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迹
接下来的几日,敦煌城风声鹤唳,全城戒严的状态并未解除。封庭筠麾下的军士与敦煌府的差役四处搜捕“暗沙”残党以及与马贼勾结的内应,城中气氛肃杀。而归鸿馆驿更是被围得铁桶一般,飞鸟难入。
莫斯星则彻底隐匿了行踪,白日里几乎从不现身,只在夜晚如同暗夜君王,悄然活动。他并未再试图靠近守卫森严的归鸿馆驿,而是将精力放在了更深层次的探查上。他需要更多关于西洲公主丶关于朝堂丶关于那位坐在龙椅上操控着他人生死的皇帝的信息。
他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织工,在敦煌这张复杂的大网上,小心翼翼地抽取着不同的丝线。通过那些往来西域与中原的商人,他了解到近年来中原对西洲边境的几次征讨规模空前,隐隐形成压迫之势;通过一些混迹于底层丶消息灵通的江湖散人,他隐约听闻朝中似乎有文官集团对封家这等手握重兵的将门颇为忌惮,暗中多有掣肘;他甚至冒险潜入过敦煌刺史府,翻阅了近期的部分往来公文副本,虽未找到直接证据,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某些信息,与他之前的猜测隐隐吻合。
一个清晰的图景在他脑海中浮现:中原皇帝年事渐高,猜忌之心日重,对内欲削弱功高震主的将门,对外则试图以强权震慑周边属国,西洲便是其立威的目标之一。逼迫西洲送出最受宠爱的公主和亲,既是对西洲的羞辱与控制,也可能是某种更大阴谋的一环。
这让他对那位高居庙堂的皇帝,鄙夷之馀,更多了几分警惕。如此帝王,为了权位稳固,不惜逼迫属国丶猜忌忠良,当年莫家那“妖星乱紫薇”的预言,恐怕也只是其铲除异己的借口罢了!
就在他于暗中编织信息之网时,一个意外的发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这夜,他潜藏在城南一处“暗沙”残馀势力可能使用的联络点附近,试图找到那日逃脱的灰衣头目的踪迹。虽未等到目标,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行踪鬼祟丶身着普通士卒服饰,但举止气度却与寻常军汉迥异的中年男子。此人趁着夜色,悄然与一名看似商贾打扮的人在一处废弃民宅中接头。
莫斯星心中一动,悄然靠近,凭借超凡的耳力,捕捉到了他们的只言片语。
“……上峰有令,东西务必送入封家军辎重营,赵老三自会接应……”
“……放心,已打点妥当,绝不会牵连到大人……”
“……哼,封庭筠小儿嚣张不了几日了,只待京中……”
後面的话语变得模糊不清,但那“封家军”丶“辎重营”丶“京中”等词,却让莫斯星瞬间警觉!封家军内部竟有内鬼?而且似乎与朝中之人勾结,意图对封庭筠不利?
他心中凛然,立刻放弃了追踪那名“暗沙”残党,转而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了这名神秘的中年士卒和那名商贾身上。只见那商贾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匣,交给了中年士卒。两人又低声交谈几句,便迅速分开,各自消失在夜色中。
莫斯星毫不犹豫,选择了跟踪那名中年士卒。此人显然对敦煌城极为熟悉,专挑僻静小巷穿行,七拐八绕,最终竟回到了城西的军营附近!他并未从正门进入,而是绕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後,熟练地翻过栅栏,潜入了军营之中!
果然!此人竟是封家军内部之人!而且看其身手和对军营的熟悉程度,绝非普通兵卒,至少也是个低阶军官!
莫斯星停在军营外的阴影里,青铜面具下的脸色凝重无比。封庭筠在前方为国征战,迎接公主,背後却有人在他军中安插钉子,意图陷害!这朝堂之上的倾轧,竟已险恶至此!
他回想起日间打探到的,关于朝中文官集团与将门之间的矛盾,心中已然明了七八分。这恐怕是朝中某些人,甚至是那位皇帝默许下,针对封家的一场阴谋!而那送入辎重营的匣子,里面装的绝非善物,很可能是构陷封庭筠的“罪证”!
莫斯星眼中寒光一闪,瞬间做出了决定。他必须查清这匣子到底是什麽,以及那个接应的“赵老三”究竟是谁!他要将这潜伏在封家军中的毒瘤,连根拔起!
他不再犹豫,身形如同轻烟般掠过栅栏,凭借着对气息的敏锐感知和对军营布局的快速判断,远远地吊在那中年士卒身後,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这座看似戒备森严丶实则已开始被人从内部蛀空的军营。
夜色深沉,军营中除了巡逻队规律的脚步声和远处马厩传来的偶尔嘶鸣,一片寂静。但这寂静之下,却隐藏着足以致命的杀机。莫斯星如同暗夜中的猎豹,紧紧盯着前方的目标,一步步接近那可能关乎封庭筠生死丶乃至整个朝局走向的阴谋核心。
军营占地颇广,营帐林立,井然有序。那中年士卒显然对营地极为熟悉,避开主要通道,专走帐篷之间的阴影处,行动迅捷而警惕。莫斯星远远缀着,将自身气息与环境融为一体,《渊渟岳峙》的心法运转到极致,使得他如同一个没有实体的影子,即便有巡逻队从附近经过,也未能察觉分毫。
跟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那中年士卒来到营地西北角的一片区域,此处多是堆放粮草辎重的营帐,守卫相对外围区域要稀疏一些。他在一座标注着“丙字柒号”的大型辎重帐篷外停下脚步,再次警惕地四下张望。
莫斯星悄无声息地滑入附近一座帐篷的阴影中,屏息凝神。
只见那中年士卒并未进入帐篷,而是绕到帐篷後方,屈指在篷布上有节奏地轻叩了三下。片刻後,帐篷底部被掀开一角,一个脑袋探了出来,压低了声音道:“张校尉?得手了?”
被称为张校尉的中年士卒点了点头,迅速将那个油布包裹的小匣递了过去,低声道:“赵老三,东西在此,依计行事,务必藏稳妥当,待到京畿之地,自会有人来‘发现’它。”
那探出头的赵老三接过匣子,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的笑意:“张校尉放心,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哼,封庭筠那黄口小儿,仗着军功和家世,平日里眼高于顶,不将我们这些‘老人’放在眼里,这次定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