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乱世枭雌在线阅读 > 第83章 旧恨新仇 有点意思(第1页)

第83章 旧恨新仇 有点意思(第1页)

第83章旧恨新仇“有点意思”

蜀中益州,暮春时节。

草木葱蔚洇润,田间雨水充沛,一日里常常时晴时雨。

那队人过了牌坊两侧的守卫查验,前方是一条笔直的三段长阶梯,阶梯尽头又是三层牌坊,牌坊过後再上三段阶梯,尽头是一座宗室规格的祭祀庙堂。

那队人在庙堂门外卸下随身佩刀佩剑递与两侧守卫,依次走进庙堂,对着大殿中的广元公主像焚香祭拜了一番,才低头缓缓倒退出庙堂,又从庙堂西侧往陵寝後方走去。

这铁女寺建成的年头比广元公主的陵寝要久远,十二年前广元公主的棺椁被送回益州後,时年九岁的伏兆上书请旨于铁女寺剃度出家,专心为母亲修建陵寝守灵。

京中来送葬的人踏勘了这片山坳,回京将四周情况禀报给皇帝,考虑到宗室体面,皇帝允准了伏兆的请求,下旨以亲王规格厚葬广元公主,又将陵寝後方的铁女寺更名为永宁寺,划为皇家比丘尼寺院,专为广元公主守灵。

半个月前伏兆在这里起事,发出檄文当日,她摘下那块御笔提字的“永宁寺”匾额一把火烧尽,又将原名“铁女寺”的旧匾挂了上去。

这时山中小雨渐停,明媚日光从寺院上方的百年古树枝桠间洒落下来,伴着一阵阵鸟儿鸣唱。

站在铁女寺门外的一行人,静静擡头看着那块旧匾,时隔十二年,这三个字还和从前一样气贯长虹。

这时,寺院大门缓缓开啓,一位年轻的比丘尼走出来施礼道:“法师已在禅院内候着诸位了。”

那队人忙快步上前,向那比丘尼回礼问好後,依次大跨步走进寺中,照例先到佛母殿上了三炷香,才退至殿外往後面的禅院走去。

後面的禅院与大殿中间还隔着两层院落,那队人在古刹树影碎阳中步履匆匆地往後走着,不多时,已见到禅院大门,门口正有两位比丘尼在此等候,见衆人到来,伸手推开了院门。

院中三间房舍,这个时间,伏兆通常是在东禅房里,那两位开门的比丘尼也朝着东边指了一下,那五人中的领队点了点头,擡脚往东禅房走去。

来到禅房门口,没等敲门,就听里面传来一个有些低沉的声音:“进来吧。”

领头的人轻轻推开禅房木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乎占了一面墙的坤舆图,图中是本朝十二道两百个州府的区域划分,图上还详细标记着各州府名称及山川河流地势走向。

屋中只有一位身姿劲拔刚健的青年比丘尼,正站在坤舆图剑南道的位置前,手里拿着一叠彩色印贴,在她身旁的坤舆图中,益州和周边五个州都已被贴上了一小块黄色标记。

那五人先向伏兆行了礼,起身後见她转过头来问道:“城中情况如何了?”

领头那人答道:“城中各处一切平稳,明日可以取消戒严了。”

伏兆细细看了看面前这五个人,见她们都较先时皆憔悴了些,遂擡手请她们在前面的长几侧蒲团上坐下,口里说着:“你们这些时日都辛苦了。”

伏兆将手里的那叠印贴放到一边,也坐到她五人对面,点起茶炉,取过一盒茶粉和六只茶盏,慢悠悠燲盏点起茶来,请面前五人将益州城内的情况细细说与她听。

半个月前,剑南道驻军大部分主力人马在益州城外大营分批集结後出征,伏兆得知队伍开至山南道中部後,又听闻後续兵马准备带强征的三万民女离开益州,她当即带着深藏于铁女寺地下的私兵杀出了广元公主陵寝,剿灭了那些押送官军後,又转身杀回益州,除掉剑南道总督和一衆官吏後,召集起周边各地蛰伏的人马,将那些民女送回了各州县乡。

此刻坐在伏兆面前的五个人,都是她母亲当年培养来统帅私兵队伍的心腹。

当年广元公主收到圣旨要求她即刻回京时,她便预感到凶险,于是在离开益州前,将秘密培植的人马全部调离益州,前往剑南道各州蛰伏候命。

果然广元公主去後不到两个月,只回来了一副棺椁和望不见尽头的送葬仪仗队伍,伏兆在府中接了圣旨,以专心为母修建陵寝并守灵为由,到广元公主早先划好的陵寝山中铁女寺出家为尼。

随後的几年时间里,伏兆靠着母亲留在益州城中为数不多的亲信,与前来踏勘陵寝的京中人前後斡旋,不仅护住了建在铁女寺地下的私兵场,还在陵寝建成後通过预留的墓道向北面又扩建出一座地宫,伏兆对外声称这是为自己将来准备的陪葬墓室,实则内中与私兵场相连,作为存放兵器和转移人员的场地。

这些年皇帝派过不少人到益州,先是封了益州城中两处公主府私建的练兵场地,随後又明里暗里地派人监视广元公主陵寝和更名为永宁寺的铁女寺,还将原本设在南边的剑南道都护大营迁到了益州城外,提防广元公主未被清除干净的旧日势力反扑。

因此伏兆只能在暗中一点点调动人马,同时令蛰伏各州的人控制好当地舆情,莫使民衆自发祭奠广元公主或于言语中怀念旧主,以安皇帝猜忌之心。

蜀中益州和周边八州,在广元公主幼时就被划为她的封地,至二十岁正式遥领封地,过问各州政务,这些年民安物阜,百姓称颂,广元公主被贬回封地那一年,不知内情的百姓还曾自发出城,欢迎广元公主回封地长居。

正因知道广元公主在蜀中颇得民心,皇帝才会在她死後多次派人前来,只为确保当地民衆没有因广元公主薨逝而对朝廷生出不敬之意,好在数年监视下来,发现各地并未因此起波澜,也没有民衆大规模缅怀广元公主或质疑其死因,皇帝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伏兆就在这种高压监视之下,小心翼翼地暗中筹划了数年,将地下私兵收拢了一部分,她正琢磨着如何能稍稍转移剑南道大军的注意力,恰赶上燕北道失守让朝廷调走了这些碍事的家夥,倒给她省了不少力气。

这次她一举夺下益州,城中只有城防军和总督府官吏遭了难,伏兆带铁女寺军进城後打着广元公主的旗号向各坊张贴檄文,城中民衆一则感激她救下被官兵强征走的女子,二则见檄文中提到的广元公主为朝中谗臣所害之言,又加上这次朝中下令让剑南道大军强征民女安抚前线,旧恨加新仇,瞬间点燃了民衆的怒火。

伏兆趁此时机在益州和周边县镇大肆招兵买马,当初被送回家的那些女子中的大部分人再次离家前来应召,加入了她的铁女寺军,至此伏兆麾下人马迅速扩张至七万馀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