然接纳韩烨带来的痛楚与欢愉。

帐外风声呜咽,仿佛在为这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低吟。

余韵未歇,韩烨轻吻去她眼角的泪痕,将人搂得更紧,他的指尖在她光滑的背脊上轻轻划过,带来一阵战栗。

“不知京城现下如何……”虽身心俱疲,薛莹仍忧心忡忡地倚在韩烨怀中低语,她的丝散落在枕上,与他的纠缠在一起。

“方才回营见到兵部文书……”韩烨把玩着她的丝,沉声道:“陛下称病,内阁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太后听政前朝确有旧例,但文书未提及宁武帝的病情细节及后续安排,这个消息让帐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这么说来,姑母暂时还是安全的。”薛莹稍感安心,但眉头仍未舒展。

“不到最后关头,我想安国公也不会想让自己背上一个谋逆的罪名。”韩烨分析道,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她的长,“他们大抵要等皇后诞下皇子,名正言顺立储后再行清算。”他的目光深邃,显然在权衡着各方局势。

“距皇后产期尚有二月。”成败得失,就全在这两个月中了,倘若她现在就拿出薛太后的那封遗诏,命韩烨以清君侧之名进京勤王,虽有胜算,却难免生灵涂炭。

可朱承翌既已至榆关,这一战似乎避无可避。

薛莹心乱如麻,索性闭眼埋于韩烨颈间,汲取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

寿康宫中,薛太后已大妆完毕,穿上了临朝所用的玄深青色九凤翟衣,头戴九凤金冠,一向温婉的面容中,也透出几分肃杀来。

行至太和殿时,却与从永寿宫出来的谢太后撞了个正着。

两人皆是一身礼服,气势非凡。

谢太后抬眸看了一眼薛太后头上的九凤冠,脸上露出几分鄙夷来。

“妹妹这是第一次戴九凤冠吧?是不是觉得沉得很?”

九凤冠乃是皇后及太后才有资格所佩戴,先帝在时,薛太后不过只是贵妃,并没有资格戴九凤冠。

“姐姐既戴了那么多年,难道不知这凤冠有多重?”薛太后抬眸对上谢太后那不怀好意的眼神,继续道:“只是不知道姐姐这顶凤冠,还能戴多久?”

“你……”谢太后险些被激怒,只冷冷道:“只要比你更久便好。”

薛太后似笑非笑,目光扫过谢太后略显憔悴的面容:“你同我争了一辈子,除了比我多戴几日凤冠,还有何处胜过我?如今不还是要与我一同临朝。”这话直戳谢太后痛处。

“薛梓玥你这贱人!”谢太后终于失态,声音尖锐,“不过靠手段上位……”她的话未说完,薛太后却已转身步入金銮殿,留她一人气结。

此为宁武帝辍朝后次早朝,奏报纷至沓来,两宫太后应接不暇。众臣默契避谈帝疾,心知龙体恐已难支,而新君尚未出世。

文官虽强,难敌武官利刃,故两派皆不敢妄动。殿内气氛凝重,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看着两位太后的脸色。

丑时起身,卯时入殿,年迈的张辅已站立整整两个时辰。

盛夏酷暑虽置冰解热,仍令人难耐,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身形微微摇晃。

正当太监请示是否退朝时,薛太后忽起身步下玉阶,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诏书,这个动作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众卿听旨,先帝遗诏在此。”薛太后声如金玉,全无平日羸弱,她的目光扫过殿内群臣,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遗诏?先帝何时留有遗诏?”

“哪位先帝?莫非是……”

朝堂顿时窃语四起,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惊疑,薛太后却不理会,将诏书递予张辅:“请辅宣诏。”

本已疲惫不堪的张辅惊出冷汗,霎时清醒。

在众臣催促下,他颤手展开卷轴,目光扫过内容后,冷汗浸透朝服。

“辅快念啊!”群臣焦灼,声音此起彼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张辅强稳心神朗声诵读,声音在殿内回荡:“朕承天命、御极四海,今有隐情关乎国本,武定侯之子韩烨,实乃朕之血脉,因时势所限托养侯门,皇子长于功勋之家,睿智聪颖文武兼备,兹承皇天眷命,册封摄政王,赐号弘业,协理国政,钦此。”

满殿哗然!所有目光齐聚武定侯韩鸿泰身上。

韩鸿泰自旧年告病之后,已有许久不曾上朝,今日头一次上朝,便遇上了这般形势。

喜欢我八百里加急给世子寄和离书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八百里加急给世子寄和离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