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若瑜看穿了她的兴奋与忐忑,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眼神坚定而充满信任:“别担心。你可以的。《向阳》和你的新作完全有资格站在那里。这是你应得的。”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她惯有的丶令人安心的沉稳:“所有後勤丶协调丶沟通的事情,交给我。你只需要专注于创作。需要助手吗?我可以立刻让助理联系最好的布展团队和艺术顾问。签证丶机票丶住宿…”
听着她条理清晰丶瞬间进入“作战状态”的安排,姜妍染原本有些慌乱的心奇迹般地安定了下来。她看着秦若瑜,这个在商场上运筹帷幄的女人,此刻正为她艺术生涯的飞跃而全力以赴地规划着,那种被全然支持和托底的感觉,比任何荣誉都更让她踏实。
“嗯。”她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清亮而坚定,“我知道。我们一起。”
接下来的日子,公寓仿佛变成了一个临时的项目指挥部。
画室里的灯光亮到更晚,姜妍染进入了废寝忘食的创作状态,草图铺满了地面,画布上的色彩越来越大胆,充满了对“未来”概念的思考和诠释。她需要创作几幅全新的核心作品,并对《向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主题。
秦若瑜则负责起了“项目经理”的角色。她的书房里多了许多关于威尼斯双年展的资料丶国际艺术物流的报价单丶以及意方往来沟通的邮件。她高效地处理着一切繁琐事务,联系画廊丶敲定合作细节丶安排行程,甚至细心地考虑到威尼斯的天气和布展强度,开始着手为姜妍染准备一些舒适实用的衣物和鞋子。
两人各自忙碌,却节奏同步。秦若瑜会准时提醒沉浸在创作中的姜妍染吃饭休息,姜妍染也会在秦若瑜长时间对着电脑後,强行拉她起来做眼保健操(虽然通常以笑场结束)。
拿铁和玛奇朵似乎也感知到了家里的“重大项目”,变得乖顺了不少,不再频繁打闹,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趴在画室或书房的角落陪伴着。
偶尔在深夜,两人疲惫地靠在沙发上时,会一起翻看威尼斯的图片和往届双年展的纪录片。
“听说主展馆在绿园城堡,很漂亮…”
“嗯,你的作品放在那里,一定很合适。”
“到时候,我们可以在威尼斯多待几天,坐贡多拉,去看彩色岛…”
“好,都听你的。”
对未来的憧憬和并肩作战的默契,冲淡了所有的疲惫。
在这个过程中,秦若瑜也更深地走进了姜妍染的艺术世界。她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者,而是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理解她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的“同行者”。她会提出一些来自商业视角却颇具啓发性的布展建议,也会在她陷入瓶颈时,给予最坚实的情绪支持。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秋去冬来,窗外飘起了第一场雪。
姜妍染的参展作品基本准备就绪,秦若瑜那边的所有後勤安排也已基本敲定。
这天晚上,两人终于能稍微喘口气,窝在沙发里看一部轻松的老电影。拿铁霸占着秦若瑜的腿,玛奇朵则蜷在姜妍染怀里。
电影片尾曲响起时,姜妍染忽然轻声说:“若瑜,谢谢你。”
秦若瑜侧过头,看着她被屏幕光线勾勒出的柔和侧脸:“谢什麽?”
“所有。”姜妍染转过头,目光温柔而深邃,“谢谢你支持我追梦,谢谢你为我处理好一切琐碎,谢谢你…让我可以毫无後顾之忧地飞。”
秦若瑜笑了,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下巴轻轻蹭着她的发顶:“傻瓜。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温柔:“放心去飞吧,我的大艺术家。我永远是你的地面指挥塔。”
窗外雪花无声飘落,室内暖意盎然。
两只猫不知何时也凑到了一起,挤在同一个软垫上,依偎着睡着了。
前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她们已然握紧彼此的手,拥有了面对一切丶共赴荣耀的勇气和力量。
威尼斯,似乎也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