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致残者,由部队供养终身;
-战死沙场者,厚葬并赡养其家属。
奖惩分明的机制,极大地激了士兵们的积极性。训练场上,士兵们个个拼尽全力;私下里,大家互相切磋技艺,争当先进,部队的风气焕然一新。
三、灌输现代理念,革新训练模式
马小丑深知,古代军队的训练多侧重个人勇武,缺乏协同作战和科学方法。他决定将现代军事理念融入训练,从“单兵勇”转向“整体强”,打造一支具备协同作战能力、战术素养过硬的精锐之师。
(一)基础训练:队列与体能,培养服从与耐力
基础训练是一切的根本。马小丑将队列训练作为第一课,要求全体士兵学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跑步走等队列动作。
“队列训练不是花架子!”马小丑在训练场上对着士兵们高声喊道,“它能培养你们的服从性和集体意识!战场上,只有所有人动作一致、听从指挥,才能形成战斗力!一个人再能打,也顶不过一支团结的队伍!”
起初,不少士兵对此不以为然。北洋军降兵赵虎就私下抱怨:“咱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走队形的,练这些有啥用?”
马小丑没有反驳,而是组织了一场简单的演练:让赵虎带领十名士兵,不经过队列训练,直接执行“齐步冲锋”的命令;再让经过队列训练的一个班,同样执行“齐步冲锋”。结果,赵虎带领的士兵冲锋时杂乱无章,有的快有的慢,毫无冲击力;而经过训练的班,步伐整齐、气势如虹,冲锋时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亲眼看到差距后,赵虎和其他士兵再也没有怨言,认真投入到队列训练中。经过半个月的训练,士兵们的队列动作愈标准,无论齐步走还是跑步走,都整齐划一,气势十足。
体能训练则围绕“耐力、力量、敏捷”三个核心展开:
-耐力训练:每日清晨,全体士兵进行十里越野跑,新兵营跑五里,逐步递增;
-力量训练:举石块(从二十斤递增到五十斤)、拉拉力器(用麻绳和石头制作)、俯卧撑、仰卧起坐;
-敏捷训练:穿越障碍(用木杆、绳索、土坑搭建)、攀爬土墙、快躲闪。
为了避免训练枯燥,马小丑还组织了体能竞赛,比如越野跑冠军奖励银元,举石块坚持最久者奖励粮食,极大地调动了士兵们的积极性。
(二)技能训练:武器使用与战术配合,提升实战能力
技能训练分“武器使用”和“战术配合”两大模块,针对性极强。
武器使用训练
-步枪射击:马小丑亲自示范,讲解步枪的构造、瞄准技巧(三点一线)、换弹方法、保养要点。他要求士兵们每日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每人至少射五子弹,从固定靶到移动靶,逐步提升难度。为了节约弹药,他还制作了木枪和稻草人靶,让士兵们进行模拟射击练习。
-近战武器:大刀、长矛的训练由张大壮负责,传授劈、砍、刺、挡等基础动作,再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格斗演练;火铳、炸药的使用由李四狗负责,讲解火铳的填药、点火、瞄准,以及炸药的安放、引线控制,强调安全操作,避免误伤。
-骑兵技能:骑兵连由王强负责,训练骑马、马上劈砍、马上射击、快机动等技能,每日进行马术演练和模拟追击。
战术配合训练
这是现代军事理念的核心。马小丑将“协同作战”“侦查先行”“火力掩护”“攻防转换”等理念融入训练,组织各单位进行多兵种配合演练:
-步炮协同(模拟):由攻坚营的步兵担任主攻,用炸药模拟火炮掩护,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冲锋,突破敌方防线;
-近战与火力配合:近战营的士兵负责正面牵制,攻坚营的火铳手、步枪手提供远程火力支援,交替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侦查与奇袭:侦查排先潜入“敌方”区域,摸清部署后,引导近战营进行偷袭,破坏“敌方”补给或指挥点;
-防守反击:模拟城池被围,各营分工防守,利用滚石、擂木、炸药抵御进攻,待“敌方”疲惫时,骑兵连和攻坚营起反击,内外夹击。
每次演练后,马小丑都会组织军官和士兵复盘,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火力掩护不到位”“冲锋时机不当”“通讯不及时”等,然后针对性地改进,让士兵们在实践中理解战术理念,提升配合默契。
(三)卫生与后勤训练,保障部队持续战斗力
马小丑深知,古代军队伤亡率高,除了战斗伤亡,更多是因为伤口感染、疾病传播。因此,他特别加入了卫生训练,让苏玉婷协助传授基础卫生知识:
-伤口处理:用烧酒消毒、用干净布条包扎,避免伤口化脓;
-饮用水安全:必须饮用煮沸的水,严禁喝生水;
-营房卫生:每日打扫营房,定期晾晒被褥,清理垃圾,防止蚊虫滋生;
-急救技能:教士兵们简单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方法,每个班培养一名“卫生员”,负责战时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