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没有人能帮我
衆人一同赶到1401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声嘶力竭的中年父母,然後才是那道横跨在阳台栏杆上,手抓着栏杆,右半边身体都已经悬空在外,随风飘摇的单薄身影。
只是上楼的功夫,户外又开始淅沥沥地飘起毛毛细雨。雨点一点点浸润女孩痛苦的面容,也将现场的氛围浇得更水深火热丶胆战心惊。
“氧儿,不要!快点下来!求你快下来!”中年女士痛哭流涕。
“妈,就这样好不好?我真的真的很累了……”女孩扯出一个苍白的笑容,有水珠划过她的脸颊。此情此景,谁也分不清那是泪水还是雨水。
“女士,有什麽下来好好说,这里太危险了!能帮的我们警察都会尽力帮你。”一位民警加入劝说队伍,试图朝女孩靠近一些,却被女孩勒令叫停。
“别靠近我!你们敢靠近我,我立刻就跳下去!”女孩潸然泪下,表情痛苦,“你们帮不了我……没有人能帮我。”
另一旁的民警正迅速和另一位年轻女孩了解情况。岑雁等人向民警亮明身份,表示有需要可以帮忙之後,开始一边观望阳台的情况,一边竖起耳朵打听情况。
“要跳楼那个是我的室友,她叫郑氧。我,她,还有一个不在场的室友,一共三个女孩合租这套房子。”
郑氧这个名字太过耳熟,岑雁等人面面相觑,立刻回忆起这就是揭锐口中在小区门口僵持了很久的那对母女。
郑氧的室友表情不安,言简意赅地阐述起情况来:“本来我们约定不能带人回来住的,但是郑氧她妈妈和……”
原来,杜女士和郑氧父亲素来就有一吵架就让女儿郑氧传话,当中间人,甚至利用女儿逼迫对方道歉的习惯。
郑氧夹在中间协调家庭矛盾,听父母各种狗屁倒竈的琐事很是难受,于是,她在经济独立後果断背井离乡,来到棉市工作,再也不愿意再担任夹心饼干这一角色。
但我行我素的杜女士不愿意放过她,吵架後不愿万里也要前来投奔她,给她发了车次的截图,要求她按时按点过来接她。
郑氧本就和室友约定过不能带人回来常住,遂劝说杜女士留在家乡,她可以支付家乡酒店的房费,让杜女士保有冷静的空间。但杜女士不从,坚持要前往棉市,还表示她很寒心,含辛茹苦地养大她,结果现在为人母亲的无家可归,要去女儿居住的地方小住一段时间都被拒绝。
就业市场糟糕,郑氧本就工作压力大,不想每天不间断地听杜女士大吐苦水,况且,杜女士的存在本身与她而言就和顶头上司一样,压迫感十足。因此,她以临时被安排出差的理由,拒绝了母亲的到访。
杜女士却十分自然地和郑氧索要具体住址,提出她会在出租房里等待郑氧的出差归来。
先不提郑氧的出差本就是杜撰,郑氧本就和室友约定过不会往房子里带人回来长住,她怎麽好公然违反约定呢?何况,麻烦的点不只在于接待杜女士意味着她要处理父母之间的烂事,还在于她深知杜女士并不是好相与的人物,很容易引发她和室友之间的矛盾。
杜女士是何等神奇人物?她和郑氧奶奶不和,每次郑氧去奶奶家,她都要逼着郑氧复述奶奶家有谁在,郑氧和奶奶聊了什麽,是不是说了她的坏话等等。除此之外还要不厌其烦地问询奶奶给郑氧做了什麽菜色,搞得每次郑氧去奶奶家都如临大敌地记下当天菜名。
郑氧更是不敢带同学回家,每次碰上杜女士在家,杜女士都要像警察盘问犯人一样抓着郑氧的同学话家常。哪怕郑氧已经成年,也并无任何松懈。
郑氧实在不愿意让本就内忧外患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只能再次强硬地拒绝杜女士的到访,并且拒绝提供住址。
如果杜女士是这麽容易善罢甘休的人,郑氧也不会这样恐惧母亲的到来,结果自然显而易见,哪怕高铁发车前郑氧已经百般劝阻,但杜女士仍然决意要踏上前往棉市的列车。
郑氧气疯了,她坚决不妥协,无论杜女士如何信息或电话轰炸她,她都拒绝向杜女士提供她的住址,并以自己要出差不方便为由,只给杜女士打了钱,让她落地後去住酒店。
郑氧拒绝提供住址的行为在杜女士看来无异于抛弃,她怒气冲冲地扬言,她是郑氧的母亲,法理都站在她这边,自有办法找到郑氧的住址。
郑氧实在不敢想象杜女士找到她之後会发生什麽事。惊慌之下,她紧急和上司请了一小时假,回家仓促收拾行李,并在小旅馆开了房间。
为了找到郑氧的行踪,杜女士先後在派出所和小区门口大闹,并持续不断地给郑氧发骚扰短信。郑氧知道杜女士在小区门口候着,更是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
姜到底是老的辣,双方僵持数日後,郑氧被杜女士假意离开的钓鱼法迷惑,当场被杜女士围堵在小区门口。
这下再也没有办法,郑氧心如死灰地把杜女士拎回了家中。由于公然违反了入住约定,郑氧只好主动请室友吃东西,并提出多承担水电费和家务,请她们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