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这是一位年近四五十的大姐,姓杨,竟然把她当成了平时学习技艺的孙昙月。
其他人大概往这边看了下,杨大姐穿着她的後厨工作服利落的先过来,“哎,你不是……哦,是小姚啊。”
戴着透明口罩和一次性帽的姚彩之:“是我,杨大姐,对不起,我没拿好……”
杨大姐目光只在地上,“是浪费了,你把这收拾收拾,我们再去做。”
蒸箱内还有到了时间的别的东西,杨大姐取下防烫手套戴上,和姚彩之说:“烫要有手套,或者拿个湿毛巾垫都行,也没事,你手痛吗。”
看杨大姐的麻溜动作,姚彩之记着了,她说:“没那麽痛。”
杨大姐不忘提醒:“用凉水冲冲啊,可以。”
姚彩之点头,“好。”
她去水池过了过凉水,还好这只手碰上的是蒸气。
还好她抽开的时候,胳膊迅速,这才没有烫伤。
地下收拾收拾,姚彩之在後厨又帮着忙活了一会,回到前厅。
有同事在给伴手礼礼盒打包,接近尾声了,差个封口贴,姚彩之顺手拿了,挨个给它们封上口。
刘二两低头问她,“好了?”
姚彩之往後一看,微愣,原来是熟客订的伴手礼,人来拿了。
她把最後一个礼盒封口,说:“好了,我们装好了。”
刘二两说:“小妹。”
姚彩之:“?”
这个人看起来应该三十到四十的那种年纪,不过也是,每个地方对人的称呼不一样。
她倒也不反感这种生人之间的口头招呼,其次听着可以,不算难听。
刘二两又喊了一声,眼神点点地上的礼盒。
小妹本妹看着他,一时没明白过来,正要重复说好了时,想起,她们要帮客人把这些礼盒提出去。
姚彩之一笑,弯腰左右两手各拎一件,“不好意思。”
刘二两看了她,“有个人帮忙就行。”
这话一出,打算过来帮忙的同事止步,刘二两转身走,看到後不客气地说:“拿啊,别闲着呢。”
刘二两到店外,和姚彩之说:“这,来。”
姚彩之跟随,他们的车辆停在另一边,走过护栏,穿过行人马路,看着点车才到门店对面这边。
给顾客拿完订购的礼盒,姚彩之往放下来的後座车窗,看了一眼。
罗华涔坐在车内,朝她这边说了下,“记你们陶店长账上啊,妹妹。走。”
陶店长并未给门店交代有无钱款之事,只是让她们准备了足够的伴手礼礼盒。
望已经走远走回去的同事,又见那车离开驶走,姚彩之只得主动承担起这个事的後续工作。
她和陶店长发了消息:陶店长,伴手礼礼盒已走,不知道为什麽,顾客说,礼盒记在你的账上。
成功发送,姚彩之回到对面,刚在门店外,消息来了。
是陶店长的语音,姚彩之点开听:我知道我知道,你不用管啊。
姚彩之打字回复:好,收到。
去到店内,这会客人不多,後厨与前厅有处明档区,不过用帘子遮了起来。
如果里面的人要想从这喊外面的人,需要掀开一帘,杨大姐就是,“小姚。”
手机塞进兜里,姚彩之忙应一声,答应。
店内除了她姓姚,没别人。
而且她也知道杨大姐喊的就是她。
姚彩之再次进到後厨,杨大姐给她拿了报损表,让她填写。
杨大姐说话不快,“小姚,你把刚才掉地上的米糕,数量记下,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店长查看报损的时候,好说。”