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喧嚣散去时,夜已深透。临城军营被一层薄霜覆盖,踩上去咯吱作响,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马小丑没有回自己的单人营房,而是绕着营地走了一圈,最后停在第三班原有的营房外——这里如今住着清剿黑风山时表现最突出的二十几名士兵,灯火早已熄灭,只偶尔传来几声均匀的鼾声。
他靠在冰冷的营房门框上,指尖摩挲着腰间那把林婉清送的驳壳枪,枪身的凉意让他的头脑愈清醒。庆功宴上赵老歪的器重、其他军官的奉承、士兵们的拥戴,像潮水般涌过心头,却没让他生出半分懈怠。相反,李彪被降职时那怨毒的眼神,还有军营里隐约传来的派系议论,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穿越到这民国乱世,从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屌丝,到如今手握三个班兵权的排长,看似一步登天,实则如履薄冰。赵老歪的赏识是柄双刃剑,既给了他展的机会,也让他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清剿土匪的战功是资本,却也让他暴露了锋芒。他太清楚这个时代的规则了——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再高的职位、再大的威望,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必须有自己的班底,绝对忠诚、能打硬仗、跟得上我的思路的班底。”马小丑在心里默念。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历了李彪陷害、乱世求生后的必然选择。他要的不是一群只会听话的兵,而是能理解他的军事理念、愿意跟着他保境安民、甚至能在未来陪他闯荡更大天地的“自己人”。
这个班底的核心人选,其实早就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第一个是张大壮。这个临城本地汉子,身高近两米,虎背熊腰,一双蒲扇般的大手握着鬼头刀时,能劈得山石迸裂。他是苦出身,父母死于土匪劫掠,加入赵老歪的队伍只为混口饭吃,却始终守着一份憨厚耿直的底线。黑风山伏击战时,马小丑的伏击战术需要有人带头冲阵,是张大壮第一个站出来,顶着土匪的子弹冲进敌群,硬生生砍出一条血路;马小丑被诬陷入狱时,也是他红着眼要带人劫狱,被拦下后又四处联络弟兄,打探消息,那份不掺任何杂质的赤诚,比任何战功都让马小丑动容。
第二个是李四狗。这小子才十九岁,河南逃荒过来的,身材瘦小,眼睛却亮得像鹰,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从小在山里长大,爬树、追踪、侦查样样精通,比猎犬还敏锐。上次侦查黑风山土匪营地,是他凭着几根烟蒂、一片被踩倒的野草,就摸准了土匪的水源地和巡逻规律;马小丑被关押期间,他更是借着采买药材的名义,悄悄潜入县城,联系上林婉清的管家,传递了李彪与张秃子勾结的关键线索。他看似滑头,实则重情重义,认定了谁,就愿意掏心掏肺。
除了这两人,还有几个名字也在马小丑的名单上:神枪手赵二柱,自幼跟着猎户父亲学射击,用老式步枪能在百米外打中飞鸟,清剿土匪时一枪击毙了扛机枪的土匪头目;爆破能手王小五,以前是煤矿工人,懂火药配比,这次清剿土匪的粮仓,就是他用自制炸药精准引爆,没伤着一个被掳百姓;还有文书刘秀才,读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心思缜密,能把马小丑随口说的战术思路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方案,还能记账、清点物资,是难得的文职人才。
这些人,要么作战勇猛,要么身怀绝技,要么头脑灵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经历过战火考验,对马小丑既有敬佩,更有一份同生共死的信任。马小丑要做的,就是把这份信任拧成一股绳,把他们培养成自己最坚实的臂膀。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马小丑就让人吹响了集合号。三个班的近百名士兵迅列队,站在营地里的空场上,寒风吹得他们脸上红,却没人敢有半句怨言——经过清剿黑风山的战役,马小丑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绝对的权威。
马小丑站在队伍前方,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声音洪亮而坚定:“弟兄们,清剿黑风山,我们赢了,但这不是结束,是开始。乱世之中,拳头硬才站得住脚,队伍强才能保得住人。今天,我要从三个班里挑选最优秀的弟兄,组建一支‘尖刀班’!”
“尖刀班”三个字一出,士兵们瞬间炸开了锅,眼神里满是兴奋和期待。谁都知道,能被马班长选中,意味着能接受最好的训练,能参与最重要的任务,更意味着能得到重用。
“安静!”马小丑抬手压了压场面,“尖刀班选拔,不看出身,不看关系,只看三样:忠诚、勇猛、服从。接下来三天,我会组织考核,能留下来的,就是尖刀班的一员,由我亲自训练,军饷翻倍,伙食加倍!”
这话更是让士兵们热血沸腾,一个个挺直了腰板,恨不得立刻就上考场。
接下来的三天,军营里掀起了一股考核热潮。马小丑设计的考核项目,既考硬实力,也考软实力。
体能考核上,他要求士兵负重二十斤跑完十里山路,还要攀爬三米高的土墙、穿越布满荆棘的障碍区。张大壮凭着过人的力气,负重跑第一个冲过终点,攀爬土墙时却被难住了——他身材魁梧,灵活性不足,试了三次都摔了下来。马小丑没有批评他,而是亲自示范,教他如何利用助跑的惯性和手臂的拉力,还拍着他的肩膀说:“大壮,打仗不是光靠蛮力,灵活能让你在战场上活更久。”张大壮满脸通红,咬着牙反复练习,最后硬生生凭着一股韧劲爬了上去,手掌磨破了皮也浑然不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格斗考核中,士兵们两两对决,马小丑亲自担任裁判。李四狗身材瘦小,面对比他高半个头的对手,却不慌不忙,利用灵活的走位避开攻击,趁对手破绽百出时,一记锁喉术轻松制服对方。马小丑看得连连点头,这小子的格斗技巧虽然是野路子,却实用、精准,有成为侦查兵王牌的潜质。
射击考核时,赵二柱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马小丑特意设置了远距离靶和移动靶,甚至在靶场周围放了鞭炮干扰注意力。可赵二柱端起步枪,眼神专注得像鹰隼,三枪过后,报靶士兵大喊:“全中!都是十环!”马小丑走过去,拿起他的步枪看了看——这是一把老旧的汉阳造,枪管都有些变形,能打出这样的成绩,全靠硬实力。
最关键的是忠诚度考核。马小丑让人故意在几个士兵面前散布谣言,说“马班长要被调去别的部队,尖刀班要解散”,看谁会动摇;又让后勤兵故意克扣部分士兵的考核物资,看谁会抱怨、闹事。结果,张大壮、李四狗、赵二柱等人不仅没有动摇,还主动安抚其他士兵,说“跟着马班长,去哪都愿意”,面对物资克扣,也只是平静地向马小丑反映,没有丝毫不满。
三天考核结束,尖刀班的十二名成员正式确定:张大壮、李四狗被任命为副班长,赵二柱负责狙击,王小五负责爆破,刘秀才担任文书,其余七人也各有分工,组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的精锐小队。
任命仪式定在第四天清晨,马小丑没有选择在军营大帐,而是带着十二名尖刀班成员来到了营外的烈士坡——这里埋着之前与土匪作战牺牲的士兵,墓碑简陋,却透着一股肃穆。
马小丑让士兵们排成一列,对着墓碑敬礼,然后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弟兄们,今天在这里成立尖刀班,不是让你们当特权阶层,而是让你们扛起更大的责任。这些墓碑下的弟兄,都是为了保境安民而死,我们活着的人,不能让他们白死。”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有力:“我马小丑,今天在这里对天誓:只要我活着,就绝不会让尖刀班的弟兄受委屈,军饷足额,伙食尽量改善,受伤了有最好的药,牺牲了我替你们照顾家人!但我也有三个规矩,谁要是破了,立刻滚出尖刀班,军法处置!”
“第一,绝对忠诚!只听我一个人的命令,不掺任何派系,不搞任何小动作!”
“第二,绝对勇猛!战场上不能当逃兵,不能丢下战友,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
“第三,绝对守矩!不准欺压百姓,不准抢劫财物,不准奸淫掳掠,违者,我亲手毙了他!”
这三条规矩,字字千钧,砸在每个士兵的心上。他们都是苦出身,见惯了军阀部队烧杀抢掠的恶行,马小丑的规矩,不仅是约束,更是给了他们一份尊严——当一个有底线、有尊严的兵。
张大壮率先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铿锵:“班长,我张大壮对天誓,遵守三条规矩,永远追随班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永远追随班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他十一名士兵也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高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带着一股决绝的赤诚。
马小丑一一将他们扶起,眼眶有些热。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能得到这样一群人的信任,是他最大的财富。
接下来的一个月,马小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尖刀班的训练上。他摒弃了军营里传统的“傻练”模式,结合现代军事理念,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案,每天从清晨练到深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体能训练上,他不仅要求士兵们跑步、举重,还加入了武装泅渡、匍匐前进、野外生存等项目。他带着士兵们钻进临城周边的山林,教他们识别可食用的野菜野果、搭建临时庇护所、利用地形躲避追踪。有一次,他们在山里遇到了暴雨,马小丑让大家就地取材,用树枝和油布搭建防雨棚,自己则带着张大壮去寻找水源,还教大家如何过滤雨水饮用。那一夜,所有人都淋得浑身湿透,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反而觉得收获满满。
格斗训练时,马小丑把自己在军事院校学到的现代格斗术倾囊相授,结合士兵们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他教张大壮如何利用力量优势压制对手,同时弥补灵活性不足的短板;教李四狗如何运用巧劲,以弱胜强;教赵二柱近身格斗技巧,让他不仅会用枪,还能在弹药耗尽时自保。为了让训练更真实,他还让士兵们进行实战对抗,身上套着厚厚的棉甲,真刀真枪地较量,每次对抗结束,大家身上都是淤青,却越练越勇。
战术训练是马小丑最看重的部分。他把尖刀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伏击战、遭遇战、偷袭战、解救人质等各种模拟演练。每次演练前,他都会详细讲解战术要点,比如伏击战要选好地形、把握时机,偷袭战要隐蔽行踪、战决;演练过程中,他亲自下场指挥,纠正士兵们的错误;演练结束后,他会组织大家复盘,让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共同分析成败得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一次,在模拟偷袭敌营的演练中,李四狗带领的侦查小组因为过于急躁,提前暴露了行踪,导致整个演练失败。复盘时,李四狗低着头,满脸愧疚:“班长,都是我的错,我太急于求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