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的春末,暖风裹挟着郊外麦田的清香,漫过城墙,拂过保安司令部的庭院。廊下的海棠花褪去了繁艳,结出青涩的小果,正如这座刚刚安定下来的城池,在马小丑与两位夫人的同心治理下,透着蓬勃却脆弱的生机。马小丑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眉头微蹙——那山峦之外,是虎视眈眈的军阀势力,是蠢蠢欲动的匪患流寇,乱世之中,安稳从来都是镜花水月,唯有足够强大的武力,才能为临城这方净土筑起真正的屏障。
“司令,在想什么?”林婉清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轻柔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她将茶杯递到他手中,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掌心,补充道,“玉婷妹妹那边刚送来消息,南和县的商户同意给咱们供应一批棉花,纺织厂的扩建能顺利推进了。”
马小丑接过热茶,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却未能驱散心中的凝重。他转身看着林婉清温柔的眼眸,又想起苏玉婷连日来为经济民生奔波的身影,心中愈坚定了一个念头:“婉清,你和玉婷把内政打理得这么好,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但咱们不能只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周边的军阀哪个不是狼子野心,李老鬼的部队刚被打退,保不齐哪天就会联合其他势力卷土重来,没有过硬的武器,咱们的士兵再勇猛,也只能是血肉之躯去拼钢铁。”
林婉清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她自然明白马小丑的顾虑。这些日子,她处理士兵家属的慰问事宜,见过太多因武器落后而牺牲的士兵留下的孤儿寡母,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仍萦绕在耳边。“你说得对,”她轻轻点头,“没有强大的武力,再富庶的地盘也只是别人眼中的肥肉。只是……建立兵工厂并非易事,咱们缺技术、缺工匠、缺原材料,这些都是难题。”
“难题总能解决,就怕没勇气去做。”马小丑将茶杯放在桌案上,目光锐利起来,“我是穿越而来的,脑子里装着现代的武器知识,这是咱们最大的优势。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场地,招募到靠谱的工匠,我就能画出改良图纸,咱们一步步来,先建一座简易兵工厂,慢慢摸索,总能造出比现在更先进的武器。”
正在这时,苏玉婷也走进了书房,她刚从城外的货运码头回来,脸上带着些许风尘,却依旧神采奕奕。听到两人的谈话,她立刻接口道:“司令说得太对了!我刚在码头听说,邢台的军阀最近从洋人那里买了一批新步枪,射程比咱们现在用的远多了。咱们要是再不提升武器装备,迟早会被人甩在后面。至于建立兵工厂的难处,原材料方面,我已经让人去探查临城周边的铁矿和煤矿了,应该能找到合适的矿脉;资金方面,纺织厂和贸易的收入足够支撑初期的投入;现在最缺的就是场地和工匠。”
马小丑看着两位夫人眼中的认同与支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她们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有底气去克服。“场地的事,我让人去郊外找找,最好是隐蔽、偏僻,又靠近水源和道路的地方,方便运输原材料和成品,也不容易被敌人现。工匠的事,咱们张贴告示,高薪招募周边有经验的铁匠、铜匠,只要手艺好,待遇从优,还能解决他们的家属安置问题,想必会有人愿意来。”
三人一拍即合,当即分工:马小丑负责规划兵工厂的整体布局、绘制武器改良图纸;苏玉婷负责筹备资金、探查矿脉、采购原材料和招募工匠;林婉清负责协调工匠家属的安置、筹备兵工厂所需的生活物资,以及保障兵工厂的后勤供应。一场轰轰烈烈的兵工厂建设计划,就此在临城悄然展开。
寻找场地的任务交给了赵虎。这位跟随马小丑多年的猛将,做事踏实可靠,执行力极强。他带着几名士兵,在临城郊外方圆几十里内仔细探查,最终在城西十五里处的一处山谷中,找到了一座废弃的铁匠铺。
这座铁匠铺依山而建,背靠陡峭的山崖,前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源充足;山谷入口狭窄,易守难攻,隐蔽性极佳;不远处就是通往临城的官道,运输便利。更难得的是,铁匠铺虽然废弃多年,但主体结构还算完好,有三间打铁的作坊,一间存放工具的库房,还有几间破旧的民房,可以稍加修缮作为工匠的住处。
赵虎立刻派人回报马小丑,马小丑带着苏玉婷亲自前往查看。走进山谷,只见草木丛生,废弃的铁匠铺被藤蔓缠绕,墙角结满了蛛网,地上散落着锈迹斑斑的铁块和破损的工具。但马小丑一眼就看中了这里的地形:“就是这里了!山崖可以开凿山洞,作为武器库房和火药储存室,安全又隐蔽;小溪的水流可以用来冷却铁器,省了不少事;周围的山林可以提供木材,用作燃料和搭建工棚。”
苏玉婷仔细查看了铁匠铺的结构,点头赞同:“主体框架没问题,修缮起来不算麻烦。只是这里离县城有点远,工匠们的生活物资供应需要提前规划好,我让人在附近搭建几间简易的厨房和粮仓,再修一条平整的小路,方便运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确定场地后,修缮工作立刻展开。马小丑从部队中抽调了五十名手脚麻利的士兵,加上招募来的二十多名民夫,组成了修缮队。士兵们负责清理山谷、开凿山洞、加固房屋,民夫们则负责搭建工棚、铺设道路、挖掘蓄水池。
山谷里顿时热闹起来,砍伐树木的斧声、开凿山石的锤声、搭建房屋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山谷的沉寂。林婉清每天都会让人送来充足的粮食、蔬菜、肉类和饮用水,还特意让人熬制了预防中暑的汤药,送到施工现场。她还亲自挑选了几名细心的炊事员,在山谷里搭建了临时厨房,保证士兵和民夫们能吃上热饭热菜。
修缮工作比预想中要艰难。山谷里的石头坚硬,开凿山洞时,士兵们用铁锤和钢钎一下下敲打,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甚至有人磨破了手掌,鲜血直流,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搭建工棚需要大量的木材,士兵们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伐,扛着沉重的木材往返于山林和山谷之间,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依旧干劲十足。
苏玉婷每隔两天就会来山谷查看进度,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次,搭建工棚的木材不够用了,她立刻联系周边的木材商,紧急调运了一批优质木材;看到士兵们的工具磨损严重,她又让人从县城的铁匠铺购置了一批新的铁锤、钢钎和锯子。在她的协调下,修缮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与此同时,招募工匠的告示也在临城、沙河两县以及周边的乡镇张贴开来。告示上写着:“临城保安司令部招募铁匠、铜匠、木匠等技艺精湛者,待遇从优,月俸白银十两,包食宿,家属可安置在县城,子女可免费入学堂。凡能改进武器、提出合理化建议者,另有重赏。”
十两白银的月俸,在当时算得上是高薪了,更何况还有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福利,立刻吸引了周边大量工匠的关注。许多手艺精湛但生活困顿的铁匠、铜匠,纷纷前来报名。
报名处设在临城县城的一处空地上,由李参谋负责登记和筛选。第一天就来了三十多人,李参谋按照马小丑的要求,对每一位报名者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让铁匠现场打造一把菜刀,看火候的掌控、锻打的力度和成品的锋利度;让铜匠打造一个铜盆,看模具的制作和铜器的光泽度。
考核过程中,一位名叫王铁山的老铁匠引起了李参谋的注意。王铁山年近五十,头花白,脸上布满了风霜,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却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一看就是常年打铁的老手。他打造菜刀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锻打的节奏均匀有力,铁锤落下,火花四溅,不一会儿就打造出一把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的菜刀。
“老人家,您这手艺真不错!”李参谋赞道。
王铁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叹了口气:“干了一辈子铁匠,就这点本事了。以前在固县的铁匠铺干活,老板克扣工钱,还经常打骂工人,实在待不下去了,听说你们这里待遇好,就来试试。”
李参谋连忙说道:“王师傅,您这手艺,我们肯定要。您放心,我们司令说话算话,待遇绝对不会亏待您,家属也会妥善安置。”
除了王铁山,还有几位年轻的工匠也表现出色。二十出头的小李,脑子灵活,动手能力强,虽然经验不足,但学习能力极强;三十多岁的张铜匠,擅长打造铜制配件,手艺精湛,还懂得一些简单的模具制作。
经过三天的考核,李参谋一共筛选出二十三名技艺合格的工匠,其中铁匠十五名,铜匠五名,木匠三名。马小丑亲自接见了这些工匠,看着眼前这些眼神中充满期待的匠人,他诚恳地说道:“各位师傅,我知道大家都是有真本事的人。现在国难当头,军阀割据,百姓受苦,我建立兵工厂,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保卫临城的百姓,让大家能过上安稳日子。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一起打造出最先进的武器,让咱们的士兵能少流血、多打胜仗。只要大家好好干,我马小丑绝对不会亏待大家!”
马小丑的真诚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工匠。王铁山率先说道:“司令,您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我们愿意跟着您干!您指哪,我们打哪,一定把武器打造好!”
其他工匠也纷纷附和:“我们听司令的!”“一定好好干活,不辜负司令的信任!”
随后,林婉清让人将工匠们的家属接到了县城,安置在事先准备好的民居里。这些民居干净整洁,配有基本的家具和生活用品,还安排了专人负责照顾工匠家属的生活。工匠们看到家属安置得妥妥当当,子女也顺利进入了学堂,心中的顾虑彻底打消了,个个干劲十足。
修缮工作进行了半个月,山谷中的兵工厂终于初具规模。三间打铁作坊被修缮一新,地面铺上了平整的石板,墙上安装了通风的窗户;库房被加固,门窗都换成了厚重的实木门,还加装了铁锁;五间山洞被开凿出来,分别用作武器库房、火药储存室、原材料库房和图纸室;工匠们的住处、厨房、粮仓也都搭建完毕,一条平整的小路从山谷延伸到官道,方便物资运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兵工厂的牌子挂了起来,虽然只是一块简单的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临城兵工厂”五个大字,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开业那天,马小丑带着两位夫人和核心部下,来到兵工厂视察。看着焕然一新的作坊、整齐摆放的工具和精神饱满的工匠们,马小丑心中充满了期待。
“各位师傅,从今天起,临城兵工厂正式开工了!”马小丑站在作坊中央,声音洪亮,“我这里有步枪和手榴弹的改良图纸,接下来,我会亲自教大家如何打造。只要大家按照图纸的要求,用心去做,我相信咱们一定能造出比现在更先进的武器!”
说完,马小丑让人将绘制好的图纸铺在一张宽大的木桌上。这是他耗费了数个不眠之夜,结合现代武器知识和当时的工艺水平,精心绘制出来的。图纸上,步枪的结构、尺寸、零件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手榴弹的外壳厚度、火药配比、引信设计也都有详细的说明。
工匠们围了上来,好奇地看着图纸。王铁山皱着眉头,仔细端详着步枪的图纸,疑惑地说道:“司令,这步枪的枪管比咱们现在用的长了不少,枪栓的设计也不一样,这样真的能好用吗?”
马小丑笑着解释道:“王师傅,枪管加长,子弹在枪管里加的时间就会变长,射程自然就远了。我算了一下,按照这个设计,射程能比现在的步枪提升五十步以上。而且这个枪栓的设计,换弹时更加省力,度也更快,在战场上,每一秒都很宝贵,换弹度快,就能抢占先机。”
他拿起图纸,指着手榴弹的部分说道:“大家看,这个手榴弹的外壳,我设计得比现在的更厚实,而且采用了铸铁材质,爆炸时能产生更多的弹片,杀伤力更大。里面的火药配比,我也做了调整,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是:o:,这样的配比,爆炸威力最强。引信采用的是延时引信,点燃后有三秒钟的时间投掷,既能保证投掷距离,又能避免被敌人扔回来。”
工匠们听得频频点头,但眼中还是带着一丝疑虑。他们一辈子都在按照传统的方法打造农具和简单的武器,对于这种新奇的设计,难免有些不适应。
“大家不用急,我会一步步教大家。”马小丑看出了他们的顾虑,继续说道,“咱们先从步枪的枪管开始打造,我会亲自指导大家掌握火候和锻打的力度。只要大家多练习,多琢磨,一定能掌握要领。”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小丑几乎天天泡在兵工厂里,亲自指导工匠们打造武器。打造步枪枪管,是第一道难关。枪管需要用优质的熟铁,经过多次锻打、焊接、拉伸,才能达到足够的长度和厚度,而且内壁必须光滑,否则会影响子弹的射程和精度。
王铁山带领几名铁匠负责锻打枪管。一开始,他们按照传统的方法锻打,熟铁加热后,用铁锤反复敲打,想要将枪管拉长。但熟铁的延展性有限,每次拉长一点就会断裂,连续尝试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这根本不行啊,司令!”王铁山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有些沮丧地说道,“这熟铁太脆了,根本拉不长这么长的枪管。”
马小丑也皱起了眉头,他知道,现代的枪管都是用无缝钢管制作的,但在这个年代,没有无缝钢管的技术,只能用熟铁锻打焊接。他仔细观察了断裂的枪管,现问题出在加热的温度和锻打的力度上。
“王师傅,加热的温度不够,熟铁的延展性没有完全挥出来。”马小丑说道,“咱们把炉火加旺,让熟铁加热到通红,再进行锻打。而且锻打的时候,力度要均匀,不能太猛,一点点地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