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北岸战告捷的余威尚未消散,赵武率领第一师主力已沿着李大山指引的小路,向济阳县腹地疾驰。沿途乡镇的百姓听闻临城国民军击败了吴大麻子,纷纷开门迎接,有的主动提供粮草补给,有的充当向导指引捷径,部队行军度远预期。王三麻子本就贪生怕死,得知前锋营全军覆没、马小丑的部队装备精良、战力强悍后,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未做任何抵抗便带着亲信弃城而逃,第一师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济阳县。
拿下济阳后,赵武按计划休整一日,一边安抚百姓、清剿残敌,一边向临城司令部去捷报。马小丑收到捷报后,当即下令:“第一师稍作休整,即刻向宁河县进军,趁周老虎惊魂未定,一举将其击溃!第二师牵制沈若雁的任务不变,密切监视其动向,若有驰援迹象,立即阻击!”
赵武不敢耽搁,休整完毕后便率领第一师向宁河县进。宁河县是周老虎的老巢,城防坚固,但此时周老虎早已没了固守的勇气。他深知自己的部队根本不是临城国民军的对手,若死守宁河县城,迟早会被攻破。经过一番慌乱商议,周老虎最终决定,率领主力部队退守宁河县西南的鹰嘴关,凭借天险抵御临城国民军的进攻,等待后续援军(实则是寄望于沈若雁能回心转意驰援)。
兵临险关:鹰嘴雄峙,易守难攻
鹰嘴关坐落于太行余脉的咽喉之处,因山体形似鹰嘴而得名。关隘两侧是陡峭的悬崖峭壁,高达百余米,峭壁上荆棘丛生,根本无法攀爬;中间仅有一条宽不足五米的狭长山道,是进出关隘的唯一通道;山道尽头是一道厚重的石门,高约十米、宽约八米,由巨石砌成,坚不可摧;石门后方,周老虎的部队依托山势,修建了密集的暗堡与战壕,形成了一道立体防御体系。
当赵武率领第一师抵达鹰嘴关下时,望着眼前的天险,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带着参谋与侦察兵登上附近的小山丘,观察关隘的防御布局,越看越是心惊。“报告师长!”侦察兵队长面色凝重地汇报,“鹰嘴关两侧悬崖陡峭,无法攀爬;山道狭窄,仅容两人并行,敌军在山道两侧的山体中修建了数十个暗堡,每个暗堡都配备了机枪与步枪,火力可以覆盖整个山道;石门后方还有三道战壕,敌军士兵手持大刀、长矛,严阵以待,兵力约有六千余人。”
赵武眉头紧锁,心中暗自盘算:“如此天险,再加上密集的暗堡与战壕,正面进攻难度极大。我们的火炮虽然威力大,但山道狭窄,无法展开,难以对暗堡形成有效打击;步兵冲锋时,只能沿着山道缓慢前进,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之下,伤亡必然惨重。”
第一旅旅长陈明远说道:“师长,不如我们集中火炮,先轰击石门,只要炸开石门,就能冲进关隘,与敌军展开近战!”
赵武摇了摇头:“石门由巨石砌成,极为坚固,我们的火炮未必能将其炸开;就算炸开了,山道狭窄,我们的部队无法快推进,敌军在暗堡与战壕中居高临下,我们还是会遭受重大伤亡。”
“那我们绕道而行?”第二旅旅长李铁柱提议,“鹰嘴关两侧的山脉虽然陡峭,但或许能找到小路,迂回至关隘后方,前后夹击敌军!”
赵武叹了口气:“我已经让侦察兵探查过了,两侧山脉除了悬崖就是荆棘丛,根本没有小路,就算有,也极其狭窄,大部队无法通过,而且很容易被敌军现,得不偿失。”
商议无果,赵武只能下令部队在鹰嘴关下扎营,等待后续指示。他亲自起草战报,详细描述了鹰嘴关的地形与敌军布防情况,派人快马送往临城司令部,请求马小丑指示。
次强攻:伤亡惨重,进攻受挫
马小丑收到赵武的战报后,心中也颇为凝重。鹰嘴关的天险他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周老虎会如此果断,放弃宁河县城退守此地。他深知,鹰嘴关是拿下宁河县的关键,若不能攻克,南下之战便会陷入僵局,不仅会影响部队士气,还可能给沈若雁与其他军阀可乘之机。
经过深思熟虑,马小丑给赵武回电:“鹰嘴关是必争之地,务必尽快攻克!可先尝试正面强攻,试探敌军火力与防御薄弱点;同时,继续派侦察兵探查两侧山脉,寻找迂回路径;若正面强攻伤亡过大,可暂缓进攻,等待我率预备队驰援!”
赵武收到回电后,当即决定起次强攻。他将第一旅、第二旅分为三个梯队,轮流进攻;炮兵团集中所有火炮,轰击石门与山道两侧的暗堡;独立机枪营负责压制敌军的火力,掩护步兵冲锋。
进攻命令下达后,炮兵团的二十门山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鹰嘴关的石门与暗堡。“轰!轰!轰!”炮弹落在石门上,炸开一个个火花,却仅留下浅浅的凹痕,根本无法将其摧毁;炮弹落在山体上,虽然炸飞了不少碎石,但暗堡大多建在山体内部,仅露出射击口,炮弹难以对其造成实质性损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炮击持续了半个时辰后,赵武下令:“机枪营,开火!第一梯队,冲锋!”
三十挺重机枪同时响起,子弹密集地射向石门后方与暗堡的射击口,试图压制敌军的火力。第一梯队的士兵们手持步枪,沿着狭窄的山道,向关隘起冲锋。他们低着头,快前进,躲避着从暗堡中射出的子弹。
然而,敌军的火力远预期。暗堡中的机枪与步枪交替射击,形成了一道严密的火力网,子弹如雨点般落在山道上,碎石飞溅。冲在最前面的几名士兵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山道。后面的士兵见状,并没有退缩,而是踩着战友的血迹,继续冲锋。
“快!冲上去!”一名排长高声呐喊,带头冲向石门。但刚跑至山道中央,便被暗堡中射出的子弹击中胸膛,倒在了血泊中。
第一梯队的士兵们奋勇冲锋,但在敌军的密集火力下,根本无法靠近石门,只能在山道上艰难推进,伤亡不断增加。陈明远看着伤亡惨重的士兵们,心急如焚,连忙向赵武请求:“师长,敌军火力太猛,我们的士兵根本无法推进,再这样下去,第一梯队会全军覆没的!请求暂停进攻!”
赵武看着山道上倒下的士兵,心中一阵刺痛,但他深知,此时撤退会影响士气。他咬了咬牙,说道:“再坚持一下!第二梯队,跟上!”
第二梯队的士兵们立即冲了上去,与第一梯队的残余士兵汇合,继续向石门推进。但敌军的火力依旧凶猛,暗堡中的机枪手仿佛不知疲倦,不断扫射。第二梯队的士兵们也纷纷倒下,山道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第一师起了三次冲锋,均被敌军击退。此次强攻,临城国民军伤亡百余人,其中阵亡七十余人,受伤三十余人,而敌军仅伤亡不足十人。夜幕降临,赵武不得不下令暂停进攻,部队撤回营地休整。
再攻失利:暗堡难破,士气低落
次强攻失利后,营地内的气氛十分沉重。士兵们看着牺牲的战友,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医疗营内,医生与护士们忙碌着为受伤的士兵治疗,惨叫声与呻吟声不绝于耳。一名年轻的士兵看着自己被炸断的手臂,忍不住哭道:“我还没报仇呢,怎么就成了残疾人……”
赵武召集各将领召开紧急会议,总结次强攻失利的原因。“此次进攻失利,主要是因为鹰嘴关的地形太过险要,敌军的暗堡防御严密,我们的火炮无法挥作用,步兵冲锋时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之下。”赵武面色凝重地说道,“我们必须想办法破解敌军的暗堡防御,否则再起进攻,也只是徒增伤亡。”
陈明远说道:“师长,敌军的暗堡射击口很小,而且位置隐蔽,我们的火炮很难精准打击。不如我们组织一支敢死队,携带炸药包,趁夜摸上山道,炸毁敌军的暗堡?”
李铁柱摇了摇头:“山道狭窄,且敌军在暗堡中设有了望哨,敢死队很难靠近暗堡,一旦被现,就会遭到密集火力打击,必死无疑。”
“那我们用烟熏?”一名团长提议,“暗堡大多是封闭的,我们可以点燃湿柴,制造浓烟,将浓烟引入暗堡,让敌军无法呼吸,被迫撤出暗堡。”
赵武点了点头:“这个办法可以试试。明日我们先进行火力压制,然后派人点燃湿柴,制造浓烟,再起冲锋,看看能否有效。”
会议结束后,士兵们开始准备湿柴与炸药包,为次日的进攻做准备。赵武则再次给马小丑去战报,详细汇报了次强攻的伤亡情况与失利原因,请求马小丑尽快率预备队驰援。
马小丑收到战报后,得知部队伤亡百余人,心中十分痛心。他深知,赵武的部队已经陷入了困境,若不及时驰援,不仅可能无法攻克鹰嘴关,还可能导致部队士气崩溃。于是,马小丑当即决定,亲自率领第三师主力(八千余人)与独立炮兵团剩余的三十门山炮,火前往鹰嘴关前线,指挥作战。
次日清晨,赵武按照计划,起了第二次强攻。炮兵团与机枪营同时开火,对鹰嘴关的暗堡与石门进行火力压制;随后,士兵们点燃湿柴,浓烟滚滚,顺着山道向关隘飘去。
“冲啊!”第一梯队的士兵们趁着浓烟,向山道起冲锋。浓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部分暗堡中的敌军因浓烟无法呼吸,暂时停止了射击。士兵们趁机推进,很快便靠近了山道中央。
但周老虎早有防备,他下令士兵们用湿布捂住口鼻,继续射击。同时,他还下令将滚石与热油从悬崖上推下,砸向冲锋的士兵。滚石呼啸而下,砸在山道上,不少士兵被砸中,当场身亡;热油溅在士兵们的身上,瞬间便起了水泡,惨叫声此起彼伏。
士兵们的冲锋再次受阻,浓烟渐渐散去,敌军的火力又变得密集起来。赵武看着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十分焦急,却又无计可施。第二次强攻持续了三个时辰,临城国民军又伤亡了五十余人,依旧未能攻克鹰嘴关,只能再次撤回营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连续两次强攻失利,部队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士兵们脸上充满了疲惫与沮丧,不少人开始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有人私下议论:“鹰嘴关太险了,根本攻不下来,我们还是撤吧……”
赵武看着士气低落的士兵们,心中十分担忧。他知道,若不能尽快攻克鹰嘴关,部队的士气可能会彻底崩溃。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马小丑率领第三师主力赶到了鹰嘴关前线。
亲临前线:马小丑勘察,探寻破局之法
马小丑一到营地,便立即召集赵武与各将领召开会议,了解前线的情况。赵武详细汇报了鹰嘴关的地形、敌军布防、两次强攻的过程与伤亡情况,语气中充满了自责:“司令,是末将无能,两次强攻都未能攻克鹰嘴关,还让部队伤亡了百余人……”
马小丑摆了摆手,安慰道:“赵师长,不必自责。鹰嘴关天险,易守难攻,周老虎又经营多年,防御严密,攻克难度极大。你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随后,马小丑说道:“我已经查看了地图,也听了你的汇报,但纸上谈兵终觉浅,我必须亲自去前线勘察,才能找到破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