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龙舟竞渡早在什么时期就有了 > 第 34 章(第2页)

第 34 章(第2页)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过上了向往已久的生活。每日读书下棋,游山玩水,偶尔与邻里往来,全然不问世事。

秦弓的身体在江南湿润的气候中渐渐好转,脸色红润了许多。吴戈的箭伤也痊愈了,每日练武不辍,说是要保护他家尚书大人。

这日,他们泛舟太湖。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秦弓靠在吴戈肩上,看着烟波浩渺的湖面,忽然道:

"有时候觉得,这一切像一场梦。"

吴戈轻抚他的头发:"如果是梦,我宁愿永不醒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月後,京城传来消息:皇帝病重,太子监国。但朝中老臣对新政多有抵触,太子处境艰难。

随消息而来的,还有太子的亲笔信:

"太傅:学生愚钝,难当大任。朝中诸事繁杂,每每力不从心。若得太傅指点一二,学生感激不尽。。。"

信上的字迹潦草,可见写信人的焦虑。

秦弓看完信,沉默良久。

"你想回去?"吴戈问。

秦弓摇头:"不想。但是。。。"

他望着北方,目光复杂:"太子毕竟年轻。"

当晚,秦弓在书房坐了一夜。吴戈推门进来时,看见他正在写信。

"在给太子回信?"

"嗯。"秦弓头也不擡,"虽然不能回朝,但可以远程指点。"

吴戈在他身边坐下:"你不必勉强自己。"

"不勉强。"秦弓放下笔,"这样很好。既能为国尽忠,又能与你相守。"

从这天起,秦弓开始与太子定期通信。有时是分析朝局,有时是推荐人才,有时只是聊聊为君之道。太子的回信总是很及时,字里行间透着敬重。

这样的日子平静而充实。直到有一天,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份宁静。

来的是苏沫。她比记忆中清瘦了许多,但眼神依旧明亮。

"听说你们在这里过得很好。"她微笑着说。

秦弓有些意外:"你怎麽找到这里的?"

"赵婉告诉我的。"苏沫看着他们,"我这次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忙。"

"什麽忙?"

"我想在江南办女子学堂,教她们读书识字。"苏沫道,"但当地士绅多有阻挠。若是二位肯出面。。。"

吴戈与秦弓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同。

三日後,在二人的支持下,江南第一所女子学堂正式开办。苏沫任山长,秦弓偶尔去讲学。

学堂开办那日,来了许多好奇的百姓。秦弓站在讲堂上,看着下面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忽然明白了苏沫的苦心。

"你在想什麽?"回去的路上,吴戈问。

秦弓微笑:"我在想,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春天。这日,他们收到太子来信,说皇帝驾崩,新帝即位。朝局稳定,天下太平。

随信寄来的,还有一道圣旨:追封吴戈为镇国公,秦弓为文渊阁大学士,都是虚衔,以示荣宠。

秦弓看完圣旨,轻轻放下:"这样很好。"

是啊,这样很好。不在朝堂,却能心系天下;不为官身,却能教化百姓。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夜幕降临时,他们坐在园中的亭子里对酌。月光如水,洒在相携的身影上。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秦弓忽然问。

"怎麽不记得。"吴戈笑道,"那时你病得奄奄一息,我还以为捡回来个麻烦。"

"现在呢?"

"现在。。。"吴戈握住他的手,"觉得这是老天爷给我最好的礼物。"

秦弓靠在他肩上,满足地闭上眼。

远处,太湖的波光在月下闪烁。近处,园中的海棠开得正好。

这一生,他们经历过战火纷飞,也享受过太平盛世;承受过流言蜚语,也收获过真挚情谊。如今功成身退,隐居江南,终于可以携手共度馀生。

而大晟的江山,自有後来人去守护。

---

(卷四《入幕之宾》完)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